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陳光標突然低調或因“50億身家”早名不副實 云南魯甸地震救援工作已接近尾聲,“中國首善”陳光標的身影出現在災區救援現場,只不過一向“大方”的“首善”這次僅捐獻了20萬 元款物。
一向高調炒作的陳光標,自稱擁有“大約50多個億的全部家當”。
重慶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陳光標對其資產來源無法自圓其說。
或許,這也導致了他近 期一改高調作風。
“陳總現在想低調了”標哥公司的企宣部負責人告訴重慶青年報記者。
汶川地震獲利20億? 南京市江寧區勝利路1號,南京黃埔防災減災培訓中心顯得異常冷清,這里是陳光標組織開展災區救援的總部所在地。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陳光標一度被媒體包裝成救災英雄。
事后,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黃埔)對外發布消息稱,在抗震救災結束后,江蘇黃埔免費承接了江蘇對口支援的德陽、綿竹等地70%的場地平整土方任務。
另據汶川大地震災害第28場新聞發布會消息,至2008年6月19日,地震中綿竹市農村有13.38萬戶1914.13萬平米,城鎮有6.1萬戶755萬平米房屋倒塌或嚴重受損。
中國新興建設集團三公司原黨委書記戴玉春估算:“測算房屋中含有多少鋼材,要以當地設計規范為準,但一般情況下,每平米房屋需25到30公斤鋼材。
綿竹市在地震中倒塌的2669萬平米房屋,應該有66.7萬噸到80萬噸鋼材。
” 在地震中,綿竹市的工業企業廠房和公共基礎設施也遭受重創。
戴玉春認為,如果算上這些,陳光標在汶川地震中回收的廢鋼材保守估計在百萬噸以上。
江蘇省再生資源協會2008年底會議紀要顯示,2008年5月,江蘇當地廢鋼收購價格為每噸4000元,到2008年底時跌至每噸1800元,廢鋼材收購的均價在3000元左右。
據此推算,陳光標及其公司在綿竹回收的以百萬噸計的廢鋼材,價值30億元。
按其承接70%場地平整土方任務計算,其在綿竹災區回收的廢鋼材價值約20億元。
在回應重慶青年報記者時,陳光標對此問題不置可否,并表示“連活動板房拆裝工程有關部門也沒有交給江蘇黃埔做”。
四川省民政廳劉姓工作人員表示,“災民活動板房是由政府負責統一回收,沒有交給私人拆裝”。
災后重建分農村、城鎮、教育等五塊進 行,具體由重建委統籌推進,某個人要想承接一地所有的場地平整任務,的確不容易。
綿竹市住建委在回應重慶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則以時間長了很難查證為由推 托。
“標哥”拆遷史 本世紀初,拆遷危舊房并不被人看好。
2003年4月,陳光標注冊了江蘇黃埔公司,開始涉足這一行業。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南京市承辦世界華商大會,江蘇展覽館舊館需要拆除。
陳光標攬下了此業務。
“陳光標獲知消息后,是他找的南京 市領導,還是南京市領導找的他,這個真不好說。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展覽館當時不是拆除而是改建。
”南京市委宣傳部新聞處潘處長對重慶青年報記者證實。
陳光標事后對《京華時報》稱,“這筆拆遷業務,刨開工錢和其他開支,純賺了285萬元。
”陳光標說。
這筆意外的財富讓陳光標在拆遷行業一發不可收拾。
“2010年4月,接到北京城建集團央視項目總承包的邀請招標,在當年7月23日中標。
”陳光標說。
北京城建集團廖安國表示,整棟樓的工程量大約是2.5萬平米,“這一單下來,陳約有2000萬元的利潤進賬”。
其他較大的拆遷業務包括迎國慶60周年長安街拓寬改造拆除工程、中央辦公廳085工程、商務部老辦公大樓拆遷、奧運會建筑物輔助拆除工程等。
陳光標稱,南京鋼鐵廠拆遷是自己在當地接手的二手工程之一。
重慶青年報記者在南京鋼鐵集團了解到,新建成的5號、6號高爐已投入運行半年多。
“2013年初,廠里小高爐改造工程啟動到年底投入使用,用時不到一年。
”南京鋼鐵集團綜合部鄭斌說,改造工程大部分是集團組織施工。
該集團工程部一位汪姓科長表示,自己沒有聽說陳光標參與小高爐的拆除。
江蘇黃埔還先后參與了江蘇、上海、北京、香港等十多個省市的廢舊拆除工程,拆除面積達2億平方米,回收廢舊鋼材數百萬噸。
“2億平米僅廢鋼材就是150億到180億元的產值。
按20%的回報率計算,有30億到54億元的利潤。
”戴玉春說。
“一手工程的利潤率有10%到20%,而二手工程的利潤率只有4%到5%,刨開人員工資、稅費、機械損耗等,每年就2個億左右的利潤。
”陳光標說。
但號稱一年2億利潤的陳光標,名下可查固定資產不甚了了。
“600臺”虛幻家底兒 “600多臺大型設備,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購置有辦公樓,再加上其他固定資產和現金一起,大約有50多個億,這就是我全部家當。
”2014年初,陳光標向媒體表示。
陳光標稱,公司的大型設備包括200多臺“變形金剛”和400多臺吊車,分散在上海、山西、廣州等地的拆遷工地。
“變形金剛每臺價格400萬到800萬元不等,加上其他400多臺設備,不是一個小數目。
江蘇黃埔不可能有這個購買力。
”中工聯創研究中心主任隆學武提出質疑。
重慶青年報記者通過工商部門查詢到,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注冊資金僅5000萬元,員工人數僅60人,陳光標出資4980萬元,另一持股人李德峰僅出資20萬元。
據了解,陳光標在北京、成都、香港等地以不同名義注冊了公司。
其在四川注冊的公司,注冊資本金僅為3000萬港幣。
2009年5月,陳光標以4979.89萬元的競標價獲得“四川浦發置業有限公司”51%的控股權。
令人費解的是,即使公司業務量擴大了,陳光標也不主動申請增加公司注冊資金,任由公司處于賬面虧損狀態。
重慶青年報記者獲取的一份工商資料顯示,2004年至2009年的6年間,江蘇黃埔一直陷于虧損狀態,其中2009年虧損高達1696萬元。
其公司的固定資產也屈指可數。
在南京,陳光標只有兩處辦公場所。
“23層C座的物業是陳光標今年才買的。
”8月18日,金鷹國際商城物管處的趙姓工作人員對重慶青年報記者證實。
位于江寧區勝利路的“南京黃埔防災減災培訓中心”占地20余畝,由政府以公益事業的名義劃撥給江蘇黃埔臨時使用,當前市值過億。
下一篇:三個90后創業者都在說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劉飛龍:“九零后”的精彩創業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