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已經記不清楚新浪微博分拆上市的消息傳了多久。
但是,新浪微博上市的消息沒有等來,等來的是社交媒體鼻祖Twitter的上市。
雖然不如Facebook上市那么拉轟震撼,但這只藍色小鳥的一飛沖天也引發了整個社交行業甚至互聯網業的震蕩。
思考的問題有很多:還沒盈利就爭著上市,靠譜嗎?當然,也有很多人在想,和Twitter類似的微博現在情況如何?伴隨著這些問題,我們先看看Twitter以及新浪微博的發展現狀。
Twitter:2006年3月上線,比微博早三年半,月活躍用戶達2.15億,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
新浪微博:2009年8月上線,截止今年6月底,微博日活躍用戶達5400萬,移動端用戶占到75%。
在用戶增長方面,新浪微博速度要比Twitter快許多,Twitter用戶突破3億用了5年,新浪微博2年半就達到了,這主要得益于新浪在門戶時代積累下來的強大運營經驗以及名人資源。
從活躍用戶上看,新浪微博距離Twitter尚有一定差距,也是微博去年以來一直被質疑的地方,但新浪微博的用戶習慣已經轉移至移動端。
在產品方面,新浪微博最開始師出Twitter,近一段時間來雙方卻開始相互學習。
新浪微博學習Twitter時,為迎合國內用戶的喜好,產品設計上不僅可以轉發(轉推),還可以評論,這個功能太適合內斂、含蓄的國內網民了。
而且新浪微博還獨創性地在140個字微博下面插入圖片及視頻的功能,一張圖片所表達的信息含量遠超過文字;再加上140個漢字是140個字母的信息含量的6倍,這些因素導致了中國微博比Twitter的單條博文信息含量大許多。
這直接刺激了微博上炫耀一族、明星粉絲團、政治見解的內容產生與傳播,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變革。
如果說新浪微博是在Twitter基礎上進行微創新的話,那么Twitter有時候就像一個時時關注新鮮事物的中年人,不斷發掘年輕人現在流行什么。
當看到2011年新浪微博的如日中天時,Twitter加入了被外界期待已久的評論功能。
更有意思的是,當時就有爭論說Twitter不會傻得向微博一樣在時間線上插入圖片干擾用戶時間線,可是時隔不久Twitter就開始學習起微博,提供圖片服務,現在還得與被Facebook買下的instagram進行競爭。
后來,干脆提供起短視頻服務Vine。
最近,Twitter的圖片及短視頻都能直接瀏覽了,越來越像國際版的微博。
所以,兩者產品形態變得越來越像。
當然,在寡頭競爭的國際社交媒體市場上,他們的融合與創新都代表著社交行業的全新發展方向。
我們再來看看商業產品形態及商業前景方面,兩者究竟有什么區別。
客觀來說,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Twitter與微博在推出廣告產品后用戶的反應是,我只能說是“反感”。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Twitter上的廣告不僅有推廣賬號系統promoted account,還有推廣單條推文的promoted tweets,還有推廣話題promoted trend,這些產品幾乎上一個被罵一個。
回到崇尚“我的底盤我做主”的國內市場,新浪微博無論賬號推薦、信息流廣告抑或淘寶展示廣告,用戶只要腦海中稍微聯想到“廣告”二字就會破口大罵。
但是,我們看過了一段時間后,Twitter的這些廣告模式賺的盆體滿缽。
雖然現在還在虧損,Twitter依然順利上市。
至于新浪微博,第二季度廣告收入達到3000萬美元,整體收入接近4000萬,據說已經接近收支平衡。
不僅僅是平臺本身的商業化在慢慢好轉,在Twitter、新浪微博上做品牌推廣與促銷的商戶們,也開始悶聲大發財。
前不久和武漢賣服飾的老板有過交流,他說,剛開始新浪讓他們去嘗試粉絲通的時候非常猶豫,擔心出現大規模負面聲音。
第一天推廣后發現流量與訂單漲了200%多,投入產出比比百度強很多,但是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下面罵的人很多。
后來罵聲慢慢少了,推廣效果仍然很不錯。
他把這歸咎與用戶看到廣告的泄憤情緒。
所以,明白內里的人就懂了為什么馬云要買微博。
另外,不管是Twitter還是微博,移動端廣告的收入增長速度都遠超互聯網行業平均水平;而且他們利用平臺海量的數據進行分析,讓社交廣告越來越精準,越來越為品牌廣告主及用戶所青睞。
畢竟,我們從“世界500強爭相開twitter”與“40%世界500強開通新浪微博”這些事實中可以看出,廣告主越來越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和用戶交流。
回到主題,Twitter上市了,而且還是連年虧損的狀態下,可見得投資者對社交廣告未來盈利潛能的期待。
所以新浪微博什么時候上市呢?我們的習慣是,首先要能證明你是個搖錢樹吧。
那我們再來看看新浪微博的商業產品組合。
展示廣告PC端跟移動端都有,PC端在發布框下方banner、底通、首頁右側,移動端主要是開機廣告和頁面banner。
大客戶買的多,阿里入股后馬云要走了不少位置。
因為位置明顯,個人認為是最需要優化效果的廣告形式。
粉絲通:現在各地的代理商大會依然火爆。
不到半年的時間,用粉絲通的商戶超過了1萬家,主要分布在電子商務、便民服務、服裝服飾、教育出國、餐飲美食等行業。
原來找粉絲通廣告都先找代理商,近期開通了自助渠道,給了中小企業更靈活的選擇權。
粉絲頭條:增值服務的一類。
用微博內部的話說:粉絲通最能滿足高效營銷的需求,但粉絲頭條卻是普通微博用戶人人都可以方便使用的宣傳利器。
這個產品最新勢頭很猛,八卦猛號@互聯網的那點事 前幾日秀了一把曝光量,就連常黑微博的@Fenng 竟然也很嚴肅的說這是個好產品。
除了以上這三款產品,微博還有會員和微游戲,但季度的收入接近800萬美元,另外近期在重推一個叫做“粉絲服務平臺”的產品,宣稱要向“服務+營銷”平臺轉型,盡管新浪一直強調“服務”,但是敏銳的商家們似乎一早就看重了這個“類PC端微信”產品的潛力。
粉絲服務平臺未來是否收費不得而知,但是有希望在微信之外開辟一個商家與粉絲直接單獨溝通的橋梁,在微博上形成有價值的關系鏈,刺激用戶黏性,為商業化推進打基礎。
微博的商業產品組合越來越豐富,針對用戶各種使用場景都開始慢慢切入,且其開發平臺將給與整個生態系統更多想象。
更加商業化的微博在向投資者不斷證明其“搖錢樹”的屬性。
但同時,用戶體驗、數據分析技術與政府管制則始終被投資者視為風險。
畢竟,在中國做社交媒體是艱難的。
大家覺得新浪微博什么時候上市呢?下個禮拜看了財報再討論吧。
下一篇:俏江南真要賣?上市心切倒逼被收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蘇寧下半年或再并購垂直電商 傳言為特賣網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