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年前,在某大型房地產論壇上,潘軍告訴網易房產“他要學習‘蘋果’”;前年,他談論著“輕資產”轉型;去年,他開始推薦網易房產掃一下“彩生活”的二維碼,會有蘋果送上門。
從“蘋果”到蘋果,潘軍總結說,他這么幾年一直在做一件事。
但作為上市房企花樣年集團的總裁,他在做的這“一件事”卻不是賣房子。
“我在研究如何實現房子像‘存話費送手機’一樣,不要錢,免費送。
”潘軍說,新時代他的玩法就是做“輕”資產,做一個包含房地產的“社區服務產業”。
搭網的“彩生活”當記者介紹著某房企的一款社區APP時,對面的南航碧花園業主阿松顯然有些不屑。
“繳物業費、車費、報修,訂餐,曬貼…這些真只算初級功能了。
”阿松打開他所在小區的社區APP,打的、租房、洗衣服、買彩票、訂機票車票酒店、學駕校、金融理財…這款叫“彩之云”的APP讓人感覺,恨不得裝下用戶的全部生活。
不過阿松直言,目前除了繳費、報修等基礎的物業需求,其他功能其實很少使用,打的、訂票等更多時候會用已習慣的幾款專門的APP。
從國內主流的幾家三方市場上,記者統計看到,“彩之云APP”在百度移動應用下載500多次;騰訊應用寶平臺下載1000次;豌豆莢6757人安裝;安卓市場熱度小于1千。
這款去年6月1日正式上線的社區APP顯然還得跟業主磨合。
“用戶接受程度不同,以及不同小區商鋪評定程序的差異,都會使成本的回收具有不確定性。
”某電商平臺創始人甘小明就指出,開發和運營APP這一整合資源的過程,前期投入不小,成本回收漫長。
開發了社區生活黃頁應用(小區通)的小眾信息科技CEO何海瑛也告訴網易房產,目前市場上社區類APP非常多,而且處在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時期,還沒有能單靠它盈利的。
不過,就“彩之云”而言,與其說是一款APP,不如說是一個系列。
彩生活物業集團(下簡稱“彩生活”)副總裁董東告訴記者,在“彩之云”業主APP上線之后,物管APP、商戶APP也相繼上線,物管能在線上察看投訴、處理報修、管理小區,商戶能發布推廣信息、察看經營數據等。
實際上,APP也僅是“彩之云”的一個載體。
業主通過手機、Pad、PC、服務終端、POS機,能接觸的除了APP,還有網站和微信。
如果業主在這些平臺看中商品和服務,則可通過“彩付卡”支付購買,然后到線下直接消費。
而這些東西統統被稱為“彩之云”。
“彩生活”在搭網,“彩之云”只是其中一面。
“我的這個買賣太大了,比房地產大多了。
”潘軍告訴網易房產,他現在搭建的是一個圍繞社區服務,發散出“金融服務、社區服務、物業管理、地產開發、商業管理、酒店管理、文化旅游、養生養老”八項業務八個平臺的網絡,而每個平臺又都能形成強大的募資能力。
圍繞“社區服務”展開,也使得八項業務變得和以往有所不同。
以養老產業為例,潘軍稱,花樣年的養老產業項目將全部用于租賃,與臺灣和美國的養老機構合作運營。
盈利方式基本是靠運營社區。
輕社區的“賺錢術”運營社區到底如何盈利?談到這個問題,潘軍略顯興奮。
“以‘彩之云’商品服務里的水果團購為例,我們每個月做一款用遠低于市場的價格的水果推送給業主,這些水果都是從產地直銷,我們全部承包了,聯合國內頂級電商給我們的業主做團購。
推一個產品,就是上百萬的利潤。
”潘軍指出,盈利就基于此。
并且全國45個城市已有“彩生活”的團隊,完全可以滿足配送。
剔除中介環節,便意味著節省了流通環節50%以上的成本。
未來盈利怎么算?潘軍給網易房產列了一串數據:花樣年的目標是2020年讓“彩生活”遍布100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若每個城市服務人口約40萬(1000萬/80㎡=12萬戶,12萬* 3.1中國人均家庭人口=40萬),服務就達到4000萬人。
如果人均年消費2萬,每年就有8000億從“彩生活”門口流過,公司只需收取1%的代理費就有80億的利潤,而且是已剔除員工工資的純利。
除了通過社區的消費創造盈利,潘軍指出,提升效率依然是第一位因素。
例如,所有的水電、保安全部專業化、標準化,減少人員提高效率;綠化、清潔、水電等都采用外包節省成本。
不過,所有賺錢的因素里,潘軍依然最看重他的“輕資產”。
“所謂‘輕資產’就是少投錢、多辦事。
”潘軍毫不掩飾自豪,告訴網易房產:“彩生活”去年利潤差不多一個億,但從2002年至今一共投50萬。
第一年略賠,第二年保平,第三年已經回本,歷史上分紅2700萬,形成了9000萬的現金資產。
據介紹,目前花樣年的八個業務中,除房地產和金融兩個板塊是重資產,其他都是輕資產,不需要再投錢。
不過,潘軍直言:“現在還是在用房地產來養我的輕資產。
”但花樣年在傳統房地產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去年以101億的業績擦邊完成年度銷售目標,上半年多個主力城市推盤量和去化率不足。
今年1月則受到節日影響銷售1.69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0%。
“花樣年確實是比較早用互聯網思維來重組和發展業務的房地產公司。
像互聯網經常提到的海量、免費、大數據這些詞,花樣年已經引入了社區管理。
‘零管理費’通過整合業主的大量消費來實現利潤,這種模式聽起來也很誘人。
”有接近花樣年的分析人士指出。
但他告訴網易房產,整體來說,花樣年的輕資產和彩生活的盈利模式都還在探索階段。
雖然去年“彩生活”收入1.85億,毛利率超過40%,但它在花樣年的占比還不到一成。
投入過大如果銷售跟不上,產品結構就不合理,會影響公司現金流。
不過,一切質疑在潘軍這里,被他一笑帶過:“我2006年就提出了‘零物業管理費’這種模式,當時更不討好。
”“在互聯網時代,房地產也必須去適應。
”潘軍說,他相信靠房地產掙錢的時代一定會過去,彩生活物業將和金融一起,成為未來花樣年的利潤重要來源。
后記:潘軍的確是少有的裝備著“互聯網思維”的房地產商。
在他看來,傳統的住宅“沒意思”,商業地產“非常難”,不過吸引他的“大社區服務產業”這條路,也并非坦途。
與“彩生活”近3年復合增長超20%的凈利潤和超40%的毛利潤同行的,則是至始至終的質疑與觀察。
不過,在房地產的Web2.0時代,至少潘軍和花樣年依舊十分執著得開辟著他的“輕盈而人性化”的“大社區”。
下一篇:一個在廁所里融資的創業故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起作業網的創業摸索 如何重塑家庭作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