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而這屆烏鎮互聯網大會,除了「丁磊飯局」,還有「東興飯局」,觥籌交錯,談笑風生間卻見暗潮涌動,而馬云連連缺席。
2014年,烏鎮首辦互聯網大會,作為浙江人的丁磊盡了份“地主之誼”,喊來張朝陽、田溯寧等好友攢了一個飯局,一條長桌坐滿了8個人。
2016年,丁磊請了17個大佬,餐桌增加到了三張,被媒體形容為“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這次吃飯,丁磊是鉚足了勁給自己打廣告:餐具是嚴選的,肉是自家養的黑豬、用的油是豬油炒的,就連大廚子都是自家餐廳豬爸的。
當年3Q大戰的兩位大佬終于坐到了同一張桌子旁,一酒泯恩仇;在手機行業“刀劍相向”的雷軍和華為高級副總裁余承東也能舉箸向佳肴;周鴻祎跟李彥宏恩怨十年,從最初3721之戰差點大打出手到百度搜霸之戰,當初的驚濤駭浪如今化作了黃酒一杯; 兩人都是浙商,丁磊成名立萬早于馬云若干年,2004年就是中國首富了,而馬云則在十年之后才成為中國首富,用丁磊的話說,他沒覺得馬云有多么了不起。
對此,馬云只放出了一張圖,表示自己就是喜歡自己吃飯。
二毋庸置疑,馬云不可能與這些大佬把酒言歡。
事實上,從前幾年會議期間的情況來看,馬云也不愛扎堆飯局:也不知大佬之間達成了怎樣的默契,不在飯局的馬云偏偏在他們口中出鏡率頗高:雷軍說提出新零售他比馬云還早,張朝陽說馬云拍電影這玩法他早嘗過了……昔日在商場上縱橫捭闔的大佬們,如今溫和地走入烏鎮的良夜,面帶微笑地舉杯,黃酒入喉,往日恩仇真能如風消逝?12月5日上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由阿里巴巴主辦的《企業家高峰對話——“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分論壇發表演講。
在會后接受現場觀眾提問時,馬云談到了過去這兩天刷屏的飯局——最著名的兩場分別是丁磊的網易嚴選飯局,以及今年新出來的東興飯局(劉強東和王興組的飯局),他說:“飯很重要,在飯桌上談論什么更重要。
我們要關注烏鎮會議上面有哪些觀點和想法,而不應該變成太多的偏八卦類的。
我也請不了大家吃飯,你們就是自己享受。
”馬云說:“你信不信我今天真搞個飯局,可以把全世界的人都請來,請來一幫土豪,在全世界都是頂級的,還真沒幾個請得起我的飯局。
但飯局沒有意義,這不是阿里巴巴要搞的,也不是我要表達的。
江湖是講義氣,講情義的,不是講爭斗的,我反正是不組織飯局。
”不愧是馬云,一句話就把這兩天的飯局說成了笑話,一句話就給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定了調子,糾了偏,高屋建瓴。
當然,畢竟都是平日里商場上摸爬滾打的隊友或對手,難得烏鎮提供了這么一處修心養性、握手言和的場所,大家坐在一起吃吃飯也無可厚非。
四馬云也說了,“我今天早上看就一堆飯,飯很重要,重要的是飯桌上討論什么更重要。
”在新技術、新業態正在涌現的今天,烏鎮會上的想法和觀點才是“very interesting”的。
比如,李彥宏就很理工男,特別關注新技術對互聯網“下半場”的改變,在他看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會在未來的幾十年當中不斷地推動我們數字經濟的發展。
”馬云則說,要把烏鎮會議變成達沃斯論壇,大家應該更關注大會上的思想和想法,而不是八卦。
馬云沒空請大佬們吃飯,其實還忙著脫貧以及關心創業者的成長,面對一名90后創業者關于“創業方向”的苦惱,馬云也坦誠的回答,“如果創業的目的只是看看今天什么是最有機會賺錢的,那你基本就死掉了。
你要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做好準備堅持做10年,你要相信創業過程中沒人會給你錢,別人憑什么給你錢。
”馬云也鼓勵大家突破自我限制,敢于創新,在他看來,“我們今天談‘新經濟’,‘新’就是創造力和想象力。
我們不能因為知識和境界的欠缺,阻礙了自己的想象力,更不能因此限制了別人的想象力。
” 正如他反復強調的,成功是因為相信未來,很多人因為看見而相信,但是我們因為相信而看見。
小編也曾扒過2017年馬云全年的蹤跡,這一年馬云飛行時間超過了1000個小時,堪稱空中飛人。
他走了30多個國家,幫助了全球各地年輕人和小企業走向全球化。
7月份,馬云還以聯合國顧問的身份去非洲考察,對于國內貧困落后地區,馬云也格外關注,12月1日,馬云攜阿里36位合伙人出席了阿里脫貧基金的啟動,宣布未來5年拿出100億元來幫扶貧困地區。
不得不佩服阿里的閃電速度,僅僅3天之后,在這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和螞蟻金服就已經與兩個國家級深度貧困地區甘肅定西、湖北巴東簽約“結對幫扶”,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這樣的馬云,怎么會有時間去參加烏鎮的那些飯局呢?附:馬云世界互聯網大會震撼演講近日,世界互聯網大會萬眾矚目。
馬云又講了什么,這八分鐘值得每一個人都聽一聽!文字版:烏鎮互聯網今年是第四年,我每年都來,在烏鎮,我們大家把這一年當中的經歷和思考帶到這里,在這里,我們分享對互聯網、對未來的思考,每次會議都讓我回去以后有很多的思考和分享,受益極其之大。
今天我想在這兒分享簡單的三個觀點和看法:第一,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未來30年,互聯網將會“從有到無”。
正是因為過去四年,我飛了很多地方、去了很多地方,向我遇到的每個人進行認真學習,在不斷認真思考過程中,我們越來越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互聯網正在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這次技術革命的影響力可能超過過去一切技術革命的總和。
我們正在討論網絡空間深層次問題,尤其現在顯得越來越有必要和越來越有意義。
未來30年數據將成為生產資料,計算會是生產力,互聯網是一種生產關系。
如果我們不數據化,不和互聯網相連,那么會比過去30年不通電顯得更為可怕。
未來30年,互聯網將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所有人的互聯網。
如果說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那么未來30年,互聯網將“從有到無”,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沒有人能夠離開網絡而存在。
另外對網絡空間、對數字經濟與其擔心,不如擔當。
這幾年幾乎全球彌漫著一種對新技術時代和技術的擔心之中,擔心機器會搶走工作機會,擔心機器會控制人類,擔心人類會毀滅在自己最偉大的發明之中。
200年以前,蒸汽機出現的時候,人們擔心蒸汽機會取代我們的工作。
100多年以前,當電力出現的時候,人們擔心電力會帶走很多工作。
其實新技術不是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做更有價值的事情,讓人不去重復自己,而是去創新,讓人的工作能夠進一步進化。
清朝時期,我們抵制鐵路,擔心沿線挑夫會失業,影響社會穩定,但是現在就有200多萬的鐵路工人。
集裝箱出現以后,搬運工人擔心會失業,在港口卻出現了很多吊船工人。
互聯網沖擊報紙的發行量,但是送報的人卻改成了送包裹,中國就有300多萬的快遞人員。
所以與其擔心、不如擔當,與其擔心技術奪走就業,不如擁抱技術,去解決新的問題。
我相信機器會讓人的工作更有尊嚴、更有價值、更有創造力。
過去3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3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成人,但是最終應該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技術的趨勢不可阻擋,但是機器沒有靈魂、機器沒有信仰,我們人類有靈魂、有信仰、有價值觀,人類有獨特的創造力、人類要有自信、相信,我們可以控制機器。
人類對自己大腦的認識不到10%,而這10%,機器是不可能超越人類的。
第三,在新時代、新機遇,數字經濟將重塑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將會有新的模型,不僅僅是在中國,全世界都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新時代我們將面臨新的問題,而同時又是新的機遇。
人類只有成為“命運共同體”,共建“命運共同體”,才能一起迎接新的時代和挑戰。
人類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是共同的,全球產業鏈一定會徹底變革,不是集裝箱,而是小件快運,不是Made In China或者Made In America,而是Made In Internet,不是B2C,而是C2B。
更重要的是未來30年,制造業不再是帶動就業的引擎,未來的制造業都將會是服務業,未來的服務業也必須是新型制造業。
因為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機器Lear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一定會讓機器人取代很多人的就業,而人類將會從事更有創意、更有創造、更有體驗的工作,服務業一定會成為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
全球化必須更加普惠,今天的問題不是全球化造成的,而是全球化不完善造成的。
300年以前,貿易掌握在幾個帝王手里,30年以前,貿易掌握在6萬家大企業手里,未來貿易應該屬于中小企業。
過去是20%人的受益,未來必須是80%人的受益。
全球化應該讓這個世界更多的人有成就感、有幸福感、有獲得感。
世界不僅僅需要G20,也不僅僅需要B20,世界更需要G200和B200。
未來的跨境貿易不是一個國家生產的東西到另外一個國家去銷售,而是互相要為對方創造就業、創造價值。
今天的互聯網企業是時代的寵兒,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的機遇,也從來沒有獲得過如此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擔當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巨大責任,時代給了我們技術的能力,我們唯有不斷創新、不斷創造新的技術和創新,與這個時代相匹配,我們應該靠創新贏得市場,要靠技術贏得利潤、要靠擔當、要靠共享、要靠普惠精神,才能贏得尊重。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只有共同起來,一起打造“共同的命運空間”,共同擁抱這樣的技術,共同分享這樣的技術和成就,人類社會才可持久發展。
第一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三次技術革命,也就是說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將即將打響,但這不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這是一場我們攜手對抗疾病、貧窮和氣候變化的戰爭。
我認為人類共同的未來,所有的人類、所有的國家都應該聯合起來,相信年輕人,而不是相信武器,我們要相信技術,我們要擁抱技術,我們不應該害怕技術會沖擊我們昨天的既得利益和沖擊我們習慣性的思考。
我們應該主動擁抱技術,去進入到新的共享、普惠、綠色的時代,因為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更好、才會更持久、才會更健康,謝謝大家!
下一篇:傅盛:生物學思維給我的四個啟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孫正義:AI時代到來 軟銀要控制90%的芯片市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