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記者:你怎么看待“南方系”媒體?胡錫進:我對“南方系”媒體很敬佩,也敬佩胡舒立,他們開了中國批判之先河,當初他們開始創業,往前闖的時候受到各種壓力,他們突破了。
而我們在經歷另外一次創業, 在媒體里另外拉出一種辦報的方式。
“南方系”的方式是批判,他們的新聞模式是把西方媒體先進的東西引入中國,提升了中國媒體的品質,非常了不起的開拓。
今天《環球時報》也在做開拓的事情,我們站在實事求是的立場上,報道一個復雜的中國,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大眾的利益,開拓新的語言方式。
記者:你經常說代表中國主流的聲音,你怎么定義主流聲音?胡錫進:拿什么是主流做定義毫無意義,但我覺得主流的范圍是,改革開放的支持者、推動者、參與者、收益者。
中國絕大多數人都從改革中受益了,民眾的生活得到改善,大家對改革有基本認同,那就是中國需要改革,但需要漸進式改革,不要搞極端。
持有這種意見的人是主流聲音,他們認同國家發展道路,認同愛國主義。
我不認為支持完全走美國道路的人是大多數,很多人罵共產黨,不過是發泄一口氣,真到國家大混亂的時候,打碎了舊世界,新世界又沒影子,人們不會愿意的。
記者:你怎么看民間聲音,尤其是一些媒體聲音總是跟政府對立?胡錫進:我一遇見新聞管理機關的人就跟他們說,現在媒體很多人站到政府的對立面,為什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媒體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越來越差,以前新聞人處在國家的重要層面,政治地位很高,收入也不錯。
現在都是媒體民工,包括我本人,現在也沒有事業編制,媒體人政治地位越來越低,收入越來越下降,越來越不受尊重,這批人都一肚子氣啊。
媒體長期這樣,一定會站在政府的對立面。
記者:接到禁令時你怎么辦?胡錫進:當然也要執行,但有些問題,關鍵看你會不會報,我們還是找最大公約數,領導也接受,讀者也接受。
前提是忠于基本事實,不能扭曲,我覺得我們成功做到了這一點,很多敏感話題我們還都報了。
記者:那管理部門對《環球時報》還是網開一面的?胡錫進:怎么能叫網開一面?我們是往前闖啊!我們在英文版“六四”周年報道的時候,是嚴格保密的不讓任何人知道。
我跟大家說不許上網啊,就怕哪個領導看見了來阻止我們,后來中宣部來調查我們看我們的影響,我們寫了說明遞上去,這個事情就過去了。
因為我們是英文報紙(指《環球時報》英文版——編者注),這個是英文報紙不能面向國內,因為國內很敏感,我們做到了中文一個字沒有。
所有的報道都說是《環球時報》做了歷史性的一次。
記者:《環球時報》對中國報道的立場是什么?胡錫進:每個媒體都有局限性,誰都做不到全面,中國像一條大河,每個人描述都不同,漁夫駕著條小船在大河里過激流險灘是一種感受,而站在山頂看又是另一種認識,我們努力做到的是,既明白激流險灘,又看到大河東去。
所有的感受結合才真正的了解這條河,了解中國。
誰都說不清中國到底是什么樣,南都、新京報、網絡、老百姓自己各有看法,外面還有美國,印度,巴基斯坦,對中國看法也不會一致,誰能說中國是什么?我們只能盡量說全面一點。
記者:有評價認為你們是擁護中國強硬外交的民族主義,你怎么看?胡錫進:怎么叫民族主義,我看日本也很民族主義,把釣魚島“國有化”這是不是民族主義,美國媒體批評美國運動員穿中國的衣服,這算不算民族主義?為什么他們這樣說是維護國家的利益,而我們一維護中國利益就成了民族主義?因為話語權掌握在他們手里。
愛國主義在網上是一個很臭的詞兒,這是被完全洗腦了,國內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就跟著美國一塊兒搞,比如說,我們只要一批評俄羅斯、朝鮮,他們就說,《環球時報》做得好;批評美國的時候就說《環球時報》錯了。
他們出發點發生了偏移,他們對國家利益的理解都發生了錯誤,非常可惜。
記者:你怎么看別的媒體對你的批評?胡錫進:我不贊成媒體間相互攻擊,我們的觀點你可以不同意,可以批評,可以爭論,但是不能說《環球時報》有惡毒的目的,這是很無禮的。
我從來不點名媒體,一家沒有。
我只是對觀點不同意,我批的是觀點,不對它后面的媒體怎么樣。
做媒體啊,在中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不容易,大家彼此相互推動,體諒、促進、競爭,但別互相糟蹋。
你說現在說點取悅輿論的話多容易啊,公開透明,說任何話,接受監督,這話還用說么?本來就該如此,天天說這種話,完了罵政府,多容易。
但是真正推動社會進步,多難啊。
大家都愿意選擇那容易的事情,但只有這些也不行啊。
是得有人去批評,批判、但還得有我們這樣客觀的分析者,這幾種聲音都得存在社會才是完整的。
記者:聽說《環球時報》常受到宣傳部門褒獎?胡錫進:那你沒看到我受批評的。
《環球時報》爭取到今天的話題尺度,是一步步闖出來的。
每天晚上都要做決定,這個能不能登,那個能不能報,壓力多大啊。
不是開玩笑的,一個個檢查都得寫,共產黨這個體制,(出問題)不是我一人扛著,撤了我就完了,我還有領導呢。
我不是當年那個跟領導指著鼻子吵架的男生,我有更多的責任感,不能連累我的上級跟著難受。
記者:往前闖的時候你恐懼過失去嗎?胡錫進:誰愿意失去啊,但還有對自由、理想的渴望,強烈度超過對失去的恐懼。
當然也要平衡,只有平衡好了才能走得更遠。
但是平衡來平衡去,最后還是會有危險,如果你畏懼最后那點危險,想讓自己很安全,你就什么都別做了。
我們走到今天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畏懼最后那點危險,我們往前走了。
記者:你怎么判斷安全紅線在哪里?胡錫進:我相信自己大的安全就是,我做的事情在維護國家利益,在維護整個大眾的利益,我相信大多數人能讀懂《環球時報》在寫什么、在做什么。
下一篇:人到中年去互聯網創業——36氪采訪紛享科技CEO羅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零到千萬:連續創業者陳方毅與他的靈感方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