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日,家政O2O廠商阿姨幫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在這之前,e家潔和阿姨來了分別宣布獲得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作為社區O2O大家庭中的一個垂直熱門領域,瞄準家政O2O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同樣不少。
《每 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方采訪獲知,眼下做家政O2O的企業大體有兩種模式:一類是打造全品類家政信息平臺的“輕”模式;一類是從面試和培訓等源頭把關勞 動者的“重”模式。
主要差異在于,是否繞過傳統家政公司這一中介角色。
整體而言,家政O2O的適用用戶是年輕人,但這部分人群尚未成為家庭事務的主要決策 者,市場還處在發展初期,輕重模式都將面臨不同的挑戰。
砍掉中間環節做服務目前國內做家政O2O的企業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做全品類平臺,扮演類似線上中介的角色,與家政公司抽成,代表如云家政;二是省去與家政公司的合作,自行面試、培訓勞動者,代表如阿姨幫、e家潔;三是傳統家政公司試水O2O,如嘉樂會家政推出阿姨來了。
O2O 分析師黃淵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行業尚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切入路徑的主要差異在于是否脫離線下門店即傳統家政公司,即去門店化和不去門店化 的區別。
繞開門店,“相當于把阿姨解放出來”,自行承擔了家政公司的職責;與門店合作,是考慮家政服務要進入家庭是種重決策,講究專業性,中介不可或缺, 如阿姨來了推出經紀人模式。
據了解,e家潔是2013年上半年開發上線的家政O2O項目,產品上線幾個月后曾獲騰訊400萬元天使投資,今年則獲得了騰訊與盛大資本合投的400萬美元A輪融資。
e 家潔CEO云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O2O概念升溫,e家潔的團隊在此前做的兩個與車相關的O2O生意無果后開始思考轉型,大 方向還是O2O,團隊經過分析認為“小區這個場景還沒有被注意到”,而搞衛生是住戶比較愿意外包的項目。
他表示,以北京為例,存在數千家家政公司,小時工 的用工需求大、客單價卻低。
對傳統家政公司而言,小時工業務“只是一個獲取用戶的渠道”,不太會花成本去投入。
多數小時工未經培訓、缺乏身份驗證保障。
此 外,目前北京地區的線下家政阿姨數量在30萬上下,供需無法通過線上線下匹配,市場痛點多,所以決定向家政O2O領域轉型。
值得注意的 是,e家潔初期是和家政公司合作,并非一開始就大刀闊斧地選擇自行招募培訓小時工。
云濤稱,與家政公司合作時,小時工的到崗率、準點率無法保證,服務效率 與質量也難以管控。
此外,由于家政公司會按20%~30%左右的比例抽成,“阿姨‘磨洋工’磨得越久,家政公司的獲利會更大。
”種種原因造成當時的投訴率 高。
因此,從2013下半年開始,e家潔逐漸砍掉了與家政公司合作的用工方式,轉而采用勞務派遣的方式自行招人、培訓,并通過評價體系考核服務。
云濤透露,e家潔目前尚未盈利,家庭保潔作為目前的主營項目不會抽成,對于家電維修等低頻高價的服務品類,則會抽取20%~30%的傭金。
其發展邏輯是,先用高頻低價的服務項目聚集用戶,再用低頻高價的服務品類獲利。
他補充說,e家潔眼下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獲取用戶。
黃淵普對此認為,家政服務雖然是剛需,多數項目的消費頻次與餐飲相比偏低,相當于用中頻帶動低頻,可能面臨業務帶不起來的問題。
樂觀而言,平臺化的運作方式目前只是淺預訂,觸及服務層面的重模式如見成效,“可以帶動整個服務行業的升級”。
尚在用戶培育期億 歐網的第十一期線上交流活動中,云家政創始人兼CEO薛帥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稱,家政行業在一線城市發展20多年后,依然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核 心痛點,圍繞家政O2O的所有模式都需要先解決這個問題。
從此角度而言,云家政自2013年開始探索如何借互聯網滿足用戶按需匹配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從 發起需求、確定訂單、線下服務再到通過完成支付和點評形成閉環,“每一個過程都需要為用戶提供足夠的支撐與保證。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薛帥稱,云家政超過25%的用戶是90后人群,這一群體將是未來產生粘性的核心人群。
云濤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e家潔的用戶定位是25歲~35歲之間的“新貴”人群。
在北京,e家潔就發現“優質用戶”分布在雙井、朝陽大悅城、望京、天通苑等地附近。
對 此,黃淵普稱,家政O2O更符合年輕一代的消費理念,但在家庭當中,類似家務等事情的決策權在“媽媽們”手中,而“媽媽們”通常認為家務活兒不需要額外花 錢請人做。
所以,盡管年輕一代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更高,希望獲得專業化服務,目前此群體“還不是家庭消費的主導者”,年長群體即便有尋找家政服務的需求,仍 習慣在線下接觸家政公司。
此外,培育用戶線上找家政服務的理念需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家政O2O尚未在大眾心中獲得認知,市場離爆發期還較遠。
在黃淵普看來,云家政等平臺化模式是把線下家政門店信息化了,思路可行,但日后如想深入服務環節會較難。
而e家潔、阿姨幫等省去了家政公司這一中介,發展會相對慢,受家政行業背景影響,用工環節的可控因素有限。
輕重模式各有挑戰云 濤表示,家政O2O市場的細分品類很多,大部分服務項目都屬于非標準化服務,家庭保潔已是相對標準化的服務。
找小時工時,對諸如勞動者性格等因素的考慮會 相對較少,通過查看平臺上以往的打分、評價,可做出選擇。
找月嫂、保姆等長期工種,用戶做決策時則會考量多種因素,需要線下門店在勞動者和用戶之間提供接 觸場景。
家政O2O的商業模式將基于輕重兩種模式發展:一種是提供全品類服務,向平臺化打造,與家政公司抽成;一種是自己做服務,利用相對高頻低價的項目拉攏用戶,再用低頻高價的項目獲利。
云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對于重模式,在一個城市先行探索出路子后,往異地擴張時,用戶習慣和當地狀況等有差異,某些方面還是要從“零”搭起,耗費時間較久。
此外,由于模式重,必須要有資本支持。
另悉,近期,阿姨幫創始人萬勇向36氪闡述新近融資用途時透露,阿姨幫的終極定位是做全品類家政服務。
那么家政O2O的輕重兩種模式,各自有哪些挑戰?黃淵普對記者表示,重模式的規模化擴張周期長,想發展成一家全國性的品牌,需要極強的耐心打持久戰,撐不下去的團隊會成為“先烈”。
對輕模式而言,家政服務整體屬于中低頻次消費,抓用戶較難,主要抓與家政公司的合作對接程度,此模式或在收入上較尷尬。
黃淵普指出,綜合來看,平臺化的輕模式發展會相對更快,所面臨的來自巨頭的競爭也更大。
由于互聯網巨頭可以完成線上的信息聚合卻無法取代線下服務, 重模式平臺有可能發展成為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家政從業者,未來存在“小而美”的生存空間,或還可能與巨頭達成合作。
如云家政向線下的家政公司推廣自己的系 統,想把線上訂單信息都綁定在自己平臺上,自然是有增強平臺不可取代性的考慮。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BAT對O2O垂直領域加強布局,58同城和趕集網等分類信息平臺都有家政版塊。
58同城方面近期稱,未來將把58到家作為獨立品牌運作。
云濤表示,巨頭擁有流量優勢,但與深耕家政行業的創業公司相比,線下能力處于弱勢。
反之,創業公司渴求流量,需要抱BAT“大腿”。
下一篇:這4個初創企業有可能顛覆手機產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能檢測地溝油的筷搜 智能硬件空間很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