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線教育迎來新一輪資本狂潮。
7月初,百度投資萬學教育。
隨后小龍女龔海燕的第三個在線教育平臺那好網宣布上線,上周猿題庫宣布再次獲得C輪1500萬美元融資。
資本狂潮背后,部分在線教育創業者開始加快調整與變身,比如脫胎于粉筆網的猿題庫切入題庫領域找到方向,而龔海燕一人獨領91外教網、梯子網、那好網“三駕馬車”,究竟怎樣的平臺如何調整才能成為現金牛?南都君邀五位創業者眾議。
從虛火旺到優勝劣汰 南都:越來越多在線教育領域的創業者不斷調整方向,遇到了哪些瓶頸?又做了怎樣的調整? 歐陽驍:在線教育領域,之前一兩年我認為屬于點子創業階段。
所以目前的確進入了一個調整期。
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中國的教育說到底是培訓。
可以跟游戲領域做個對比,游戲前期推市場可能比較難,但是后期粘度很強。
而國內的教育,前期很容易進入,但是后邊流失會越來越嚴重。
問題出現在哪里?歸根到底,我認為是違背了教育的本性和人的天性。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瓶頸:第一沒有了解傳統教育用戶的使用習慣;第二沒辦法構建一個好的使用場景;第三沒有辦法把枯燥的教學和用戶連起來。
以題庫產品為例,雖然這種產品形態是有需求的,但是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不一定是在線教育領域最優的產品。
據我所知,這類教育產品粘性其實并不好。
因為學生一般不太會主動使用它,而且這也是個有替代品的產品,并非剛需。
所以也不可能在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上帶來巨大的改變。
宋波:前年我們采用M O O C模式做師徒網,內容主要集中在IT技術內容領域,全部自制的視頻內容。
最初我們打算免費,然后通過后續的答疑、個性化輔導進行一些收費。
但最終我們發現,用戶的付費習慣是真難養成。
從這一點來看,我個人的經驗是,用戶不會為純視頻的產品買單,最終還是要解決他們的問題才能付費。
另外,我們同時做平臺和內容,很累。
對于中小創業者來說,搭建平臺是非常難的事情,倒不如將精力全部放在內容上。
我們現在借助Q Q的平臺,推出了一個“人人學編程”的小項目,還是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學生通過看視頻,老師針對性地答疑輔導,反倒覺得這種方式用戶反而更容易買單。
所以回到根本的問題上,能幫用戶解決什么問題。
我們的用戶目的性都很強,就是通過培訓能掌握編程這一技能,達到找到工作的目的。
這種付費的意愿就很強。
所以對于創業者來說,去做平臺倒不如深耕一細分領域去找用戶需求,提升用戶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
龔海燕:很多人覺得我是在調整,其實我們一直計劃著這樣的布局。
之前有了在線英語口語1對1視頻網站“91外教”,以及K 12領域在線教育大平臺“梯子網”,現在做那好網,主要為了提供名校老師的教學視頻資源,主打師生同時在線的實時互動,通過電腦屏幕學生有問題可直接提問,雙方面對面進行交流。
希望可以彌補學生無法“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問題。
徐華:其實不是說所謂的調整期,而是之前這個行業的虛火太旺,很多人盲目進入,后期因為資本等限制不得不轉型或者調整,其實也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互聯網教育不是實體產品,沒有標準價格或者服務標準,而是一個多體系、虛擬的系統。
在線教育不是左手開發技術平臺、右手去拉老師,這樣充其量是個工具。
應該涉及到一系列的體系,要有教有評有練有學有測。
比如教育目標的設計,如何引導學習等。
嚴格來說,在線教育是虛擬產品的集群。
對于在線教育公司而言,必須要懂一些教學服務體系和互聯網知識。
作為平臺來說,整個環節都要覆蓋上。
因為用戶的學習過程是全體系的,即便用戶實現了某些環節,但也很容易流失,變現也就紙上談兵了。
所以看到無數的創業者再調整方向。
李鑫:之前我們做了粉筆網。
其實粉筆網就定位為“平臺+內容”。
粉筆網作為社區和平臺,主要用于積累高質量教師資源。
粉筆網是一個更加理念化的產品,做平臺或者社區,可能時間要比較長,推廣要時間或者資源的力度,我們不能一直完全等待這平臺的成熟。
在這個調整過程中,我們發現用戶在粉筆網上對于題庫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于是開始嘗試。
今年猿題庫正式上線。
沒想到40多天后,公司已實現盈利。
后來又陸續上線兩款新產品—考研政治和一級建造師題庫。
我們慢慢發現題庫是一個符合現狀形勢的做法。
國內教育的目標性很強。
學生學習簡單說包括教學、練習、評測三個環節。
我們希望能夠以后兩個環節切入。
同時還可以通過技術和數據,將原來標準化產品,變成個性化。
舉個例子,每個題目,一旦有用戶去做,就有了數據。
比如一個題目有上千人做,做錯的人當中大多數都選擇了另外一個答案。
所以我們一定會在這答案上做出詳細解釋。
K 12變現繼續有望 南都:現階段的在線教育,您認為如何切入離錢最近的環節? 歐陽驍:目前我還是比較看好K 12小班一對一直播這個細分領域。
我認為商業模式是成立的,而且變現不是問題。
三四線城市有太多家長有錢但是找不到好老師,屌絲家長還是有很強的改變學生命運的需求的,這種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龔海燕:我個人希望在這樣的布局里,那好網是變現的平臺。
從盈利模式上看:那好網的盈利模式很簡單,現在大部分都是免費,未來肯定大部分都是收費的。
收了學費,分給老師,然后有差價,這就是我們的利潤空間。
在線教育,尤其對于K 12教育來說,付費用戶不是學生,而是家長。
剛好這樣直播的模式家長是可以監督的,不像是以前將孩子送去線下培訓學校。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不用擔心賺錢,只要給孩子創造價值,家長一定買單。
相反,其實我們也做題庫產品,但我越來越不看好。
因為這樣的產品是單純從學生切入的角度,付費動力很小。
這個領域付費,關鍵還是要打動家長。
徐華:教育是靠服務的質量來驗證的。
用戶是沒有辦法對一個新興的平臺有支付意愿的。
因為他無法得知你的質量。
熬過這個階段,那就很容易。
所以對于中小創業者來說,找到了切入點很容易,做個小而美的企業也不難。
但如果想做成規模,要盡快挖掘出來這一系列的用戶需求然后去滿足每個環節,這樣才有可能變現。
宋波:我看好兩類企業。
首先是現在擁有內容實力的公司,然后通過技術手段形式改善用戶的體驗,線上、線下進行打通。
B A T們有流量優勢和教師等資源的合作優勢,做平臺就交給他們吧。
中小創業者在垂直細分領域深耕內容有機會。
第二類就是用互聯網的技術來提高學習效果的產品。
比如記單詞以前需要死記,現在通過A PP可以分析,每天量化和結構化學習。
下一篇:微軟或涉嫌壟斷 四地辦公室遭工商總局突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60的新生意:投資準IPO企業 告別“草莽生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