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思維能力是衡量領導者的總體能力和水平的根本標志。
創業者的領導能力和水平主要不是體現在做上,而是體現在想上。
通過一個領導者的思維方式,可以看出這個領導者的能力水平。
創業者要當領導,先練就本文中所提到的換位思維、內省思維、目標-手段思維、前瞻思維等4種思維方式。
這四種思維很累,甚至有點兒反人類。
不過,這四種思維對于當領導特別有效!所以,當時很累,長期看省事兒又省心。
所以說:勞心者治人。
換位思維人的本性是多為自己著想,不得不為別人著想。
不然,人這有機體就太不容易生存了。
文雅的表述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自私的基因》,人類和其他動物都有自私的基因。
當領導的人,必須克制這種自私本能,多為他人著想。
我不是要你利他,我是要你理解他人,從而讓組織利益的滿足帶來個人利益的滿足。
要知道,領導者領導的組織中的每個人,都是非常自私的。
你不換位思考,怎么領導得了?換位思考比較難,人們好不容易從別人角度想問題,但是往往以己度人,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說的是人類共性,如果考慮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性,那么以己度人就容易理解錯誤。
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同的君子想法也不一樣。
所以,換位思考的升級版,就是以人度人。
以人度人比較難,不如直接問:你要啥?有沒有遇到喜歡給你夾菜的好心人?估計他給你夾的菜不一定是你愛吃的,但是很可能是他愛吃的。
自己給自己夾菜才是最有效率的。
內省思維內省思維就是反思自己。
荀子曰:日三省乎己。
我覺得可能有點兒多,領導比圣人忙,三日一省比較合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覺得今天的領導者應該定期問自己這幾個問題:我是不是太作了?太自我膨脹了?我是不是得過且過了?我是不是太軟弱了?我是不是輕重緩急不分了?在關鍵事件(成或敗)發生之后,要問自己:為什么成功(或失敗)?哪些外在因素?哪些自身因素?可否歸因為自己知識?技能?經驗?能力?努力?策略?從中學到了什么經驗教訓?以后怎樣做得更好?怨天尤人是內省思維的反面。
怨天就是抱怨環境因素。
尤人,就是抱怨對方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取其辱?自己是否也有不好的地方?面對關鍵決策和重大取舍,要問自己:我要什么?我最在意什么?我是誰?什么是我做人做事的底線?目標-手段思維世界上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的做事方式,都是漫無目標。
無論混日子的,還是兢兢業業的,大多為了做事而做事。
我問了很多已婚的人,當初為什么結婚?得到的回答都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我問了很多沒結婚的人為什么結婚?得到的回答也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如果知道結婚的目的,就會知道結婚的方法:跟誰?什么時候?婚后怎么過日子?在行動學習會議上,最有意義的提問之一,就是:我們的目標清晰嗎?大家開會開著開著就忘了目標了,人性使然。
所以,行動學習要安排一個專門的facilitator,不時提醒大家。
前瞻思維菲利普·津巴度寫了本《The Time Paradox: The New Psychology of Time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他說幸福的人長這樣:past positive(對過去的積極看法)給了他們根基,他們知道自己是誰,future給了他們翅膀,他們知道方向,present hedonism(享受現在)給了他們能量。
他引用了那個著名的飴糖實驗,現在就吃一塊糖的,遠不如等到未來吃兩塊糖的幸福。
沒人可以預測未來,我們談論的趨勢,都是眼看著發生的事情。
領導者并不比群眾更能預測未來,領導者只是為未來做準備。
在戰略思維方面,一個是大局觀,一個是前瞻性。
三國時,若說大局觀,魯肅很有見解,但是說到前瞻性,呂蒙更厲害。
《三國志》有這么一段: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
”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
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魯肅的意思是:到時候再說唄。
呂蒙的意思是:必須預先籌劃,而且他設計了五個方案。
品德高尚的魯肅當面承認自己戰略思維不如呂蒙。
以上四種思維都是大腦高級功能。
換位思維指向他人(他要啥?),內省思維指向自己(我是誰?),目標-手段思維指向目標(為啥做?),前瞻思維指向未來(什么會變?我該咋辦?)
下一篇:抖音創業賺錢方法總結 這5種方法你都知道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者如何進行自我訓練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