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企業運營

企業運營

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七大典型敗筆

分類: 企業運營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8-20

閱讀 :613

歸納并剖析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典型敗筆,一則有助于大家識破那些目的不純的企業老板的文化騙招,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那些無心犯錯的企業,真正實現“文化強企”的百年夢想。

  敗筆1:追時趕髦,務求高端大氣上檔次  關于跟風炒作,最經典的故事當屬“以人為本”。

1990年代,正與摩托羅拉決戰手機市場的諾基亞公司認識到:科技源于人,也是為了服務于人。

越是高深的科技,就越要從人性出發,為人們提供方便,而不是讓人們為其復雜的功能和眼花繚亂的設計而困擾。

于是,諾基亞在其廣告中加入了“科技以人為本”的品牌精神。

  恐怕連諾基亞公司也沒想到的是,廣告一出,“以人為本”就紅遍中國的大江南北。

許多企業甚至連以人為本是什么東西還沒搞清楚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一口號貼到了墻上、印進了手冊中。

  這樣的企業文化建設,實際效果怎樣?估計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今天,不把以人為本寫進企業文化的企業恐怕沒幾個,而在實踐中老老實實做到以人為本的企業,在中國還真的不好找。

以人為本中的“人”到底包括誰、不包括誰?應該對他們排出怎樣的先后順序?我們甚至可以下這樣的斷言:對于這兩個基本問題,估計那些把以人為本當口頭禪的老板到現在還沒搞清楚,甚至也從來沒想過。

  點評: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規律,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點,盲目跟風趕時髦“張貼”起來的企業文化,大概只能用“略等于無”或者“聊勝于無”來形容。

  敗筆2:附庸風雅,本來沒文化非要裝大儒  近幾年的中國,“文化”風靡一時。

本來是想應季多做些餐飲、住宿、采摘等小本生意,卻非要堂而皇之地祭起“文化節”的招牌。

蜂擁而至的都市人感受到的并非什么文化,而是赤裸裸的買賣,甚至是明目張膽的宰客。

  有這樣一家企業(姑且稱之為A公司)。

其主營業務是機械代加工,從業人員主要為中小學畢業的年輕人,目前的年銷售收入接近10億元。

老板李總高中輟學,從做學徒、做銷售員起步,業務熟練后就另起爐灶創辦了A公司,經過十幾年的打拼,一步一步做到了現在的規模。

成功后的李總總覺得公司里缺點什么,于是在某咨詢公司的攛掇下正式啟動了企業文化建設項目。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一直是李總多年來的憾事,所以他希望咨詢公司將企業文化搞得文化味道濃厚一些。

  從后來的結果看,這家咨詢公司要么專業能力不夠,要么就是不清楚“職業道德”是怎么回事。

他們沒有勸說李總走正規化、專業化的企業文化建設之路,而是一味曲意逢迎,把“格物致知,厚德載物”提煉成A公司的核心價值觀。

這一表述的最大“亮點”就是將A公司的商號巧妙地鑲嵌了進去。

但我們不由得產生懷疑:生產線上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年輕員工們是否能搞清楚它在說什么?更不知道它對A公司提升管理水平、謀求長遠發展有什么實際推動作用。

  點評:從晦澀難懂的四書五經中尋章摘句來凸顯文化底蘊,還真不是什么值得推崇的做法。

老板不清楚、員工們弄不明白的企業文化,不建也罷。

  敗筆3:魚目混珠,文化的包裝下是各種活動  隨機進入到一家國內公司的主頁,然后打開企業文化欄目,大家肯定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除了或追趕時髦或附庸風雅的企業使命、企業宗旨、核心價值觀等文化綱領,以及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解釋外,更多的則是各種各樣的活動。

其中,國有企業的網頁有明顯的相似性,大致包括:  “領導關懷”——領導視察的照片和題詞;  “黨群活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車間班組活動;  “社會責任”——到養老院慰問,為災區募捐;  “工會活動”——到全國各地風景區進行“野外拓展訓練”,或者是趣味運動會,員工才藝展示等。

  而民營企業的“公司文化”欄目則顯得有些單薄,大致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含課堂培訓和拓展訓練)、公司年會、團建活動(近郊旅游)等,同樣也是文字配照片。

  點評:雖然很多企業文化專家都不否認儀式和活動的重要性,但包括“禮儀與儀式”的始作俑者特倫斯·迪爾和“企業文化”一詞的提出者埃德加·沙因在內的著名學者,都更加強調公司內外環境與經營實踐對價值觀的影響,各種儀式和活動,只是傳播和強化企業文化的渠道和手段。

  進一步講,企業所處的時代、行業的特點、領導的風格、員工的素質、經營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才應該是企業文化沉淀、凝結與升華的內在源泉。

各種儀式和活動的主旨要能體現和傳承文化,并始終與企業的宗旨、使命及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

把八竿子打不著的五花八門的活動放進“企業文化”里,其結果導致文化建設活動的形式化和淺薄化。

  敗筆4:恃強凌弱,要員工做出單方面承諾  “80后”是叛逆的一代,“90后”是張揚的一代。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企業以自己所處的相對強勢地位,無條件要求員工對企業做出單方面承諾。

  有這樣一家企業(姑且稱之為B公司)。

其主營業務為專業性非常強的電子設備,原來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行業老大,后來改組為民營企業。

由于B公司的業務領域非常狹窄,且在國內幾乎處于獨家壟斷地位,所以在無形中限制了資深員工的對外流動。

  絕對的強勢地位,使得B公司在對待內部員工上有些有恃無恐:薪酬偏低,而且多年沒有調整;管理粗暴,高管們動不動就罵人。

如此對待員工也還罷了,可B公司卻又在企業文化手冊中堂而皇之地寫上了“感恩做人,敬業做事”核心價值觀。

殊不知,現代社會中的“感恩”是需要勞資雙方在互動中實現的。

如果企業給了員工施展才華的事業平臺,給了員工合理的報酬和良好的工作氛圍,員工當然要感恩,當然要敬業,當然要為了勞資雙方共同的利益盡心竭力。

但如果企業只是把員工當成賺錢的工具和撒氣的對象,那你憑什么要求員工感恩做人、敬業做事?  點評:雖然B公司只是一個極端案例,但以自己的強勢地位而要求員工做出單方面承諾的企業并不在少數。

要求員工“干一行、愛一行”而不考慮員工個人的發展意愿,要求員工“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而不照顧員工現實和潛在的利益,諸如此類的做法其實都是“感恩做人,敬業做事”的翻版。

  敗筆5:道貌岸然,以文化的名義剝削員工  國內企業歷來重視倫理道德的力量。

企業文化時髦起來后,更是將其赫然寫進文化手冊里,用以約束員工的言行。

  國內某知名企業(姑且稱之為C公司)的“倫理篇”中就有如下條款: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君子記恩不記仇,小人記仇不記恩”。

  上述倫理背后的含義再明白不過:第一條,鼓勵員工對公司感恩、對老板感恩,對不滿意的事不要生氣,要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第二條,對于公司的不公正待遇,不公平做法,員工不要計較,否則你就不會快樂;第三條,員工要記住公司的恩德,不要把對不住你的地方總記在心里。

否則,你就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點評:應該說,C公司“倫理篇”中的每一條都來自中華民族的傳統教養和美德,都應該是員工提高自身修養的重要參考。

但是,如果企業不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不研究如何公平、公正地對待員工,不愿意和員工分享成功的果實,而一味地要求員工度量大、境界高、不計較,感恩戴德,那就是在以道德的名義實施的對員工的剝削。

  敗筆6:暗度陳倉,把文化當成一種營銷手段  國內某乳品企業(姑且稱之為D公司)的成功經驗曾被當作學習的典范。

在它如日中天的時候,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前來取經。

  至少從形式上看,D公司的企業文化確實有著很高的專業水準。

文化綱領做得很有特色,高端大氣上檔次;文化宣傳也頗費心思,在廠區的外墻上、廠內的車間里掛滿了漂亮的招貼畫,甚至連煙囪上都涂滿了口號和標語。

諸如:  “我們的手里把握著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  “品牌的98%是文化,文化的98%是人性”;  “產品質量的好壞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壞”;  “我們能奉獻給消費者的,除了優質的產品,還有細致入微的關懷”。

  看到這樣高屋建瓴的文化綱領與宣傳手段,參觀者們都大為嘆服。

D公司的名頭也隨著一波又一波參觀者的到來而越來越響亮,產品銷量更是不斷水漲船高。

  可是,當席卷全國的乳品安全事件襲來,D公司不但沒能幸免,而且還居然是“壞事”做得最多、最嚴重罪魁禍首之一。

此時的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它到處宣講的責任、健康、品行、人格,竟然都不過是營銷手段。

  點評:老老實實做產品的企業不一定能夠成功,但能夠真正做到百年老店的,一定是老老實實做產品的企業。

用文化的花招掩蓋騙錢的行徑,到底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很多企業文化建設的敗筆,其實并不在于理念、方法的不當,歸根結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動機不純。

  敗筆7:畫餅充饑,不思構建文化落地的系統機制  從表面上看,國內的企業老板們是很重視文化的。

大會小會講,張口閉口談,三句話不離文化。

可一旦深入到企業內部,我們卻根本找不到文化落地的途徑。

于是就形成了這樣的怪現象:老板和高管們在談企業文化,普通員工們也在談企業文化,但大家說的和做的根本就不是一碼事。

  比如,很多企業都提倡創新,可當你真的信以為真去搞創新的時候,被傷及利益的人會罵你,利益不沾邊的人會嫉妒你,大家都恨不得你一敗涂地。

而當你真的失敗了,結局一定是考核中的扣分和分配上的罰錢。

久而久之,誰還把文化的“雞毛”當“令箭”,傻乎乎地真刀真槍地真抓實干?  點評:關于文化的落地問題,麥肯錫公司提出的“7S模型”給出了一個框架性的答案。

其中,戰略、結構和制度是企業成功的“硬件”,風格、人員、技能和共同的價值觀是企業成功的“軟件”。

硬件和軟件的相互滲透、相互兼容,才是確保企業持久成功的根本所在。

  具體來說,企業首先要提出好的文化理念,然后有計劃、有目的地將這些文化理念融入到戰略規劃、組織設計、制度建設、管理風格、人才使用和技能培養中來,使文化理念在這六項管理實務中找到落腳點,使原本各自為政的管理實務擁有一個共同的靈魂。

有血、有肉、有靈魂,才是企業文化本來的面目。

08-20

下一篇:從速賣通走大淘寶模式,看阿里的商業邏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企業文化的三個門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yy111111少妇无码影院| 无码视频在线播放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午夜av无码无片久久96 |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日韩专区无码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