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記得今年早些時候,我在斯坦福聽Peter Thiel的創業講座。
其中一節課講到環保企業。
我以為他會講到一些清潔能源技術等等,不過開場之后卻聽到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大的環保公司是什么?其實是eBay,它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廢品回收再利用的平臺。
”這個想法很有意思,我們一般說起環保產業什么的,映入眼簾的景象總是一些典型的具有“環保特征”的東西,比如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泵,等等。
可以說他們的確成為了清潔能源技術的象征。
但是事實上,真正讓節能減排、城市高效運轉實現的,并非這些高端的環境工程技術本身,而是近年來的諸多互聯網公司。
不光是eBay,其實說互聯網是清潔技術最親近的“表兄弟”也一點不為過。
比如說,以亞馬遜為代表的消費方式就極大的改變了美國家庭大量到市郊驅車購物的情況,而最近出現的例子自然就是Airbnb了。
它的出現不知道省下了多少建設新酒店的施工隊和費用。
上周我參加硅谷最頂尖的環保孵化器Greenstart的活動時,更明顯的發現了這一點趨勢。
這一期展示的幾家公司都極為精彩。
其中KIWI主攻在線家用太陽能解決方案;People Power用移動設備建立物聯網;而Liquid則建立了遍布全球的自行車短租應用平臺。
比較這幾家公司運行的背后原理,我發現蘊含其中的兩點趨勢都各有特點,卻又相輔相成,即:實物設備的大范圍 “入網”讓環保公司虛擬運作成為可能;前者同時也促成了“點對點短租經濟”的誕生。
這兩點都極大簡化了商業運行成本、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虛擬的綠色經濟我們先從KIWI說起,他們是“虛擬的太陽能零售商”,從設計到安裝,他們的全部過程都在線上完成(或者用一個比較時髦的詞語,叫“在云端完成”),大約1200美元獲取一名客戶。
這種簡便的過程極大的改變了過去新能源企業的運作流程。
在這樣的新背景下,清潔能源公司可以不需要自己付出任何硬件成本,只靠維持系統就能保持自身的運作,IBM在前不久的智能電網行業研究報告中將這一類職能的公司成為“系統整合者”(system integrator)。
KIWI雖然經營的是太陽能業務,但他們的團隊非常精簡,主要由軟件工程師以及銷售顧問構成。
他們自己負責的業務僅僅包括設計一套讓用戶選擇自己的家用太陽能解決方案的軟件。
這套軟件的內容包括:利用GPS將全世界用戶的屋頂入網(我覺得這一招確實非常聰明,因為只有房屋的頂層才能加裝太陽能電池板,與此同時也只有這些頂層才能顯示在衛星地圖上,這樣相當于借助一個免費的開源數據庫獲得了所有的用戶信息),幫助用戶丈量自己的屋頂大小,計算可發電量、選擇比較適合的電池板及廠商,并且選擇最適合的銀行以及付費方案。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這套軟件之外,他們不用負責任何傳統太陽能公司的職能。
比如說:他們沒有安裝部門,自己不做電池板,也沒有財務部門,一切由他們的合作伙伴如施工單位或銀行完成。
但KIWI的卡位準就準在他們抓住了用戶這個入口,并建立一個平臺,將所有的相關元素結合起來,自己則只扮演平臺服務集成者或者“應用商店”的角色。
下一篇:解讀創業者必知的三大商業模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0后創業學大眾點評 UGC之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