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這個浮躁年代,年輕是資本但不代表全部。
“聽風就是雨”、指著噱頭創業并非正途,到頭來只是一場虛幻。
麻策 11月29日報道本文主角陳揚斐在創業的路途上遭遇2次挫敗,第二次的夢想破滅讓這個1994年出生的大男孩窮困潦倒。
“我就是一匹野馬,沒有人能抓的住。
”如他所說,大多數90后都天不怕地不怕,但這也正是90后的弱點,太過自信。
陳揚斐并沒有光鮮亮麗的學歷,讀完了初中,他懷著對互聯網的興趣又去學了兩年計算機。
然后,只身從江西老家來到上海闖蕩,打過零工、混過工地。
兩年后,他回到江西跟一個朋友一起做了一個二手房中介,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上海+互聯網”是他的夢想。
于是,他再次開始了魔都闖蕩。
這次是做了一個水果O2O項目。
模式很簡單。
通過整合線下水果店鋪聚合用戶,提供免費的水果配送平臺。
“3個月組建了一支40人的地推團隊”。
但因為運營方面不成熟,加上一些私人原因,這個項目最終只堅持了6個月。
他后來如此描述,“找了兩個合伙人,無限暢想,互相稱對方CEO、董事長、總經理,各種吹牛逼,喝得爛醉如泥”。
“有人說,你這個項目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上海創業氣氛不濃,市場不太行。
”聽了一番雞湯,陳揚斐產生了去北京創業的念頭。
也湊巧,他此時遇到了后來的合伙人(陳揚斐稱其為師傅)。
陳揚斐便帶著所有的積蓄和4張額度近50萬的信用卡,隨師傅進京。
這一次是做一個影視相關項目,采用“影視+團購”的形式。
“我師傅有北影資源,項目模式就是在電影上映前,把劇本放出來讓用戶參與劇本創作,然后在電影推出之后,靠賣門票和電影道具(周邊)實現盈利。
”陳揚斐向i黑馬介紹。
萬萬沒想到,這也是他“噩夢”的開始。
“在北京3個月,所有的開支都是我出的,賠了將近30萬進去。
賬號還有20多萬的債務。
”一張看不見摸不著的餅,讓陳揚斐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財力,“差點餓死在北京”。
后來,因為和投資方在占股比例和防稀釋條款方面存在爭議,即將到手的200萬融資也化為泡影。
最終陳揚斐選擇退出。
“一個是累了,一個是和他(指上文提到的“師傅”)有些地方很難相處。
”陳揚斐又一次回到了上海,在北京的3個月經歷,不堪回首。
“還是上海這邊好,起碼現實。
”陳揚斐覺得,在上海星巴克也不會有超過3個人討論移動互聯網創業,而在北京一家沙縣小吃店里就有好幾個人聊著市場、融資和投資人。
“年輕確實是資本,但不能這么浪費。
”現在的陳揚斐只想冷靜冷靜,好好沉淀一下。
以下為陳揚斐的反思:不要把90后這個標簽當成創業的資本,不要把所有希望放在融資上,那些來自XXX公司的高管并不能幫助你什么,還有就是要找個認可你的投資人。
90后最大的弱點其實大多數90后都是天不怕地不怕,但這也是我們90后的弱點,太過于自信。
其實自信在創業中是非常好的雞湯,但是一旦碰到某些在市場上摸滾打爬多年的80后老油條,我們只要默默敬仰的份。
我就是和一個認識不到一星期80后合伙人,聽他說了幾天的雞湯,看他畫的大餅,以及那全球最創新的idea,帶著我所有的積蓄,以及4張額度將近50萬的信用卡來到北京,可三個月后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差點餓死在北京。
創業時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90后對于90后這個標簽,在互聯網這個圈內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各種吊炸天的90后拿到XXX融資。
所以起初,當時為了能炒作,我師傅就就推薦我為CEO,而他作為幕后推手,只為把我推向風口浪尖。
可以說是為了名氣,不如說是為了炒作。
曾經為了那個夢想的藍圖,全程由我那個合伙人來出方案,共招了5名90后,加起來共7個人,全都是持股免薪,每個人都身兼數職,缺一不可。
我們拿著一個90后創業團隊的戰旗,走向了創業的戰場。
可最后才發現,90后這個標簽就和馬戲團的小丑一樣,關注你,只是因為你好玩。
融資不是希望融資并不是萬能的,不融資也是萬萬不能的。
但是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融資上。
不要認為融資了,就能招更優秀的人,因為在下一秒,那個優秀人就會離你而去,選擇另一家公司。
不要認為融資了,就能扭轉戰局,因為在下一秒,你的競爭對手就會超過你。
不要認為融資是希望,假設在你預計內沒有完成融資怎么辦?假設沒錢挖那些大牛怎么辦?假設沒錢去和競爭對手競爭怎辦?困難只要一個,而方法卻有無數個,并不是把所有困難都放在融資后。
真正專注的并不是融資,也不要在快沒錢的時候去融資,因為那些你以為可以融資的資本會在你急需融資的情況下一分不值。
你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能夠存活,能長久活下去才是成功。
不要認為大公司的高管都很牛叉不要認為來自拿到X輪融資的公司,已經上市的XXX公司的高管認為很牛叉。
因為他的那些能力在一個創業公司不一定行得通,雖然可以和人家介紹,你公司的C什么O來自XXX公司,但這些都“然并卵”,不是所有高管在創業型公司都能有強勁的執行力來從0到1的。
每個人都有它的價值,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創業公司發揮。
反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創業公司喝幾碗雞湯,一口氣跑完42公里馬拉松都不是事!一定要找認可你的投資人當時在我們產品快出來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投資人,當時我們還并沒有估值,當時溝通后愿意投我們200萬,而且只要我們百分之20的股權。
幾經討論后,我們接受了這筆投資,當時在我們這個階段能拿到融資的可謂少之又少。
然而,就這么一個融資讓我一無所有。
我依稀的還記得,當時我們都做好下一步打算,預算雖然緊張,但足夠我們存活個大半年,在這段期間只要能轉型,實現盈利就可以。
沒錯,當我們這群90后和一個80后還在享受這種融資后喜悅的時候,投資人撤資了。
在投資人電話都不接我的情況下,算了下財務,公司賬戶已經負債20萬。
其實我是想寫那個帶我去北京創業的師傅,不過現在我想已經沒有必要了,我非常感謝我的那個80后合伙人,他讓我知道了90后能做什么,90后這個標簽能帶來多大的影響。
所以,既然我將來再創業,我也不會把90后作為一個標簽。
下一篇:你所謂的創業人生,只是設計好的失敗而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注定失敗,因為這就是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