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中國農歷有“十二年一輪回、六十年一甲子”之說,12年不是生肖一輪換,也代表著一次小歷史周期的更替。
種種跡象顯示,2017年將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年;不談政治只談互聯網,回顧12年前的2005年,是很多互聯網大佬的轉折之年。
2005年馬云打下了電商關鍵之戰。
2003年阿里發力C2C業務后,淘寶網受到易趣網的激烈競爭,后者背靠eBay,有先發和資金優勢。
馬云以高舉“免費”旗幟,加上一系列接地氣的打法,在2005年淘寶網的市場份額超過易趣,此后淘寶繼續一路高飛猛進,直到成為今天的電商帝國。
部分出于抗擊eBay的原因,2005年馬云接受了雅虎 10億美元投資和雅虎中國的資產,代價是出讓了40%的股份。
2005年,劉強東下定決心關閉零售店面,徹底轉型為一家電商公司,也正是這個決定,成就了如今的京東商城。
同樣是在2005年左右,小熊在線的投資人找到劉強東問,能不能把京東網站賣給他,報價是1800萬元,左思右想后劉強東決定繼續做下去。
2005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是3000萬元。
2005年,是李彥宏最意氣風發的一年。
在這一年,李彥宏拒絕了谷歌的收購誘惑決意上市,8月5日以股價漲幅創記錄的方式登錄納斯達克。
因為當年火爆的“超女”,百度貼吧風生水起,百度也一舉超越新浪成為流量最大的中文網站。
此后,百度逐漸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2005年7月,“谷歌中國”正式開業,掌舵者是谷歌費盡心思從微軟挖過來的李開復。
李開復2005年下半年跑遍了各所高校,進一步奠定了其在中國大學生心目中的導師地位。
可惜的是,谷歌在中國沒打贏百度,李開復在2009年9月從谷歌離職;之后后創辦創新工場,以投資人身份繼續活躍在互聯網圈。
2005年,騰訊贏得了抗擊微軟旗下社交軟件MSN的關鍵勝利,此后在社交領域再沒有碰到如此強勁的對手。
騰訊鞏固了核心優勢的騰訊在2005年上線C2C電商平臺拍拍網,此后拍拍網的發展證明了騰訊并非戰無不勝。
2005年3月,騰訊收購了張小龍的Foxmail;馬化騰給不愿意去深圳的張小龍建立了“騰訊廣州研究院”。
后來,遠離深圳權力中心的張小龍在2011年做出了微信。
2005年,覺得“已經打著望遠鏡都看不見對手”后,梁建章宣布辭去攜程CEO的職位。
功成名就的梁建章辭職后2007年赴美,選擇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
2005年,日后對攜程造成威脅的去哪兒在北京成立。
2013年2月,梁建章回歸,重振攜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后,2016年11月覺得大局已定的梁建章選擇再次卸任CEO。
2005年,攜程的另外一位創始人沈南鵬也辭去了攜程總裁兼CFO一職;同年8月,沈南鵬與張帆一起成立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同樣是在2005年,徐新離開霸菱投資,創辦今日資本集團。
紅杉中國和今日資本的成立,開啟了中國VC投資2.0的大幕。
兩家機構后來在電商和移動互聯網上投出很多經典案例,成為VC圈的最大贏家。
2005年,除了機構投資外,個人天使投資開始在互聯網圈起步。
2005年,蔡文勝50萬元入股58同城、180萬元入股暴風影音;2005年4月,還在金山擔任CEO的雷軍給YY創始人李學凌100萬美元的投資;2005年底,薛蠻子、蔡文勝、黃明明投資汽車之家。
這幾次投資,成為經典的天使投資案例。
2005年,分類信息網站百姓網、趕集網、58同城相繼成立,互聯網和本地服務開始結合。
2005年3月,豆瓣網由楊勃(網名“阿北”) 創立于北京;2005年4月,王微創立的土豆網上線,成為當時中國兩家最具代表性的Web 2.0公司。
2005年12月,從美國輟學回到國內的王興創立了校內網,有別于QQ的社交網絡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
2005年6月,中國網民人數突破1億,中國互聯網迎來規模化快速增長階段。
12年后的2017年,上面提及的主角,絕大多數依然活躍在中國互聯網圈。
但是顯然,時代已經發生劇烈變化,新的主角即將登場。
下一篇:任正非、柳傳志、王健林,他們上過一所共同的“商學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周鴻祎:和雷軍坐在一起是主辦方故意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