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各國激烈競逐的戰略領域。
總理訪德期間,中德雙方簽署了《關于自動網聯駕駛領域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未來兩國將加強政府、行業組織、企業等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多層次交流與合作。
全球第一大的汽車生產、銷售大國與汽車制造強國的這次攜手不僅涉及到智能網聯汽車的統一化標準建立、技術統一,甚至還將在法律、數據共享等層面緊密聯系。
在傳統汽車領域遙遙領先的德國選擇中國作為未來汽車產業的合作伙伴,不僅因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還因為中國擁有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先發優勢。
正如外媒所說,中國手握著通向汽車產業未來的鑰匙。
這次,中國自動駕駛“國家隊”百度Apollo也在中德自動駕駛汽車展示活動上亮相。
展會上,百度與寶馬集團共同宣布雙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寶馬加入Apollo自動駕駛生態,并獲得Apollo理事會的理事席位。
雙方合作打造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在自動駕駛車展上被中德總理“圍觀”。
其實,5月份默克爾訪華期間就表示,愿意和中國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等技術。
短短2個月,中德合作落錘,兩國總理親自為百度、寶馬簽約展臺,可以說,此次攜手不僅是兩個企業的合作,也背負著中德汽車產業的未來。
車企紛紛加入百度Apollo,自動駕駛虹吸效應顯現汽車圈的另一個巨頭戴姆勒近日也拿到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戴姆勒的路測車輛搭載的正是百度Apollo的技術。
隨著寶馬集團、戴姆勒等國際一流品牌加入百度Apollo開發平臺,事實上我們越來越能看到的一個現實是,自動駕駛領域的虹吸效應正在進一步顯現,甚至可以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明顯,自動駕駛領域開始走入強者恒強時代。
簡單回顧一下百度Apollo的發展歷程,能夠清晰看到這樣兩個簡單的事實:一是百度Apollo開放平臺的生態圈(合作伙伴)正越來越大,二是加入的重量級合作伙伴正越來越多。
從合作伙伴數據來說:自2017年4月19日百度在上海車展發布Apollo開放平臺以來,Apollo生態合作伙伴就呈現出了快速的增長勢態。
在2017年7月,百度首屆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其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吸納了包括OEM廠商、Tier1、核心供應商、出行服務商、新興公司、基金投資機構、相關政府及研究機構在內的50余家生態合作伙伴加入Apollo開放平臺;而后在百度發布Apollo1.5時,百度宣布Apollo生態合作伙伴的規模擴展到了70余家;在今年4月19日百度Apollo開放平臺發布一周年時,百度方面宣布Apollo生態聯盟規模破百,比亞迪正式加入Apollo開放平臺,成為第100名合作伙伴;而后在今年七月份召開的第二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Apollo生態聯盟規模達到了116家。
而在第二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后的這幾天,百度迎來第118個合作伙伴——國際一流車企寶馬集團。
可以說,一年時間,百度Apollo生態聯盟成員實現了一倍有余的擴展,最強自動駕駛生態實現了名副其實。
從重量級的合作伙伴來說:在百度Apollo生態聯盟成員實現快速擴展的同時,百度Apollo生態所吸納的重量級合作伙伴也越來越多。
本次與寶馬集團的共同合作是最新一例,在此之前,百度也將捷豹路虎、英偉達、英特爾、微軟、ZF、博世、大陸、加州大學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Berkeley DeepDrive)等科技業、汽車電子領域以及學術巨擘吸納進了百度Apollo生態。
而這些重量級合作伙伴的加入,對于百度Apollo生態的全球擴張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量產的助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諸如英偉達、英特爾、ZF、博世、大陸等,為自動駕駛的落地提供了芯片與硬件的支持;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則是有助于百度與全球自動駕駛領先企業以及頂級學術研究團隊機構一道,共享研究成果、交流經驗,進一步壯大自動駕駛研發力量,推動自動駕駛的技術創新和理論創新的落地應用。
隨著百度Apollo開放平臺的生態圈越來越大,吸納的重量級合作伙伴越來越多,事實上這也使得百度Apollo開放平臺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虹吸效應開始顯現了出來。
從當下的現實來看,百度Apollo開放平臺顯然已經成為了廠商們能夠放心托付,共享自家優勢資源,創造合作共贏的平臺。
而在百度與生態伙伴的群策群力下,百度Apollo開放平臺在自動駕駛數據、技術、生態的優勢,顯然越往后發展也就會愈發明顯,而這種優勢的持續擴大,也必將持續不斷的吸納新的生態力量加入百度Apollo開放平臺,一個良性發展的正循環已經形成。
諸如在自動駕駛數據積累上,這種正循環可以體現為:百度Apollo開放平臺在車企伙伴們的助力下,能夠快速實現自動駕駛數據積累的指數級增長,而數據的指數級增長又能反哺、提升自動駕駛精度,助推廠商們早就智能等級更高的自動駕駛車輛。
眾所周知的是:所以在算法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我們的車也會變的越來越智能,因為隨著車在路上跑的里程越來越多,遇到的錯誤場景就越多,根據這些場景進行訓練自動駕駛算法就能得到提升。
百度Apollo與寶馬集團強強聯合,助推自動駕駛在乘用車市場加速落地從現實來說,百度與寶馬集團之間的合作可謂是源遠流長。
早在2014年的時候,百度就與寶馬在自動駕駛領域開啟了合作關系,而后在2015年12月,百度和寶馬合作研發的首輛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完成了國內首次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測試。
今年,在CES Asia 2018上,寶馬又與百度在車聯網領域簽署了合作協議,百度車聯網將于BMW云端互聯合作開展“家車遠程服務”,使用戶坐在家中便可通過向能夠識別語音指令的音箱輕松獲取車輛信息,也能對車輛的相關功能進行遠程操控,比如,可以查詢BMW車輛的油量或遠程控制閉鎖車門,還能查詢出行信息,或是詢問路線和合適的出發時間。
此番二者在自動駕駛領域再度強強聯手,事實上為自動駕駛在乘用車市場的加速落地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誠如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傅樂希所言:“汽車行業與科技行業之間的強強聯手,是成功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關鍵。
”為什么這么說,簡單來看在于這樣兩個方面:一方面在于當下百度Apollo的能力以每季度一次重大版本更迭的速度高速進化,目前已更新到3.0階段,其在升級了開放技術,帶來了車輛認證平臺和硬件開發平臺的同時,還發布了自主泊車、自動接駁巴士、無人作業小車三個自動駕駛量產解決方案,借助Apollo從生產到運營的全方位方案架構,開發者能夠3個月打造出屬于自己的“阿波龍”。
這也意味著Apollo開放平臺已經為合作伙伴開放了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規模量產、普及的技術和全套解決方案,造自動駕駛汽車也不僅僅是做Demo。
另一方面則在于寶馬這類高端汽車品牌,實際上是當下自動駕駛在乘用車領域落地嘗試的最優解之一。
從現實來說,當下自動駕駛的落地路徑主要集中在園區、小區這種相對封閉式的道路上,諸如在第二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布量產落地的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其在北京、雄安、深圳、平潭、武漢、東京等地開展商業化運營的環境,事實上就是在工業園區和小區這類相對封閉可控的道路上。
而在開放式道路上,自動駕駛在當下的落地速度并不甚理想,這一方面是中國交通狀況的復雜程度,而另一方面則是自動駕駛所需的攝像頭、激光雷達等硬件高昂的成本,這也意味著配備自動駕駛系統的乘用車型都將集中在中高端品牌車型上。
此番寶馬加入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雙方宣布將一起致力于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安全、便捷和智能的出行體驗,則為有效助推自動駕駛技術在乘用車領域的落地發展打開了一幅新畫卷。
一組簡單的數據是: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高端汽車制造商之一的寶馬集團,其在2017年一共交付了2463526輛BMW、MINI和勞斯萊斯汽車,同比增長4.1%,而其中在中國市場,寶馬集團在2017年全年交付量更是達到了594388輛,同比增長15.1%。
其在中高端市場巨大的銷量基數為后續雙方在自動駕駛合作落地上帶來了可觀的想象空間。
寫在最后自動駕駛所蘊含萬億商機,也有無數的公司在面對自動駕駛的機遇時摩拳擦掌,但從現實來看,在自動駕駛競爭中,百度正通過Apollo開放平臺展現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虹吸效應,在吸納越來越多合作伙伴的同時,也將越來越多的重量級選手吸納進了這個生態,造就了自動駕駛發展的正循環。
而在這個正循環的助推下,隨著自動駕駛腳步的日益臨近,一個更具想象力的百度,事實上也正呈現在我們面前。
下一篇:P2P平臺上演“爆雷潮”,互金行業劣幣驅逐良幣時代結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目前市場上最賺錢的行業有那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