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為求生存,她偶然間進入女性醫藥行業,隨后用20年時間,打造出國內第一個女性醫藥品牌,一年營收超過10個億。
她是韋飛燕,花紅藥業的創始人。
1964年8月,韋飛燕出生于廣西柳州,流淌千年的柳江水穿城而過。
那里三面環山,境內魚峰山、馬鞍山、 箭盤山等峰巒疊翠,形成典型的巖溶地貌,被譽為“世界第一盆景”。
高山上遍布著杉木、松木、香椿樹等300多種亞熱帶植物,一到春天,就成了花的海洋。
自打懂事開始,韋飛燕就和小伙伴上山玩,“摘野花、編花環,人人都是花仙子。
”父親是初中植物學教師,一心撲在教學中,并沒有多少時間管自己的孩子。
不過,韋飛燕從小耳濡目染,學習根本不用父母操心,經常一看書就入神得連飯也忘了吃!然而,好景不長。
文革期間,父親被劃為“黑老九”,全家下放農村。
不但書看不成,連吃飯都成了難題,“每天的口糧只有1斤紅薯,”而且分到手的全是爛紅薯。
不到2年,老婆孩子一個個面黃肌瘦,父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注意到生產隊人手一個煙斗,于是跑去15公里外的馬鞍山采煙葉,“做成煙絲偷偷賣。
”韋飛燕心疼老爹,經常和父親一起爬馬鞍山,“最多一天采10斤,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在家里,她幫老爸打下手,“挖葉莖,卷煙葉,壓實后切成絲。
”在山上,父親經常教韋飛燕辨認各種植物,到了初二,她已經認識了200多種,包括50多種藥用植物,“鋸齒形是地桃花,外用能消腫,喝了還下火;繞著灌木叢的金銀花,嗓子發炎一吃就好。
”時間一長,韋飛燕就對中草藥產生了興趣,“卯足了勁想考個中藥學院”。
恢復高考后的第三年,16歲的韋飛燕終于如愿考上了南京藥學院的醫藥專業。
在南京,她如饑似渴,一心撲在書本上,“要把以前搞不明白的全都搞懂”。
整個4年,韋飛燕不只是門門功課都是優秀,更是仔仔細細研讀了《神農本草經》、《中藥簡史》、《本草拾遺》、《中草藥圖譜》等200多部經典藥學著作。
1983年大學畢業,韋飛燕分配到了柳州中藥廠。
要知道,當時的大學生可真是天之驕子,廠里相當重視。
所以才上班2個月,她就成了廠里的救火隊員,“收購、淘洗、風干、制藥,哪里需要就去哪!”一年后,韋飛燕提拔成了檢驗科科長,她還主動下車間給工人做培訓,“看紋路辨別品種、聞味道判斷藥性。
”3年下來,年僅22歲的韋飛燕已成為年輕的老師傅,“培訓了50多位制藥高手!”然而,沒錢無從談起。
當時柳州中藥廠的設備舊、指標少,每年銷量收入全部下來也只有200多萬。
在計劃經濟時代,勉強還可以維持,而一到1985年,政府取消統購統銷,“生產銷售自己負責!”這就徹底斷了廠里的退路。
此后8年,接連換了13個廠長,但是士氣運來月低落,銷量也越來越糟糕。
到了1993年,廠里的債務累計高達4000萬,而且每年虧損1200萬。
韋飛燕沒有抱怨,而是斗膽寫了一封長達12頁的信,力陳柳州中藥廠的8點改革措施。
時任柳州制藥辦主任一看,“人才啊!必須重用。
”于是韋飛燕成了主抓銷售的副廠長。
上任后,她對銷售體系燒了三把火。
第一,變供銷體系為獨立銷售。
藥廠直銷藥品,常用藥半價批發,提供現熬中藥服務。
第二,清理三角債。
將來銷售確保現金交易,銀貨兩清,同時每月收益的40%要用來歸還欠款。
第三,找靠山。
那段時間,韋飛燕一年有300天都在外面出差。
1996年,她依靠大學同學,搭上了上海一家大型藥店,為中藥廠贏得了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
此后,柳州中藥廠開始恢復元氣,產量也提升了20%。
不過到了1997年,賺的4000多萬還不夠還債,老廠長撐不住了,33歲的韋飛燕就成了一把手。
照理講,銷售體系已經很完善了,可為什么盈利能力還是那么差呢?一分析,廠里雖然有50多個品種,但是都沒有特色,“感冒藥趕不上康泰克,胃藥不如斯達舒,跌打藥比不過云南白藥。
”答案不言自明,“做專、做精。
”在1998年年度會議上,韋飛燕大聲疾呼,“以中藥為主,研發讓消費者忘不了的好藥!”但是,說來容易,問題是從哪里開始突破呢?韋飛燕早已胸有成竹,“就做婦女藥品。
”為啥?因為全國育齡婦女有4億多,很多長期受婦科疾病困擾,有苦難言。
而市場上的婦科品牌都是些雜牌子,“起不到消炎作用不說,弄不好還搞出新毛病”。
進口的倒是有4、5種,但是價格貴得嚇人,而且副作用挺大。
沒錢請專家,韋飛燕就領著大伙搞研究。
那段時間,課題組跑遍了全國的10多所藥科大學的圖書館,先后翻閱了《婦科玉尺》、《千金要方》、《女醫雜言》等50多部醫書著作,最后才確定“緩解經期腹痛”,“治療月經不調”、“預防盆腔炎”等4個主攻方向。
再此基礎上,韋飛燕特意選用了一點紅、白花蛇舌草、地桃花、雞血藤等7味廣西少數民族特有的藥材,“力求對女性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更年期的5期常見癥狀都能起作用。
”白花蛇舌草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效果俱佳。
沒錢買機器,韋飛燕就用單沖壓片機自己做,“淘洗、滅菌、炮制、干燥。
”遇到藥材中純在淀粉等雜質,干脆直接上機磨粉。
1個月后,治療婦科疾病的純中藥制劑問世。
韋飛燕取名花紅片,“像花一樣紅潤。
”很快,花紅片受到市場的熱捧。
產量就成為了瓶頸,不過,單沖壓片機每分鐘產量只有80片,還容易造成藥片裂口,根本滿足不了量產的需要。
“必須要上生產線!”但是,當時工廠還是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根本不能從銀行貸來款。
不過,這點困難根本難不倒韋飛燕,她把目光直接瞄上了藥品經銷商,“入資后優先代理花紅系列,利潤共享。
”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確實,就是借雞下蛋。
換上一般人不敢用,也根本搞不成,但是韋飛燕憑著在銷售領域摸爬滾打五、六年攢下的人品就敢玩,而且玩成了,“秘訣當然是產品好,什么都好。
”1999年,先后吸引了7家經銷商,合計入資3000萬,“主要就是看中花紅片的療效。
”錢一到位,事情就好辦了。
韋飛燕立刻購買了10臺雙沖壓片機和5臺旋轉式壓片機,把年產能提高到100萬級別。
下游有深度合作的渠道網絡,銷售那還叫事兒?短短3個月,花紅片就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鋪開,半年后,連1500個鄉鎮、農村都開始密集鋪貨。
花紅片一度賣到脫銷,光首月就大賺500萬!此后,韋飛燕馬上和廣東、福建等地的藥品批發市場、醫院、社區衛生中心開展合作,實行省級總代理制,“總代下屬3層分銷機構,層層遞進。
”為讓代理看到信心,1999年,韋飛燕還在央視砸下800萬廣告費,邀請徐帆代言,“治療婦科炎癥,用花紅片。
好女人用好品牌!”結果到了當年年底,花紅片銷量一舉突破5000萬。
為保證藥品質量,韋飛燕還設立了6道質檢環節,“一旦發現問題,車間員工扣30%工資,負責人扣50%工資。
”結果話音剛落下,問題就來了。
1999年底,出廠前最后一道檢驗,發現100箱價值30萬元的藥品包裝盒上有瑕疵,“說明文字錯漏、不清晰。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又不是藥品質量的問題,只是包裝失誤,重新包裝就行了。
“這是人為造成的錯誤,直到出廠前才發現,說明中間環節的負責人太粗心了。
”韋飛燕毫不猶豫讓包裝盒全部作廢,“30萬元損失由責任人全額賠償,我本人承擔其中50%,剩下的由其他直接、間接責任人承擔。
”“只要是人為造成的,不管損失多少都要這樣做。
如果賠不起,就陪員工一起坐牢!”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把質檢當兒戲。
直到今天,每年花紅的藥檢合格率都是100%,即便臨時抽檢,合格率也是100%。
短短3年間,藥廠不僅還清了4000萬元債務,還為國家上繳利稅3100萬,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長。
到了2001年,花紅系列的銷售收入高達1.4億,利潤更是增長2倍多。
2002年9月,花紅的生產車間一舉擴大到2000多畝,員工也超過3000人。
此時,韋飛燕擁有花紅膠囊、花紅顆粒、葛根岑連丸等5大系列的產品。
3年后的2005年,韋飛燕果斷花500萬引進一套ERP信息管理系統,“精細分工,各自承擔責任,有問題對事不對人。
”此后短短半年,員工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40%。
這年年底,花紅藥業的營收突破2個億。
2007年,醫藥行業出現新的三角債。
韋飛燕果斷舍棄之前的3層代理,轉為現款銷售,“賣得多,不欠債,資金利用效率提高40%。
”后來有了互聯網,韋飛燕也趕起了時髦,率先提出“落地微商”的概念,成為首家兼顧網上銷售與線下實體體驗相結合的微商,短短半年就收獲了50多萬的粉絲。
2015年9月,發布首款女性私護產品“花紅·雪蓮女人”。
80%的渠道都是90后,當天訂單就超過了2000萬!2016年,花紅小黑膏上市,專治肩周炎、腰間盤突出、老寒腿等疾病,“見效快、療程短、徹底根治!”2017年,花紅小膜漾面膜問世,是一款具有微整形效果的醫用面膜,“美白、補水、去痘印,安全性能高,孕婦兒童都能用。
”如今,花紅藥業已成為一家集藥材基地、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重點中成藥企業,擁有3萬畝的生產基地,年營收超過10個億。
“花紅生南國,欲紅半邊天,”這就是韋飛燕和她的花紅事業。
下一篇:起大早趕晚集,他創業5年,估值10億,終成語音獨角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7歲虧掉全部家當,他絕望了!30年后,卻把5000塊變成了130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