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果你看過《壽司之神》,一定對「職人」的精神記憶猶新。
他們遵循傳統潛心磨練自己的手藝,又在達到技藝的巔峰后自我超越。
中國實際上也有很多這樣的「職人」,他們也在創業,但卻享受不到互聯網創業的那種光環。
我身邊有三則關于咖啡的創業故事,他們沒有什么炫目的新技術,也沒有想去拯救人類,只是在用「職人」的心態認真對待咖啡。
故事從2007年開始。
那時我是一個咖啡愛好者,泡在一個名為BCC的咖啡論壇,有幸見證了三位「職人」將咖啡作為職業的了不起經歷。
當時,有人在BCC論壇上說要去埃塞俄比亞買咖啡種子,然后自己去云南種咖啡樹。
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富二代或大老板,看的帖子多了,發現他不過是一個叫「格子」的小咖啡館店主,似乎也是跟我一樣的普通咖啡愛好者。
于是我心想這怎么可能成功呢。
當時,有人在BCC論壇上說要自己做咖啡烘焙機。
一開始還不是做真家伙,是用硬紙片貼起來模擬烘焙機,之后再自己從零開始一點一點弄零件。
只是兩個人組成的小小工作室而已,折騰了一年都沒見有人要買。
于是我心想這怎么可能成功呢。
當時,有人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公司打工,把事業當愛好,每天鉆研烘焙啦、拼配啦之類的事情,并且早早就開始有自己的域名和網站,收集、整理、翻譯了很多咖啡資料,簡直就是要跟咖啡產業鏈過日子,絕對是拿著打工的薪水操著星巴克舒爾茨的心。
于是我心想這怎么可能成功呢。
2013年,“于是我心想這怎么可能成功呢”君就這么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第一位已經有了自己的咖啡莊園,并且莊園和新開的咖啡館都用了自己的女兒命名。
與那些只會用小粒咖啡歷史吹牛的人不同,他的莊園咖啡豆屬于第三波精品咖啡潮流,更有了一款蜜處理咖啡豆——這是一種費時費工卻能夠讓咖啡豆更甜的復雜處理法。
第二位,準確的說是兩個好朋友,把咖啡烘焙機生意做的紅紅火火。
不僅烘焙機改進了5代,還推出了小號的500克烘焙機。
此外,他們炒豆子的生意也相當不錯,意式拼配豆叫FIRST KISS。
更巧的是,他們制作的第一臺咖啡烘焙機就是賣給了前一位老兄。
第三位已經不再給別人打工,而是和一位好姐妹共同在青島開始創業。
她是我平生所見最愛咖啡的人,通過出售自己拼配和烘焙的咖啡豆。
在咖啡界的最高賽事WBC中,她的拼配咖啡豆在中國區的比賽中經常出現在前幾名,并且還擔任過青島賽區的WBC評委。
她的拼配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款名為「野花」的拼配咖啡,它有著迷人的茉莉花香味及莓類水果的酸甜,猶如涂著一層奶油巧克力的葡萄干,令人久久難忘。
更瘋狂的是,這個小小的創業公司剛剛達到溫飽之后,就購入了價值38萬的德國產PROBAT烘焙機,如果是想掙錢這真的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商業決策,僅僅為了測試這臺頂級機器的烘焙曲線就消耗掉200公斤咖啡豆。
或許你很難想象,在這個星巴克稱雄的咖啡時代,有那么多人愿意每半個月就從她這里郵購一次新鮮烘焙的咖啡豆。
這是三個很平凡的創業故事,沒有什么玄妙的咖啡文化,也沒有大批瘋狂的粉絲,他們只是三個咖啡「職人」,在咖啡這個漫長的產業鏈中,從種植、烘焙、拼配的環節全力以赴磨練手藝。
你愿意了解他們的咖啡創業故事嗎? 第一位的店叫明謙咖啡,這是他女兒的名字,也是他咖啡莊園的名字。
第二位的店叫HB咖啡機械,HB分別代表Harry和Bob這兩位好基友。
第三位是我咖啡師傅Fisher的店,名叫FisherCoffee,她在青島已經有了自己小小的咖啡烘焙工廠。
12月21日的虎嗅F&M節上,我帶去的咖啡豆就來自FisherCoffee,希望大家能喜歡。
下一篇:一個女記者餐飲創業的遭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棄20萬年薪回家創業 西安交大碩士辭職賣涼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