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芬蘭南部Janakkala一片面積約8000公頃的天然林中,伐木工Kimmo Malmber操縱著伐木機,對這片平均樹齡約57年的森林進行著第二次間伐。
在短短15秒內,kimmo就完成了選擇樹木、砍伐、剝皮、將樹干截成三段的全過程。
在Kesimaja林場工作的伐木機。
攝影:韓沁珂 “我喜歡伐木,”Kimmo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他住在距離林場70公里外的村莊p?lk?ne,從事伐木工作近18年。
在工作日,他會在凌晨出門,開車前往林場,并在那里工作8小時。
Kimmo表示,他每年在林場工作超過200天。
他的祖父和父親也都曾是伐木工人。
Kimmo是當天在這片和標準足球場面積一樣大的林場中唯一正在伐木的工人。
在被記者問到工作無聊時會怎么辦時,他笑笑說,“休息一下”。
在芬蘭3380萬公頃的土地上,有超過70%的土地被森林所覆蓋。
作為芬蘭最大的私有林場主,UPM芬歐匯川(下稱UPM)擁有超過60萬公頃的林場,相當于上海市的面積。
這家總部位于芬蘭的森林工業集團始建于1870年代,是僅次于諾基亞(Nokia)、耐斯特石油(Neste Oil)的芬蘭第三大公司,也是全球第三大紙和紙制品生產商造紙公司。
UPM環境專員Tuomas Kara介紹,芬蘭的森林“接近自然”,雖然絕大多數正在開采的林場是人工種植的森林,但在物種多樣性和樹齡、樹種結構上與原始森林相差無幾。
每次砍伐時,伐木工人會根據需要選擇樹齡相近的同種樹木進行砍伐,對樹木的選擇完全依靠伐木工人的經驗和判斷。
根據樹種不同,林場的生長周期在65-100年間不等。
雖然森林生長周期較長,但并不意味著每片森林要近百年才砍伐一次。
伐木工人會在最終砍伐前進行一次幼齡樹砍伐和兩次間伐,每次間伐相距約20年。
Tuomas表示,間伐主要是對相距較近和長勢不佳的樹木進行砍伐,為其他樹木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
在記者參觀的這片Kesimaja森林中,主要以松樹為主要樹種,生長周期約為70年,目前平均樹齡57年。
20年前,伐木工人對這片森林進行了第一次間伐,現在進行的是第二次間伐。
到最終砍伐時,每公頃土地上只會生長有400-800棵樹木,而這一數字在幼齡林管理前為4000棵。
“我們在砍伐森林的同時,會盡力保持森林原來的樣子,例如在采伐時保持森林里的樹種比例,或是把自然死亡的樹木留在森林里,為部分微生物和動物創造生存環境。
”Toumas表示。
Kesimaja林場。
攝影:韓沁珂 目前芬蘭每年森林的需求量是7000萬立方米,并在不斷增長,但使用量的增速遠趕不上森林的生長速度。
統計數據顯示,芬蘭每年樹木的供應量超過1億立方米。
在芬蘭UPM每年需要超過1900萬立方米的木材,其中超過90%都來自芬蘭本國。
對森林進行可持續管理是UPM提出的“負責任的纖維”概念的一部分,“負責任的纖維”主張在全產業鏈堅持可持續發展。
“很多人認為不同該品牌或工廠的紙張沒有區別,但這些紙張是否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將對環境和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UPM特種紙紙業執行副總裁Bernd Eikens表示。
基于森林的新業務 自2000年來,數字化趨勢不斷壓縮著包括新聞紙、雜志紙在內的傳統紙張市場需求,面對人口增長、氣候變化等因素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斷提升,造紙企業也面臨著轉型的挑戰。
作為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之一,UPM在2003年和2008年先后兩次進行業務調整,減輕紙業業務比重。
“曾經占公司營收約75%的紙業業務,如今在營收中的占比只有45%。
”UPM技術部門執行副總裁Jyrki Ovaska表示。
在過去10年間,全球印刷業務正在以每年4%的速度萎縮,受此影響,UPM在新聞紙生產方面已經削減產能400萬噸。
2009年,UPM提出“綠盡其能,森林未來”(Biofore)戰略。
Jyrki告訴界面新聞記者,Biofore也是UPM自創的,“bio”表示生物的,可循環的,“fore”表示森林和先行者,UPM希望將可再生產品和森林產品結合起來,并再次基礎上進行創新。
“我們不應該只是一個造紙、紙漿公司,”已經在UPM工作超過30年的Jyrki表示,“UPM一切業務都是基于森林的,我們可以在造紙業務的基礎上,開發新的增值業務。
” 在Biofore概念的指導下,UPM將集團業務調整為現有的六大業務板塊,包括UPM生物精煉、UPM能源、UPM特種紙紙業、UPM歐洲與北美紙業、UPM膠合板及芬歐藍泰標簽。
2016年,UPM實現營收98.12億歐元,息稅前凈利潤11.43億歐元,同比增長25%。
六項主營業務中,除歐洲與北美紙業業務同比下跌4%以外,其他業務均實現增長,其中生物精煉業務實現了3%的增長。
生物精煉業務主要包括紙漿和木材的生產以及生物燃料研發和生產。
自2007年啟動生物燃料業務后,UPM已經在研發方面投入了超過1.8億歐元。
目前,其生物燃料業務已于2015年實現商業化。
公司位于芬蘭東南部的Kaukas工廠的生物精煉廠,是全球首家生產木質交通燃料的商業化工廠,年產能10萬噸。
其產品主要用于芬蘭交通運輸業,為轎車、巴士和船舶提供燃油。
“雖然歐洲與北美紙業業務部門收入有所收縮,但是通過產能和效率管理,并不會拖累UPM的業績。
該業務部門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現金流,為新業務的開發提供幫助。
”Jyrki表示。
歐洲與北美紙業板塊主要生產新聞紙。
“UPM是2016年芬蘭所有行業中申請專利最多的企業。
”Jyrki略帶驕傲地對記者說,“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公司在創新方面也有了實質性的突破。
” 現在,在總業績中占比20%的生物精煉業務是公司第二大業務板塊,2016年,該板塊創造了41.1億歐元的利潤,占到總利潤的35%。
“新業務的開發需要時間,生物燃料業務從研發到量產用了八年時間,生物化學材料用了16年,但是我們相信這個方向是對的。
”Jyrki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傳統造紙業務的進化 數字化在壓縮傳統造紙業務的同時,也為造紙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電商的興起以及需求的改變,讓標簽紙和特種紙市場快速發展。
2016年,UPM特種紙紙業和芬歐藍泰標簽兩項業務分別實現4%的增長,銷售額合計占整個集團的25%。
由于紙張及紙制品相關細分市場眾多,紙業巨頭的產品轉型重心也各不相同。
美國國際紙業集團(International Paper)進入了紙箱市場,并收購了占該行業市場份額合計35%的多家紙箱制造商,而美國莫霍克紙業(Mohawk Paper)則在數字印刷和和賀卡業務上大獲成功。
UPM則瞄準了格拉辛紙和標簽紙市場。
多數人或許對格拉辛紙感到陌生,可是一定會對快遞標簽下一層表面光滑的半透明底紙有印象。
這種耐高溫、防潮、防油的紙張就是格拉辛紙。
“包裝越多,標簽越多,對格拉辛紙的需求也越多。
”UPM特種紙紙業文化用紙及特種紙亞太區銷售副總裁Jaakko Nikkil?稱。
目前,UPM格拉辛紙年產量已經超過150萬噸。
2014年離型紙(以格拉辛紙為主要原料進行涂硅)在亞洲的銷量約160億平方米,預計2020年,將會達到267億平方米,年均增長率近9%。
而UPM是全球最大的格拉辛紙生產商之一。
與一般的印刷和書寫用紙相比,標簽底紙——格拉辛紙的特性對紙張生產和回收提出了特殊要求。
在位于芬蘭Tervassar的Tervasaari紙廠,記者見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寬的生產格拉辛紙的紙機,這臺64米寬的機器可以以每分鐘1500米的速度進行生產。
該廠于1872年開始投入生產,主要產品標簽用格拉辛紙,目前年產量30萬噸。
全球最寬的格拉辛紙造紙機,Tervasaari紙廠的8號紙機。
攝影:韓沁珂 該廠總經理Jari Tamminen在交談中多次提到,Tervasaari紙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格拉辛紙循環使用技術的工廠。
據稱,格拉辛紙會在德國進行回收處理,隨后運到Tervasaari進行循環利用。
用作標簽底紙的格拉辛紙在回收再利用上主要存在兩方面困難。
一方面,紙張小且分散,難以統一大量回收。
另一方面,紙張表面的硅涂料清除成本高,同時,清除下來的硅也難以清潔處理。
“UPM的格拉辛紙回收率在15%左右。
”UPM歐洲與北美特種紙紙業業務發展總監Mikko Rissanen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相比芬蘭100%的舊報紙雜志回收率,格拉辛紙的回收率比較低,Mikko稱,目前正在與更多的商標企業進行合作,提高格拉辛紙回收量。
芬歐藍泰標簽業務是UPM旗下專門生產標簽紙的業務單元。
作為全球第二大不干膠生產商,2016年芬歐藍泰年銷售額為14億歐元,該部分生產包括食品飲料標簽、數碼印刷標簽以及工學化學標簽在內的各種標簽。
在中國市場的機會 雖然UPM最大的市場仍在歐洲,占據其業績的63%,但是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是其增長最快的市場,2016年,UPM在亞洲的銷售額已經占到全球銷售額的18%,中國及亞洲地區也是UPM特種紙紙業和芬歐藍泰標簽兩大業務的主要市場之一。
1998年以來,UPM在中國累計投資超過20億美元。
其在江蘇常熟投資的造紙廠是芬蘭在華最大的單項投資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年生產能力超過140萬噸,雇傭員工1300余人。
2016年新落成投產的常熟紙廠3號紙機,是中國第一臺能根據市場需求在不同之中間靈活切換的紙機。
“目前中國造紙行業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分別約1億噸,均為全球第一。
”中國造紙學會常務理事長曹振雷曾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Jaakko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面臨數字時代的沖擊,北美及歐洲地區的紙張需求出現了飽和的趨勢,但亞太區域的紙張需求仍在不斷加大,尤其是復印紙。
在特種紙方面,中國市場需求的增長同樣迅速,”目前特種紙在全球的需求增長速度大概在3%-5%之間,中國需求增速是翻倍的。
”Jaakko稱。
從2014年開始,中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312.8億件,同比增長51.4%,其中約四分之三源自電商。
預計到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將突破400億件。
與之對應的是,UPM離型紙(格拉辛紙的一種)在亞洲的銷量,正在以9%的速度增長。
作為環境績效提升的試點之一,常熟紙廠也是UPM在節能環保領域的典型范例。
現在,常熟紙廠是UPM全球紙廠中耗水量最小的一個,生產一噸紙的耗水量約為5-6立方米。
“我們還在改進生產技術,希望將常熟紙廠的噸紙水耗降低到4.4-5噸。
”常熟紙廠總經理Petti Putkinen表示。
近10年間,常熟紙廠已經實現每噸紙的水耗降低60%。
能耗降低25%,廢棄物填埋量降低60%,廢棄物回收利用率為99%。
同時,工廠造紙白水循環率可以達到98%。
“中國環保政策的收緊對于中國和UPM都是有好處的,嚴格的環保措施會提高競爭紙廠的環保成本。
而且落后產能的關閉也可能造成短期內紙價的上漲。
”Petti說到,“在環保方面,UPM已經是中國首屈一指的企業,但是我們也在不斷尋求新的技術,不斷提高。
”《沉迷》新華社發生來就含“金鑰匙”網絡直播從一“出生”就含著互聯網這把“金鑰匙”。
近幾年來,隨著無線網絡、4G網絡的普及,網絡直播擺脫了地域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做直播輕而易舉就可以實現。
此外,手機移動網絡一輪接一輪的“提速降費”,移動網絡速度更快而且資費更低,這也瓦解了網絡直播的最后一道障礙。
網絡直播為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只要你有才華、有個性,就能通過直播平臺將你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展示給網友,這就滿足了個體的展示需求;對于用戶來說,在海量搜索的情況下,大家可以在直播平臺上更為直觀地獲取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這就滿足了個體在更高層次上獲取信息的需求。
網絡技術搭建的平臺,加上人們精神需求的助推,在網絡社交越來越便利的當下,網絡直播在短時間內備受追捧自然不是怪事。
“高速路”上有危機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0份《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7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共3.43億,占網民總體的45.6%;而截至2016年12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占網民總體的47.1%。
與半年前相比,網絡直播的用戶規模和在網民中的整體占比皆出現下降。
直播平臺的日子也并沒有那么好過,某直播平臺活躍用戶數量的峰值是在今年1月,達到2516萬人,而8月已經下降至1230萬人,嚴重縮水;更有上百家直播平臺關閉。
斷崖式的數據滑坡警示,直播行業已經不再是那個站在風口就能飛的寵兒,行業發展面臨轉型。
“高速路”上危機已經顯現了出來。
與下降的用戶數據相比,不斷見諸報道的直播行業亂象則更讓人擔憂。
涉黃涉暴的內容充斥在某些直播平臺當中,靠“打擦邊球”來吸引用戶關注、獲取收益被部分平臺和主播奉為準則;一邊是失去理智地巨額打賞主播讓人不解,一邊則是主播靠打賞一夜暴富的故事不斷沖擊著社會承受力的底線……直播平臺的門檻相對較低,蜂擁而上的主播,水平參差不齊,收入差距明顯,兩極分化現象十分嚴重;良莠不齊的內容、急功近利的心態,則讓直播行業出現在大家面前的面孔真假難辨,同質化的內容在用戶眼中正在慢慢失去吸引力;單一僵化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打賞來變現的方式,讓直播行業少了些許穩步前行的動力。
“陽光”之下易生長“危機”,有危險,又有機會。
對于當前的直播行業來說,能否在“危”中抓取到前進的機遇,關鍵要看能否涵養一種良性循環的直播生態。
需要穩固直播行業的根基。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里,僅靠一時嘩眾取寵的表演難以獲得網友們的青睞,只有那些優質的內容才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而要保障優質內容源源不斷的供給,關鍵在人。
直播平臺中的主播也應當正視自己的身份定位,如果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提供大家真正需要的信息,終究要被淘汰。
保證直播行業的營養供給。
直播平臺完全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平臺價值,為直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道路,而不是只是抱著打賞的收入不思進取。
作為一個平臺,不僅要生產很多好看的內容,最重要的是應該把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最有溫度的、大家最感興趣的內容推到不同用戶的身邊。
將直播行業置于陽光之下。
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其單純的行業自律在其快速發展階段難免產生漏洞,所以也需要政府等相關部門的治理和引導。
隨著越來越多監管措施的出臺,直播行業正在慢慢走到陽光之下。
有專家指出,無論平臺和傳播形式如何變化,內容是核心,服務是王道。
誰離用戶最近,誰就能最大程度上分享社交紅利。
新聞不是剛需,智能化服務才是出路。
大家歡迎的,正是一個貼近用戶需求的良性循環的直播生態。
相關報道網絡直播亂象:女主播為求打賞 直播喂奶換絲襪個別較有影響力的新聞客戶端竟然成為了低俗直播的入口,頻頻向用戶推送,一旦進入,用戶會在午夜之后進入所謂的美女秀場。
原標題:《今日頭條》等客戶端推送涉黃直播 變換馬甲躲避監管央視網消息:網絡低俗直播,網絡色情直播,這些突破道德底線與法律紅線的網絡直播,污染了網絡空間。
國家相關部門對此持續整治打擊,但利益誘惑之下,亂象屢禁不止。
記者經過三個多月的跟蹤調查,發現個別較有影響力的新聞客戶端竟然成為了低俗直播的入口,頻頻向用戶推送,一旦進入,用戶會在午夜之后進入所謂的美女秀場。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今日頭條》客戶端會不定期地推送一些直播秀鏈接火山直播還有獨立的App下載《今日頭條》是很多手機用戶選擇安裝的一款新聞客戶端,個性化推送是它的主打功能之一。
記者發現,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今日頭條》客戶端會不定期地推送一些直播秀鏈接,點開鏈接,就會進入一個叫“火山直播”的直播板塊,這里面大量女主播穿著性感暴露,而且,這個火山直播還有獨立的App下載。
記者登錄火山直播后發現,這里在線的女主播有近百位,3月1日凌晨3點多,這個叫“風中百合”的主播開始上線直播。
“火山直播”平臺某主播:“再給你們換一件性感的睡衣,小禮物走起來。
或者給我刷一個“跑車”,刷“跑車”我就換。
”打賞一輛道具“跑車”價值170元左右短短幾分鐘時間內 觀看人數就從600多人漲到了1200多人打賞一輛道具“跑車”,價值170元左右。
此時,觀看人數開始快速增加,記者看到,短短幾分鐘時間內,觀看人數就從600多人漲到了1200多人,而整個直播過程并沒有被平臺警示或暫停。
“火山直播”平臺借助“今日頭條”推送優勢每天吸引大量用戶點擊和關注記者在3個多月的調查中發現,“今日頭條”的直播秀推送幾乎每天不曾間斷,而“火山直播”平臺也借助“今日頭條”這個推送優勢,每天吸引大量用戶的點擊和關注,其中一些低俗的直播內容也被廣泛傳播。
雖然火山直播平臺也表明設有監管員,但平臺監管員對這些低俗直播和違規行為卻并沒有進行制止。
調查中記者發現,在《今日頭條》客戶端中出現的低俗涉黃內容并不僅僅存在于火山直播中,許多網友也在網上曬圖、吐槽,對《今日頭條》新聞推送中出現的黃色視頻表示驚訝和不滿。
花椒直播:低俗“表演”求打賞除了像“火山直播”這種依靠新聞客戶端推廣的直播平臺外,調查中記者發現,另一個直播平臺“花椒直播”,則是依靠女主播低俗表演來吸引眼球,還有一些直播平臺更是以牟利為目的,大肆傳播色情內容、兜售淫穢視頻。
3月14日凌晨1點,記者進入花椒直播這個叫“F女神精”的直播間,畫面中的這個女主播正在當眾直播換絲襪。
一些不太知名的小型直播平臺上幾乎處于放任不管的狀態而在一些不太知名的小型直播平臺上,則是幾乎處于放任不管的狀態,直播間里充斥著低俗和色情內容。
逗趣直播:低俗“內衣秀”3月18日夜里,在這個叫“逗趣”的直播平臺上,女主播們紛紛登陸上線,記者隨機進入了一個網名叫“暴走蘿莉”的直播間,畫面中女主播只披著一件睡衣,并且故意暴露出內衣。
夜秀直播:露骨“互動”在夜秀直播平臺上,記者發現竟然有一個27歲的年輕母親,把孩子放在床上,一邊跟孩子對話,一邊跟網民進行露骨的直播互動。
“夜秀直播”某女主播:“我兒子在旁邊睡覺,在旁邊玩。
謝謝車,謝謝車車,別,別這樣,丑死了,謝謝云端送的法拉利禮物。
”麻椒直播 甜心直播:內容不堪入目在“麻椒”直播平臺上,這個叫“kiss女王”的女主播畫面更加不堪入目。
3月6日11點50分,記者進入了一個名為“甜心”的直播平臺,一個男主播聲稱有勁爆內容。
發布廣告 QQ群微信傳播色情內容這個QQ群里到底有什么內容呢?記者進入QQ群發現,這個QQ群的名字叫“偷拍、另類”。
中午12點時,QQ群里的成員達到了39名,此時直播正式開始,畫面中一男一女當眾開始直播色情行為,整個過程持續十多分鐘。
根據我國法律,在網上傳播淫穢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則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網絡直播平臺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提供淫穢表演直播,將涉嫌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記者發現,在直播中公然發布廣告,通過QQ群及微信進行色情直播或兜售淫穢視頻的現象,在直播平臺里大量存在。
“陌秀直播”某女主播:“微信有我福利,兩個煙花加微;或者,發一個88紅包。
”涉黃網絡直播 已向有關部門舉報交60至100元不等的費用,通過微信或QQ群觀看女主播的色情表演,這在涉黃網絡直播中,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
記者通過3個多月的調查,發現“涉黃直播平臺”的內容主要有:裸露身體、色情表演、兜售色情視頻與圖片等,涉及以上一種或幾種現象的涉黃直播平臺包括:甜心、饅頭、蜜播、橙子、MiMi、麻椒、軒美、星夜、16、陌秀等多家。
目前記者已經向有關部門舉報這些涉黃的直播平臺。
裸露身體甚至淫穢涉黃,目的是吸引粉絲,獲取禮物,這些虛擬的禮物可以換成錢,而為了逃避監管,在涉黃的直播平臺上,甚至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線下潛規則和暗語,并且通過不斷變換直播平臺馬甲,躲避監管。
進行低俗直播的女主播,在網絡上被稱為“黃播”,通常這些涉黃主播都會被直播平臺排到前面,如同網上的搜索排名。
記者在網上與一位女主播對話的過程中,她告訴了記者其中的原因。
為了快速吸引用戶關注,一些直播平臺甚至會縱容主播進行低俗涉黃直播,故意制造話題在網上炒作,影響極為惡劣。
“逗趣直播” 某主播:“‘黃播’掙得也多,那當然了,哪像我們這都是,幾毛錢幾毛錢的掙,黃播都是幾千幾千的掙,人家能隨便給你表演一個嗎。
而且有很多都是平臺會給‘黃播’一些錢,讓她來播的,不然誰待著沒事過來播。
”主播收到的禮物就越多 平臺的收益也就越高業內知情人士張先生告訴記者,涉黃女主播之所以這么明目張膽,主要是得到了一些直播平臺的默許,因為大尺度直播可以迅速為平臺聚攏人氣,人氣越高,主播收到的禮物就越多,而平臺的收益也就越高。
業內知情人士張先生:“一般分成每個平臺不等,有的平臺它是二八、有三七、四六的都有,不等。
”平臺留“后門” “私密”內容設通道記者發現,除了禮物打賞之外,涉黃直播平臺和女主播還有其他多種盈利模式,例如通過觀看私密回放來賣門票。
在花椒直播就有一個私密回放的板塊,一些女主播在直播過程中會誘導粉絲去觀看自己的私密回放。
當記者花費333個花椒豆購買了門票后,就看到了這個網名叫“周桃桃”主播的私密回放,畫面中女主播穿著性感暴露,誘惑觀看者。
回放結束后顯示,截止到當前已經有10533個人觀看過,主播收入花椒幣867262。
根據兌換規則顯示,這個主播僅僅通過這個私密回放就可以收入近6萬元人民幣。
在陌秀、千樹、逗趣、蜜播特別版等直播平臺上,主播會直接在直播過程中誘導粉絲打賞,然后加微信或QQ群,通過點對點的方式進行收費,傳播淫穢色情視頻或圖片。
“陌秀直播”某女主播:“一個跑車加主播微信,送10個自拍的小視頻。
”記者試著送出了一輛跑車,很順利就加了這個叫“LK寶寶”主播的微信,沒一會兒,微信名“思密達”就傳來了兩段小視頻,視頻的內容不堪入目。
為了躲避監管打擊,在這個圈子里還出現了一系列“暗語”,所謂的“福利”、“開車”就是有露骨的色情表演,這些涉黃主播被稱為“車手”,而“老司機”則是指經常圍觀涉黃直播的觀眾。
同時,這些涉黃直播平臺也利用這些暗語,在百度貼吧、論壇或者QQ群里面進行宣傳推廣,吸引粉絲。
低成本高回報 變換馬甲躲避監管記者調查發現,涉黃直播平臺泛濫,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成本低、高回報,涉黃直播平臺不斷變換馬甲,逃避監管和打擊。
記者用手機在蘋果應用商店搜索“直播”兩個字,立刻就出現了很多相關的直播APP,其中大部分APP的名稱和圖標都很隱晦,“福利”、“寂寞”、“真人激情”等字眼赫然寫在APP的宣傳語上。
外表名稱 圖標各異的APP 進入后內容卻完全相同當記者試著下載了其中一些APP后發現,外表名稱、圖標各異的APP,進入后內容卻完全相同,而且有的APP更是有多個類似的馬甲。
業內知情人士張先生:“如果名稱不一樣,我可能今天叫一,或者我從此有好幾個,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監管部門打掉我一,我后面還有七到八個。
”因為一個涉黃直播平臺擁有多個馬甲,監管部門封掉其中一個,對于這些平臺的運營來說并不會受到影響。
記者發現,想要開發一個直播類的平臺并不難,通過網絡搜索可以找到很多代開發此類平臺的公司。
業內知情人士張先生:“包括整個服務器,所有的幫你搭建,弄好交到你手上就可以實際運營了。
”擁有一個直播平臺后,運營者只需要再花費大約200美元,在蘋果指定的開發者網站注冊一個賬號,然后提交這個直播APP,只要不涉及明顯的違法內容或侵權都可以通過審核,最后這個直播APP就可進入應用商店供用戶下載了。
據張先生透露,這樣的直播平臺運營成本很低,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
業內知情人士張先生:“一般幾個月很快,因為他投入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打個比方他有20個主播,一個主播一天掙一千塊錢,一天就是兩萬。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全民直播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現象,混雜其中的色情直播,很容易被未成年人接觸到,這些色情內容直接毒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未成年人在主播的誘惑下被騙打賞的案例頻頻發生。
今年1月份,家住廣州的何先生在用手機轉賬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賬戶里余額不足。
銀行賬單顯示,從今年1月1日開始,何先生的賬戶就不停地通過支付軟件向某直播平臺轉賬,從開始的60元、90元逐漸增加,其中最高一筆轉賬竟然高達9999元,這些金額加起來共有兩萬元。
何先生:“ 父母的手機可能都是孩子在玩,我就問我兒子,你有沒有在玩我的手機,后來他說有玩,你知道我的支付密碼嗎,他說我好像知道。
”原來,何先生的兒子記住了他的支付密碼,把這些錢給網絡女主播打賞送禮物,用來觀看女主播的表演。
記者:“你為什么想著當時要充值呢?”小孩:“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隨便點的。
”由于何先生的兒子今年只有9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目前何先生正在取證,希望通過法律程序,向該網絡平臺提出退款申請。
未成年給網絡主播打賞的例子更不是個別現象,今年2月,上海一位少女在兩個月之內,給網絡主播打賞25萬元,花光了父母辛苦攢下來的積蓄。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網絡直播的觀眾有低齡化的趨勢,對于相關網絡直播平臺涉黃對未成年人的身心毒害,在其他媒體中近來也曾被多次報道。
去年6月,廣東東莞一位14歲少年觀看網絡直播時,被美女主播引誘裸聊,為觀看色情直播,這位少年先后向女主播支付了近2萬元;今年1月,山東一位14歲初中生沉迷上了網絡色情直播,一個月內多次給裸聊女主播打賞,不僅對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影響,甚至盜用家長銀行卡支付打賞主播。
據2016年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等單位發布的《第八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去年,全國超過四分之三的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手機,其中近九成使用過手機上網,未成年人通過注冊自己的社交賬號,在各類平臺中接觸色情信息遭受精神和財產損失的案例也開始層出不窮,色情直播內容正嚴重毒害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理事長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理事長宗春山:“兒童在成長和發展時期他們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引導,稱為敏感期。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只要一點點這方面的知識,哪怕是一種錯誤的,對他們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
互聯網這種帶有情色內容的直播,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沖擊,對青少年的身心,包括他性的道德、性的知識和常識,可能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扭曲。
”據了解,2016年開始,我國網絡直播出現爆發式增長,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去年12月底,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高達3.44億。
如此龐大的市場,卻亂象層出不窮。
為規范網絡直播秩序,去年11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規定,禁止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聯網直播服務傳播淫穢、色情等活動;并明確,國家網信辦負責全國互聯網直播服務信息內容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網信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相關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國務院相關管理部門依據職責對互聯網直播服務實施相應監督管理。
針對目前網絡直播的這種亂象屢打不絕的現狀,專家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繼續加強監管和嚴厲打擊的同時,還要督促直播行業盡快制定統一的行業自律和標準,更加重視和暢通網民舉報渠道。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我個人是一個參與互聯網直播管理、立法工作的一個人,我每天會看很多互聯網直播,在網上經常舉報,處理效果非常不好。
為什么,因為舉報過程中,他會要求你提供證據,你沒有辦法,來不及截頻,沒有證據,他舉報的通道是設立了,但實際上處理問題的及時性往往跟不上,所以這是一個大的問題;還有就是我剛剛說的一點,整個平臺的經濟是靠粉絲的打賞,所以平臺不愿意自斷雙臂,不愿意斷自己財路,所以現在要真正的執法,一方面,國家要加大力度,給大家樹立一個反面教材,同時監督權應當放到網民自己手中,只要暢通了網民的舉報渠道,我覺得這個效果會越來越好。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凈化網絡環境,需要企業和網民自律,更需要相關部門加強依法治理的力度,要讓以色情為賣點的直播平臺和個人,不敢涉黃,不能涉黃,才能讓青少年在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中汲取滋養,讓黃流遠離孩子的眼睛。
下一篇:2018年社交視頻發展七大趨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深圳汽車分時租賃新政:要求嚴格,行業幾乎被判“死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