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不出意料,北京時間12月1日凌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從而躋身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等公認的國際儲備貨幣的行列。
說人民幣“入藍”在意料之中,一方面是在執董會會議之前,各主要成員國已經就人民幣“入藍”問題達成了一致,特別是美國的表態支持意味著掃除了人民幣納入SDR的最主要障礙;另一方面,如同筆者在11月初中國之聲連線點評時指出的,相對于人民幣需要SDR,SDR在某種程度上更需要人民幣。
SDR自1969年成立至今,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地位一直很尷尬,急需通過改革為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正名,如果作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一出口大國的中國的人民幣能夠加入SDR,對于SDR自身提升影響也具有重大意義。
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將使得貨幣籃子多元化和更能代表全球主要貨幣,從而有助于提高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資產的吸引力。
基于此,盡管在人民幣是否滿足“可自由使用”的標準上仍然存在分歧,但在人民幣加入SDR的問題上,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言 “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決定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它是對中國當局在過去多年來在改革其貨幣和金融體系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認可。
”很顯然,對于中國而言,這無疑是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可以大書特書的重大事件,是今年經濟和金融改革領域最大的“面子工程”,不管最終給中國和世界真正帶來什么,但就人民幣“入藍”本身而言,起碼給了中國參與下一步國際金融秩序的重塑一張門票。
而且,這也意味著二戰以來,首次有新興市場的貨幣加入到這個被譽為“貴族貨幣”的俱樂部。
但是,人民幣“入藍”絕非像一些評論分析說指出的“只具有象征意義”,此前,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指出:中國推動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貨幣的強烈愿望來自于“榮耀感和國家形象”,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的話具有代表性:“如果人民幣成為SDR貨幣,對普通中國人沒有絲毫影響。
主要是象征性意義。
”支持這種象征意義的關鍵在于很多人認為SDR占全球儲備的比重太小:截至今年9月,IMF創建并分配給成員國的SDR只約合2,800億美元,而全球儲備資產約有11.3萬億美元。
按照現在人民幣“入藍”之后所占權重,增加的人民幣的需求不到300億美金而已。
很顯然,如果以此來評價人民幣“入藍”的意義實在是目光短淺。
對于中國而言,人民幣的“入藍”不僅僅意味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和人民幣國際化努力與進程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一旦取得這種身份,則無論是私人機構,還是各國央行都會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在各國儲備的貨幣籃子里,增加人民幣的比重是明智而必然的。
而國際社會的這種需求,又會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改革的進程。
筆者相信,人民幣“入藍”一定會推動國際貿易結算中更多的使用人民幣。
一個全球經濟規模第二的大國,一個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在國際結算中卻主要使用其他國家貨幣結算的尷尬歷史也將逐漸結束。
未來的人民幣將不僅是中國自己的貨幣,而是成為承擔國際責任的全球貨幣,這種對改革的推動作用是“倒逼”二字不能涵蓋的。
事實上,配合人民幣“入藍”和國際化,中國的金融改革,無論是個人的投資,還是資本市場的開放和資本項下的可自由兌換的步伐都在穩步推進。
同時,人民幣“入藍”對于中國而言,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擺脫對美元的依賴,擺脫長期以來的美元陷阱。
閱讀和了解更多馬老師獨家文章,每日經濟觀察,投資大勢以及參與線下經濟學堂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光遠看經濟。
當然,人民幣“入藍”也將挑戰令人并不怎么放心的中國金融的安全體系。
考慮到中國欠缺的國際金融博弈的經驗和軟實力。
一旦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并不斷推動其國際化和自由使用的過程,特別是隨著資本流動、利率和匯率的管制被放松,將不可避免的帶來國際資本更大的波動。
中國如何在保證不損害改革進程的情況下確保金融安全,這已經成為人民幣“入藍”之后最大的難題。
人民幣很有可能成為國際游資的“特洛伊木馬”考驗脆弱的金融安全堤壩。
而且,從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人民幣匯率的趨勢看,“入藍”之后隨著居民在全球配置財富的意愿的增強,中國的資本流出加劇的狀況勢必持續,人民幣匯率貶值引發國內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的狀況也會出現。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享受人民幣“入藍”的榮光,也就必須承擔風光背后的風險。
美國著名的金融歷史專家尼爾·弗格森在其暢銷書《貨幣崛起》中談及“金融權力的全球轉移”,認為:“貨幣發展中今天,我們發現,金融權力的全球性平衡正經歷著驚人的轉移。
一個多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金融節奏由英語民族所制定,首先是英國,然后是美國,但這個時代結束了。
”弗格森暢想的未來的全球金融權力的結構將由“中美國”來主導,不管是否言過其實,中國通過一系列的步伐,通過人民幣的“入藍”已經逐漸的走到過去由英語國家霸占的國際金融舞臺的中央,很顯然,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資本”,再到“中國貨幣”,這種嬗變會讓中國掉入老牌帝國的金融陷阱,還是讓中國成就大國崛起的夢想。
我看都有可能。
下一篇:全面兩孩政策自2016年元旦起施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那些被資本趕出局的CEO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