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編者按,本文來源DoNews,作者陳少亮。
近日,一家三方數據監測機構發布了一份國內共享充電行業的發展報告,讓已經沉寂很久的共享充電寶的生意回歸熱點。
這份報告的數據顯示,國內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數已經突破1.5億,用戶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
免押金的交易模式從2016年不足50%提升到現在95.4%。
共享經濟中最大的押金黑洞在共享充電寶上已基本去除。
一些共享充電玩家已經有規模化盈利的曙光。
共享充電寶是在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浪潮中誕生的商業模式。
這其中還有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眾多共享經濟的創業項目,在共享單車市場崩塌效應后,唯一幸存共享經濟就要算共享充電寶了。
共享充電寶為何能躲過共享單車式的市場崩坍共享單車沒有贏家,這個觀點基本上大多數人現在是認可的。
就是現在依然風光的哈啰單車,也在盡最大可能的擺脫單車形象,拓寬自己的商業賽道。
共享充電寶模式剛被推出的時候,認可的人并不多。
在2017年年中聚美優品注資3億于街電,陳歐為街電站隊。
當時國民老公王思聰在朋友圈發帖質疑共享充電寶商業模式。
那時,行業還在發展的初期階段。
質疑的聲音就已經很大。
與共享單車被證實的需求不一樣的是,不看好共享充電寶生意的人,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偽需求。
摩拜和OFO在短時間內能獲得百億規模的融資,背后足夠大的市場需求推動是重要原因。
而共享充電寶至今市場所有的融資規模總和也不過二十多億。
充電寶解決的是目前手機電池技術跟不上手機其她技術發展而誕生的一種中繼解決方案。
為了滿足消費者使用手機的強度,通過外帶充電寶的方式解決用戶續航焦慮。
所以說,充電寶本來就是中間性產品。
而共享充電寶的市場也正是從這里切入的。
通過共享的方式一方面解決了用戶攜帶充電寶繁瑣的問題,同時用戶也不再為續航焦慮。
這樣的商業邏輯,聽起來似乎是成立的。
但從理論上深究之后,你就會發現它與共享單車的共享有本質的區別。
共享充電寶一定是解決用戶意外的即時性需求的,因為沒有用戶是愿意手機沒電,然后出門再去尋找共享充電寶的,如果預估自己電量不夠的話, 大多數人都會隨身攜帶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在這三者的需求關系是排在最末位的,并且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在隨身攜帶充電寶方案的第二步時就已經被滿足了。
而共享單車是在解決3公里內出行的剛性需求。
如果門口有共享單車的話,用戶在選擇自有自行車方案和共享單車方案時,共享單車一定是被優先選擇的。
所以這樣看共享充電寶的生意確實似乎不成立,需求不足是重要的原因。
但為何共享充電寶成了,共享單車敗了共享單車倒在了無法盈利和用戶押金上,但共享充電寶在這兩項的似乎表現還都不錯。
在行業發展早期的時候,共享充電寶的玩家就已經借助芝麻信用分的方式免去了用戶體驗中最差的押金環節。
在盈利的問題上,通過簡單的共享租賃的方式可以實現盈利。
但共享充電寶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卻要比這更深。
共享充電寶寶應用的場景在大多數在酒店、餐廳、旅游場所、酒吧、商場等娛樂場景中,雖然充電寶的單個成本也不小。
但相比共享單車后期的運營成本非常小。
并耗損情況要遠低于共享單車。
所以說它的成本在前期投入后,只要后期有足夠的使用量,并不會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
這是它最好的特點。
還有一個原因,它看似偽需求,但是是多放共同推進的項目,共享充電寶能快速的鋪設在各大商場和酒店之中,說明提供服務場地的商家是愿意接受這個新事物的,所以共享充電寶項目在發展過程中,通過代理模式可以縮減掉大量的資金成本。
在運營不出現大漏洞的情況,營收一般都會在可控范圍內。
但終極來看,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最后一筆融資依然沉寂在2018年上半年,一年多的時間中并沒有新的資金流入,這對還并不盈利的品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未來共享充電寶必須跳出通過租賃方式賺取微薄利潤的圈子中,否則它永遠是一門小生意。
下一篇:目前最有前途的行業是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掘金垃圾分類?互聯網可能并不想和環衛公司搶生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