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萬科為什么留不住毛大慶2015-03-15 04:29:28 來源: 經濟觀察報(北京)分享到: 784 5/5郁亮、毛大慶在萬科聯交所掛牌現場 | 分享到網易財經 | 查看圖集 | 一溜的黑西裝、白襯衣、藍領帶,這是毛大慶和他的繼任者劉肖,以及專程赴京的郁亮在3月9日毛的離職發布會上的統一著裝。
西裝,是職業經理人最重要的符號,而萬科,則被看作是當代中國企業中最早踐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一家公司。
好聚好散,在這樣的隱喻下,顯得意味深長。
就離開萬科事,毛大概用了不少于數個月的時間思考。
在一個近乎職業經理人巔峰的高度上,他如何考量未來,大概沒有多少人能夠準確揣摩。
一個出自建筑世家,在微醺狀態下能侃侃而談家國天下社會公器的人的內心,大概也沒有多少人能夠體會。
我們所能看到的,大概只是他對自己效力6年的萬科轉型的思考片段,只是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就職業經理人未來的概括性探討,以及,那些揣測大組織里人事激斗的只言片語。
很 長一段時間以來,毛的去留都是地產界的熱門話題。
當他正式宣布將打造一個類似中國版WeWork的創業計劃時,圍繞這個商業明星的話題一定還將延續,但同 時也會開啟另外一個新的話題:決意創新變革轉型、提倡“共創共擔共享的萬科,為何沒留住創業新兵毛大慶。
“他的志向不只是企業工作者,萬科平臺對他來說是 一個局限,”郁亮說。
“教會毛大慶跑步”的郁亮顯然有些不舍毛的“跑掉”。
在我們的理解中,去年底離職的肖莉,以及自郁亮主政萬科以來離職的其他7名集團 副總級別的第一代職業經理人,都在郁亮“舍與得”的天平上搖擺過。
“萬科不會因一個人去調整戰略,并不是所有市場有前景的事情都可以做。
”郁亮解釋,毛大 慶做智庫,肖莉做互聯網,跟萬科業務關聯不大。
這并不是合伙人制度出問題。
且固定機制如崗位輪換,是成熟公司的必然要求。
早在15年前,萬科曾安排北京公司總經理林少洲、上海公司總經理林漢彬對調,但遭到二人抵觸。
總部人事論證的結果是,如果堅持,至少有一個人離職。
當時的王石說:寧可流失總經理,也不能讓制度流于形式。
最后,兩個人都提出辭職,業內稱為“二林事件”。
再 之后,2007年萬科曾發起007行動,陳東鋒、許國鴻、孫嘉、毛大慶均系此渠道引入。
如今除了升遷的孫嘉,不少人才“水土不服”,出走萬科。
王石再回顧 007行動,那一階段招聘的人中只有20%的人留下。
這些人帶著抱負和期待而來,未找到自身管理經驗與房地產業契合點,嘗試改造萬科的過程中遭遇阻力。
另 一方面,萬科有強勢文化,在組織和文化上,沒給這些人才提供充分的支持。
在文化和制度上的強勢,這或許是在一個倡導大工業生產、大組織分工時代里,萬科的取勝之道,但在“創客時代”,萬科專一戰略目標下的高度職業化機制,將接受新生商業組織生態的挑戰。
去年的銷售額大戰,萬科輸給了綠地,為數不少的元老離職,更意味著這家領軍型藍籌企業面臨更多的嘗試。
新鮮血肉,必然將構成一個蛻變中的組織的主體。
毛的離職,使得包括接替毛大慶的劉肖在內,萬科共啟用了5位副總裁,其中3位是75后。
“開局要提拔年輕人,我們必須要賭這一把。
”郁亮說。
這恐怕還不算一個充分條件。
下一篇:汽車界高管們這樣評價蘋果汽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進軍高端市場也要防范競爭者從低端崛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