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Hello Kitty 不是貓?當這個“事實”在2014年第一次被官方公開的時候,全球都為之熱議:如果Hello Kitty不是貓,那她是什么?作為一個虛擬的形象,Hello Kitty 在全世界范圍內收獲粉絲的喜愛。
根據維基百科的一份全球IP營收排行動態列表,Hello Kitty 目前以800萬美元總值排名世界第二。
這個陪伴了我們的童年,如今仍然隨處可見的角色,是由誰創造的?又是誰賦予了她如此大的魅力?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人們說起米老鼠、唐老鴨,總是能自然地聯想到迪士尼,但Hello Kitty呢?或許有粉絲心中已經跳出一個答案:三麗鷗。
沒錯,三麗鷗(Sanrio)。
這個創造了Hello Kitty、擁有近60年歷史的公司,在日本之外的海外市場上遠不如自家角色出名,已經是一個被普遍認知的事。
但這并不影響三麗鷗成為全球頂尖的授權商。
根據《全球授權》雜志每年公布的“全球授權商TOP 150榜單”,2016年以前,三麗鷗都位列前10強。
目前,三麗鷗的業務板塊涵蓋商品零售、線下娛樂、電商、形象授權、開發顧問、新品研發推廣等。
旗下擁有上百個主要角色形象,5萬余種Hello Kitty的商品覆蓋了13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年純利潤最高超過140億日元,海外銷售額占總體收入的40%。
當然,從三麗鷗近兩年在全球排名中的滑落也可以感受到,這家歷經時代變換、一路走到今天的老牌公司,再次遇到了新的困境——繼任者的突然辭世,海外授權市場的不振,業績下滑……作為公司的三麗鷗,能否像旗下角色一樣永葆青春、歷久彌新?這是留給三麗鷗未來的新掌門人及團隊的巨大挑戰。
禮物:賣的就是情懷對于人來說,最大的幸福之一是“擁有可以傾心交談的伙伴”。
所謂“伙伴”,可以是親子、兄弟、夫婦、朋友、戀人等親近的人,也可以是學校的同學、公司的同事,甚至可以擴展到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
為了與這些人友好相處,最重要的是相信、尊敬、愛護對方,并且自己首先主動地去把這些情感表達出來。
這便是三麗鷗的經營理念:促進人際交流(Social Communication)。
三麗鷗將繼續致力于創造一個理想世界——一個充滿了夢幻感的商品,為培育友誼留下空間的世界;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也能被珍視,無論是誰都能夠獲得安心感和愉悅感,大家都充分交流的世界。
以上是寫在三麗鷗官方網頁上的公司基本方針。
也是三麗鷗創始人辻信太郎一以貫之的信念。
無論是公司名稱“Sanrio”(意為“在清澈的河流上構筑神圣的文化”),還是其slogan “Small Gift Big Smile”,都顯露出三麗鷗是一個主打情懷牌的團隊。
但這份情懷并非空談。
在個人情感表達較為含蓄、委婉,并且對于人與人之間“距離感”拿捏微妙的日本社會中,人們常常感到難以坦率地進行情感溝通。
但語言上的阻隔,卻為無聲的“禮物”留下了生存空間。
通過贈送“禮物”,即使平時無法開口說出的心意,也能夠傳達給對方。
而這大概就是三麗鷗所期待的“社會交流”。
三麗鷗的創始人辻信太郎,33歲(1949年)時從老家山梨縣廳辭掉工作跑出來創業。
初期以“山梨絲綢中心”為名從事過絲綢制品和酒類的販賣,事業很快失敗后便轉向賣雜貨。
而就是這次失敗,卻成為了未來走向成功的轉機。
在販賣雜貨的過程中,辻信太郎發現印有花樣的橡膠涼鞋賣得更好。
于是在商品圖案上做起了文章。
1962年,帶有“草莓”設計圖案的商品發售后,在孩子當中獲得了很高的人氣。
從此公司開始了角色商品的開發之路。
Hello Kitty便是在這一過程中誕生并走上當家花旦寶座的。
在2018年5月的一次公司決算說明會上,辻信太郎自豪地談到:這50多年來,三麗鷗“除了角色再沒有其他的”,也只有三麗鷗是這樣的公司;即便是米老鼠,由于迪士尼本質上是一家電影公司,所以米老鼠其實是電影公司的員工、一個電影角色,而不是商品角色。
辻信太郎的“創業史”,展現出這位企業家細膩的情感體會力和敏銳的商業嗅覺,同時也是日本角色經濟發展的側面反映。
20世紀60年代,正值日本角色經濟的萌芽期。
電視動畫《鐵壁阿童木》的熱播,帶動了相關玩具和印刷品的銷售。
辻信太郎將公司轉向銷售角色商品的道路恰好處于這一時期,其先見之明不得不令人欽佩。
隨著70年代彩色電視機的普及,動畫作品增加,相關玩具周邊引發消費熱潮。
1973年,為了更好地打進國際市場,三麗鷗將公司名稱從過去的“山梨絲綢中心”變更為現在的“Sanrio”,公司總部搬遷至東京。
1974年,Hello Kitty 和Patty & Jimmy誕生,在女孩子中受到歡迎。
但其實當時雙子星人氣更高,通過文具和小禮物,在初中、高中生中極為流行。
經歷了80年代動畫熱潮,角色經濟日趨多元化之后,90年代Hello Kitty 引發的新一輪狂熱,甚至改變了市場的發展走向。
以前從不消費角色商品的20-30歲女性開始加入到消費者行列,促使角色商品市場進一步擴大。
1999年,日本角色商品零售市場一度達到2兆日元。
角色商品市場規模變化(單位:億日元)數據來源:CharaBiz DATA 2018不得不說,三麗鷗角色商品的發展之路,趕上了好時代;同時,也在引領時代、引領市場。
而角色形象對于商品銷售的帶動作用,辻信太郎恐怕比誰都更有體會。
2013年5月日經BP曾發布一篇報道,名為《“Kitty”不會選擇工作》(「キティ」は仕事を選ばない),直指Hello Kitty的授權策略。
作為三麗鷗旗下頂尖的角色形象,Hello Kitty開放授權,除了槍支、煙酒等,只要產品有需要就給予使用授權。
這一方針在給公司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讓Hello Kitty的粉絲常常感到不滿,過多的聯動、奇怪的造型,給角色形象帶來了消耗和損害。
“‘Kitty’不會選擇工作”成為了粉絲之間的“梗”。
但就在2018年6月28日的股東大會上,已經90歲的辻信太郎對股東說的一番話,讓眾人為之動容:“如果各位股東們發現有商品或者小點心明明很好,但在店里卻不暢銷,那么可以建議他們將商品拿來找三麗鷗進行角色設計。
因為這樣做的話商品或許會變得更好賣。
因為我們是一個想要幫助別人的事業。
”辻信太郎原本是在闡述三麗鷗的授權理念,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Hello Kitty。
社長的這番話在推特上被轉述之后,曾經感到氣憤和不解的粉絲被深深感動,甚至向Hello Kitty道歉。
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實干家,帶領著三麗鷗走過了近60年的時間。
商業模式、重要轉折但要實現“Small Gift Big Smile”的目標,并非僅靠偉大的理想就能支撐一個企業走下去。
三麗鷗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自己完善的商業模式和產業布局。
自1962年正式開展禮品銷售業務以來,1966年三麗鷗開始了出版物的策劃和販賣業務。
1971年第一家 “Gift Gate”開張,布局直營店。
1974年美國分公司成立,并涉足電影制作、發行。
1975年第一部動畫電影上映,次年原創角色授權業務正式開啟。
基本上,在20世紀70年代三麗鷗已經將“品牌直銷”、“海外市場”、“內容生產”、“形象授權”等主要業務搭建起來。
90年代,三麗鷗又進一步推出兩大主題公園“Sanrio Puroland”和”Harmonyland”。
三麗鷗商業模式(圖片來源:Shared Research)營收結構方面,現階段三麗鷗的海外市場收入占總收入的40%上下;國內市場,版權營收占比10%-13%,商品銷售收入占20%-30%,主題公園收入占比約7%,其他收入11%-16%。
其中值得留意的是,一直以來占比最小且長期穩定的主題公園業務從2016財年開始明顯增長,已突破10%。
主題樂園付費入場人數也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近年來,日本的動漫線下娛樂發展勢頭正猛,據《動畫產業報告2018》,2013年-2017年,5年間線下娛樂的市場總值增長率達到250%。
大環境來看,線下娛樂發展富有潛力。
Sanrio Puroland 近年付費入場游客人數變化(圖表來源:Sanrio Puroland IR發表資料)20世紀90年代末,藉由Hello Kitty在女高中生和年輕白領當中的熱潮,三麗鷗的營收一度達到高峰,超過1500億日元。
但由于生產、銷售過程中,門店的拓展速度一旦慢下來很容易流失客戶,同時庫存和人員的風險也較高。
因此,盡管三麗鷗擁有可觀的營收,還是時不時陷入虧損狀態。
三麗鷗營收、營業利潤、OPM變化(圖片來源:Shared Research)數據來源:三麗鷗決算報告故事轉折在2008年。
當時即將從哈佛商學院MBA畢業的鳩山玲人,受到副社長辻邦彥的邀請,于5月加入了三麗鷗。
鳩山對三麗鷗的海外市場戰略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此前的“銷售至上主義”,轉向減少自己的商品銷售、授權給合作方來進行銷售活動的方針。
同時加強授權的“本地化”和“開放性”——在全球直接開設辦公室,將原本由日本總部、日本人主導的營業、策劃、設計權限,移交給當地辦公室來負責;同時放寬使用標準,提升了設計自由度。
以2012年為例,三麗鷗在歐洲的授權對象達到759家,北美、南美597家。
海外市場份地區營業利潤變化(圖片來源:Shared Research)三麗鷗從商品銷售轉向授權之后,利潤率大幅提升。
雖然總體營收減少,但凈利潤快速增長,并且再未出現虧損。
未來走向:注力中國市場、增進數字化內容產品就在一切看起來都步入良好勢態之時,授權事業改革主力、三麗鷗社長第一順位人、辻信太郎的長子辻邦彥突然逝世。
2013年11月,61歲的辻邦彥在美國洛杉磯出差期間因急性心力衰竭驟逝。
三麗鷗的股價一度因此下跌一半——當時,辻信太郎已經86歲高齡,而90后的孫子辻朋邦自2010年從應慶義塾大學畢業后加入了別的公司,并未進入三麗鷗就職。
三麗鷗的繼任者問題成為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2016年,另一位有力繼任者鳩山玲人于6月退任,離開公司。
與此同時,三麗鷗在歐美市場的授權事業開始受到沖擊,業績下滑明顯。
陷入迷航中的三麗鷗落在了這個父親去世第二年入社、未滿30歲的年輕掌舵人候選——辻朋邦身上。
2018年5月,三麗鷗決算說明會上,辻朋邦發表了公司未來3年的發展規劃。
公司計劃至2021年營業利潤恢復到100億日元水平。
為此,辻朋邦提出四項基本戰略,帶領企業從“戰術”轉向“戰略”的改革。
四項基本戰略包括:面向特定用戶群展開有針對性的營銷;孵化更多新的角色,而不僅僅依賴Hello Kitty;重振商品銷售事業,注重線下消費場景的體驗感;海外授權市場分區域攻略。
其中,在營收占比中最高的海外市場以及角色孵化兩個方面值得關注。
從近5年內三麗鷗分區域營業利潤的表現來看,歐洲、美洲、日本國內市場均出現下滑,波動較大,但亞洲市場卻持續地、悄然地平緩上升,如今已經成為三麗鷗海外的第一大市場。
今后,三麗鷗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上。
加強與中國企業的持續合作,豐富Hello Kitty之外的角色,以及強化電商貿易。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成為巨大吸引力,三麗鷗計劃通過有效的媒介推廣進一步打入中國市場。
三麗鷗角色大賞2018 海外分區域排名(圖片來源:三麗鷗角色大賞2018官網)角色孵化方面,三麗鷗新設立“動畫·數字事業部”,專門負責動畫、游戲、數字產品開發。
雖然此前三麗鷗已經在動畫、電影、音樂、出版物等內容方面推出過不少作品。
但新成立的事業部門則是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背負著新的使命。
首先,動畫、游戲等內容形式的產品,是促進IP孵化的手段。
目前,三麗鷗已經圍繞Hello Kitty之外的角色開發了多部動畫作品,包括2013年誕生的蛋黃哥的小短片,以及2018年4月登上Netflix、面向190個國家/地區播出的《爆發吧烈子》(アグレッシブ烈子)等等。
第二,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搶占了人們大量的生活時間和注意力資源,面對變化的消費者習慣,三麗鷗在數字產品上投入了很多工夫。
一方面是大量推出旗下角色形象的LINE表情包,讓角色形象通過社交網絡深入用戶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是以角色為中心的休閑游戲。
三麗鷗的LINE表情包和手游另外一點,由于以往作為公司品牌的“三麗鷗”在海外用戶當中知名度較低,辻朋邦希望在利用內容孵化IP 的同時,也能將“三麗鷗是一家角色經濟領域的尖端企業”的品牌價值滲透其中。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2018年1月播出的“三麗鷗男子”項目的TV動畫,雖然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廣告番”,在當季度的新番中也算不上一線熱門作品,但從企劃到制作上來看卻稱得上很“走心”。
“走心”之處在于,這部作品在品牌宣傳和觀眾體驗兩方面做到了較好的平衡。
明明知道它是廣告,觀眾卻愿意看下去。
作品在宣傳“三麗鷗”企業品牌、拓展男性用戶、服務女性觀眾、傳遞“通過禮物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企業理念等方面下足了工夫,同時貼近現實的人物和故事設計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帶入感,在破除刻板印象和情感共鳴方面起到了增進作用。
不少觀眾發彈幕感嘆“仿佛看到了自己”、“男孩子也可以喜歡可愛的東西”、“作為女生只知道Hello Kitty……”、“(GiftGate)進去就破產”……這部作品目前在B站上獲得了8.7的評分,雖然不高,但可圈可點,特別是讓許多原本不了解三麗鷗的觀眾通過這部動畫知道了三麗鷗。
另外,動畫制作方面還加入了實拍、乙女向游戲互動感的鏡頭處理、漫畫式分鏡等視覺效果,增加了觀感的趣味性。
從近期三麗鷗推出的項目來看,這個賣萌賣情懷的公司,做起內容來質量也很有保障。
未來三麗鷗更多的數字化產品同樣值得期待。
那么,再回到開頭的問題。
三麗鷗說,Hello Kitty不是貓?但,誰信呢?
下一篇:匯源沉浮記:“果汁大王”負債百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40萬起家,20年變85億,開出40多家公司,他只靠一個果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