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短信車”大揭密:方圓五公里屏蔽所有手機信號 強推垃圾短信】 今年315曝光的第一個案件是一種叫垃圾短信車的產品。
相信很多觀眾有過這樣的經歷,手機上經常接到一些商業信息短信,比如 “現房搶購、把錢匯到這個卡上……”等等類似的短信垃圾。
而在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僅上半年,全國垃圾短信總量就超過了2000億條,平均每名手機用戶接收近200條,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手機用戶平均每天接收超過兩條以上的垃圾短信,這些短信垃圾究竟是誰發的,為什么會發到我們的手機上,最近,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根據無意中發現的一條線索進行了調查。
每小時無空隙覆蓋發送短信可達4萬條,“山寨基站”功能強大2013年底,正在辦公室工作的記者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發信號碼顯示為106開頭,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接到的垃圾短信也多是以106開頭,就在記者準備隨手把這條垃圾短信刪掉時,卻意外地發現,這條短信內容與眾不同,短信宣稱:“承接廣告短信群發業務,不分號段您可以指定任何區域1-3公里范圍內發送短信來推廣您的產品。
”在《經濟半小時》記者查看短信的時候,還意外發現,辦公室中其他同事也接到了同樣的短信,并且有的同事手機信號中斷,這條短信到底有什么詭異呢?記者按短信預留的400開頭的號碼撥打了電話。
《經濟半小時》記者:你那可以群發短信嗎?“短信車”業務員:可以。
《經濟半小時》記者:可以是吧。
那我想問一下,需要客戶的電話號碼嗎?“短信車”業務員:電話號碼不需要,我們是區域短信。
電話那頭的推銷人員熱情地介紹,他們的短信發送設備極其簡單可靠,可以放置在普通轎車內,隨時隨地可隨意向周邊手機用戶發送信息。
專業名稱叫做移動小區定位短信設備車,推銷人員說的是否屬實呢,《經濟半小時》記者決定對此展開調查。
在記者對這種設備表示出強烈興趣后,對方表示可以見面詳談。
2014年1月1日中午,在北京北四環附近,記者見到了這位推銷人員,這是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但記者注意到,他隨身并沒有攜帶任何設備。
《經濟半小時》記者:咱這不需要連接設備嗎?“短信車”業務員:不用,不用接。
方圓三公里之內就能收到,移動和聯通都可以。
這位推銷人員向記者解釋,現在查得風聲特別緊,因為是第一次見面,他這么做也是為了規避風險。
不過這種設備卻非常值得一試。
設備小巧方便,能自動搜集半徑500米至5公里范圍內所有開機的移動、聯通手機號碼,無空隙覆蓋發送預先編輯好的短信,每小時最多可發送4萬條,并且發完就走,安全可靠。
推銷人員表示,可以當場展示群發效果。
很快,這位推銷人員通過電話指揮附近的同伴,5分鐘后,“一條公共場合禁止吸煙”的短信就發到了記者手機上。
記者隨后隨機詢問此時路過的行人,都表示收到了這條短信。
這越發引起了記者的興趣,記者表示要批量購買,并且希望價格優惠。
這位推銷人員隨即對記者提供了另一個電話。
1月1號下午,記者撥通了他提供的尾號為2677的手機號。
電話那頭的銷售人員也顯得十分謹慎,表示如果大量需要,當面驗貨,可以到河北涿州總部洽談。
1月2日上午10點40分,記者乘坐G605次高鐵列車來到了涿州東站,中午12點,一名銷售經理和一名技術員出現在涿州東站附近的停車場,和記者展開了洽談。
“短信車”能自動搜集半徑500米至5公里范圍內所有開機的移動、聯通手機號碼銷售經理:你是要看多少瓦的?《經濟半小時》記者:有什么區別嗎?你可以大概跟我說一下。
銷售經理:大概有20瓦的,有30瓦的,有50瓦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20瓦、30瓦有什么區別呢?銷售經理:就是功率大小不同。
《經濟半小時》記者:區域要大一些是吧?銷售經理:區域、速度、覆蓋度都稍微有區別。
20瓦的兩萬,30瓦的兩萬三,50瓦的三萬八。
面對專程來拜訪的記者,銷售經理顯得十分熱情,他透露,因為這種設備可以安裝在車上,所以大家也叫它“短信車”,實際它就是一個移動“山寨基站”。
20瓦、30瓦、50瓦的發送半徑分別為500米、1000米和1500米。
此時,記者也才第一次見到了短信車的廬山真面目。
從外表看,并不起眼,就是由筆記本電腦,主機、天線組成的一套系統。
銷售經理強調,別看這個“山寨基站”體積小,但功率強大,可以瞬間屏蔽掉正常的通訊信號,同時將已編好短信強行發送到客戶手機上。
“短信車”的組成其實很簡單,即一套由一臺電腦,主機、天線組成的系統技術員:它這個原理就是,把聯通和移動的手機(信號)屏蔽一下,把咱們的信號強行給打進去。
沒有那個信號,一個手機只發一次,一條短信不能重復發。
那么這種“山寨基站”是哪里生產的呢,這位銷售經理表示自己就是老板,有自己的工廠,設備是自己買零件組裝的。
銷售經理:這個東西,配件主板是我有渠道過來的,除了主板之外,所有的配件都是國產的。
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這名銷售經理表示自己在業內小有名氣,他們生產的“山寨基站”的質量數一數二。
銷售經理:這個外面只是,就是便于偽裝,咱用的是電腦的樣子。
你摸一下,咱們每一個線頭都是焊的,我要求我的工人必須把它焊上。
我就怕啥呢?我這么大的推廣力度,每天推廣費我都一萬多塊,我的意思就是,我身上裝三個電話,我每天接電話都接不過來,每天睡覺晚上我都頭疼。
我絕對不接打電話給我修機器的那個電話。
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實力,銷售經理隨后讓技術員展示“山寨基站”的工作原理。
技術員說,這臺筆記本電腦可以用任何電腦替代,并不用上網,只需安裝一套操作系統,電腦打開后,屏幕上可顯示一個可以用來編輯任何短信和信息的對話框。
技術員啟動系統后, 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就可以發送任何想發送的短信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尾數是967。
技術員:967,對吧。
10656788。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9675隨便顯示嗎?技術員:這個號碼隨便寫,編碼是你自己寫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寫的號碼我可以隨便顯示?技術員:對,十位數上就行。
《經濟半小時》記者:就是我186777、6854都可以。
自己編嗎?技術員:對,對。
技術員表示,這個設備可以隨意破解中國移動(微博)、中國聯通(微博)的頻率和編碼方式,自己剛才輸入對話框的就是破解程序,至于如何破解的,技術員不愿多談。
《經濟半小時》記者提出,要去實地考察一下對方的生產,卻立刻遭到了銷售經理的拒絕。
銷售經理:是工廠,但是咱怎么說呢,咱們第一次,你要上我們工廠看看,我有點擔心,你怕我,我也怕你。
這位銷售經理指的擔心是什么呢,又怕什么呢?他沒有明說,不過為了拉住記者這個客戶,他又趕緊做了解釋。
銷售經理:不是,是這么回事,這個東西,你們買這個,沒有多大問題;我們做這個,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我們必須要特別地小心。
《經濟半小時》記者堅持要實地考察,銷售經理卻顧慮重重。
就在這期間,銷售經理不斷接到咨詢電話,看來他的“業務”還是相當的繁忙的。
銷售經理:我在河北涿州,您是在哪里?那可以發德邦物流代收,您打定金我就發貨,到了之后,您就驗機,驗好了機再付款。
這位銷售經理堅持不讓《經濟半小時》記者去工廠,難道工廠其實并不存在么?面對記者的質疑,這位銷售經理解釋,如果真的要看,這生意就沒法做了。
銷售經理:我馬上有3G的出了,出來之后我還會聯系你們的,到時候我每個客戶我都加上QQ,到時候我在群里一喊我有新機器了。
我說白了,我從17、18歲我就開始干這一行,我干到現在我干不了別的了,干我這一行我干的不錯是吧,我做到現在,我這個歲數,30多歲了,我再干別的,隔行如隔山啊,我干不了別的了。
我以后后半輩子我還是干這一行,你們就相當于我以后潛在的客戶,以后我會陸續有新產品搞到,搞到之后我會聯系你們的。
可以看到,屏幕上的這些人,僅憑一個發射信號的主機,一臺筆記本電腦,用特制的手機搜集附近的手機,就輕松的屏蔽劫持一定區域內的移動、聯通的通訊信號,而且可以鎖定區域內的所有移動、聯通手機,強行給大家發送任意內容的短信。
別小看這臺機器,它每小時最多能發送四萬條短信,并且發短信的人發完就走,你查都查不到他。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別有用心的人,用這樣的機器在你家樓下,用政府的口吻發布一條即將要地震的消息,大家收到這樣的短信,會混亂成什么樣子?這個功能強大的垃圾短信車究竟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呢?瘋狂“短信車”強行劫持正規基站頻點,電信增值業務恐受極大干擾看著《經濟半小時》記者一再堅持,銷售經理表示可以找個地方讓技術員當面給記者組裝一臺,這樣就可以證明機器是他們自己產的,售后也有保障。
在路上,這名銷售經理開始跟記者說起自己的生意經。
銷售經理:我現在就是庫存量太大,我沒期望價格下滑得這么低。
前三個月三到五萬多(每臺),去年還七八萬(每臺)。
《經濟半小時》記者:為什么下滑呢?銷售經理:做的人多了。
當記者表示質疑,如此多的客戶是如何知道他在做“山寨基站”并找到他時,銷售經理表示主要還是依靠網絡營銷。
銷售經理:我干大的也是這么費勁,我現在就是能有多大力度我就多大力度去推廣。
《經濟半小時》記者:你一個月得花多少錢?銷售經理:推廣費很厲害。
記者:很厲害啊?銷售經理:那東西很現實的,你今天花錢你就有展現;你今天花錢少了,馬上你就掉下來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是什么地方,花什么錢,這能花什么錢?銷售經理:打廣告,肯定打廣告,就跟咱們現實打廣告是一樣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打廣告?銷售經理:每一點擊我都花著錢呢,每點一下我都花錢。
隨后,銷售經理將《經濟半小時》記者送到了指定的住所,并表示下午技術員會過來組裝機器。
1月2號下午4點,技術員帶著設備來到了記者的住處。
《經濟半小時》記者:組裝一個大概多長時間?技術員:一個小時。
最快得一個小時。
《經濟半小時》記者:你們剛才是不是也去談客戶了?技術員:對,他去見了一個。
《經濟半小時》記者:然后呢?談定沒?技術員:談定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錢付了?技術員:恩,走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也是北京的嗎?技術員:不是北京的,山東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他買的多少(瓦)的?技術員:30(瓦)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那客戶也是要看,還是直接拿著就走了?技術員:試了一下,拿著就走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你們一天不止(賣)出一臺,一天兩三臺不止?技術員:差不多。
下一篇:香港經濟出了什么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購火車票下月起將驗證身份:防止黃牛囤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