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成都給人的印象更多是休閑、宜居,不少人在這里過著「喝茶打麻將」的「巴適」生活,這節奏仿佛跟忙忙碌碌、講究快速講究迭代的互聯網創業不太搭配。
近期,IT 桔子梳理了成都近五年的創業投資數據,希望通過這些數據,還原成都地區互聯網創業的真實情況。
*注:本文創業公司均僅指互聯網創業公司政策傾斜引領創業潮流成都地區創業潮流的出現頗受政策影響。
國家層面的雙創政策最火熱是在 2013、2014 年,彼時雙創大潮在全國熱熱鬧鬧,最先掀起波瀾的是北上廣深。
西南腹地的四川省里和成都市政府在 2015 年左右開始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扶持當地創業,內容涉及稅費減免、資金支持、人才引進、金融服務等,全方面支持當地創新創業發展。
在政策的傾斜和全國雙創大潮的影響和刺激下,互聯網創業在成都開始顯示熱情。
IT 桔子統計顯示,近五年來成都地區有公開記錄的互聯網公司數量約有 1919 家。
從趨勢上看,從 2013 的 182 家到 2015 年的 553 家,是成都互聯網創業熱情不斷攀升的時代。
尤其在 2014 年,新公司數量相比 2013 年翻了一番。
之后很快在 2016 年,受到資本寒冬影響,成都地區創業投資熱情同全國趨勢一樣,開始回落。
到 2018 年,新增的互聯網公司數量已經不足一百家。
從創業公司行業分布來看,成都創業者對企業服務和游戲的偏好較為明顯。
近五年里,成都地區企業服務領域中共計有 434 家企業成立,而游戲領域成立 215 家企業,占比所有互聯網創業的 11%。
投資人偏愛企業服務行業在吸引風險投資上,過去五年成都地區共計發生 1195 起投融資事件。
其中,游戲領域共計發生 96 起投資事件,占總體的 8%,這個數據并不算突出,它排在企業服務、硬件、醫療健康領域之后——企業服務領域,共計發生 260 起投資事件,是吸引投資人出手頻次最多的行業;硬件領域共計發生 136 起投資事件;醫療健康領域共計發生 130 起投資事件。
投資金額方面,近五年成都地區共計吸引了超過 870 億人民幣的資金。
其中,最吸金的行業莫過于企業服務,共計吸引超過 190 億人民幣的投資,其次是醫療健康領域,吸引了超過 130 億元的資金。
總體來說,投資事件金額分布趨勢與投資事件行業分布趨勢相當,投資事件較多的行業,吸引了更多的資金。
鮮少出現的獨角獸IT 桔子數據顯示,截止 2018 年 10 月 31 日,成都地區能統計到的企業中,僅有新潮傳媒、醫聯、1919 酒類直供網 3 家獨角獸企業,而同屬「新一線」的杭州共有 22 家獨角獸企業,武漢有 8 家、蘇州有 9 家。
相比這些地區,成都還有些差距。
同樣,在估值達到 10 億人民幣的「千里馬」隊伍中,成都相比其他「新一線」城市,也仍有較大的差距。
IT 桔子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地區共計有 14 家千里馬企業,浙江地區共有 78 家千里馬企業,江蘇地區共有 44 家千里馬企業。
而全國共計有 774 家千里馬企業,成都千里馬企業數量僅占全國的 1.8%。
游戲撐起的半邊天與全國創業者多集中在企業服務、硬件等領域摸索不同的是,成都地區游戲領域創業熱情極高,甚至可以說成都的游戲公司撐起了國內游戲研發的「半邊天」。
伽馬數據顯示,當前成都游戲企業增速全國第一,其中 70.4% 都是研發企業,研發占比全國第一,成都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游戲研發基地。
近年風靡的《王者榮耀》、《劍俠情緣》均是出自成都。
這樣的好成績,自然離不開成都地區政策的引導。
2004 年成都數字娛樂軟件園投入使用,吸引了騰訊、金山、盛大等知名廠商的游戲業務板塊入駐。
后續,在 2005 年該產業園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為「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基地」,為成都地區動漫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7 年 11 月騰訊在成都成立了分公司,隨后投入 20 億元在成都天府軟件園直接買下兩棟樓,騰訊收入主要來源之一的游戲《王者榮耀》就是在這兩棟樓之間誕生。
巨頭的駐扎對于當地游戲研發人才和產業土壤的培育作出潛移默化的影響。
至移動互聯網興起,成都市再次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創新創業發展,直接刺激了當地游戲創業的興起,手游創業潮流出現。
目前統計到的成都地區游戲公司至少有 424 家,其中仍處于運營狀態的有 402 家。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過億用戶的游戲加速器廠商——「迅游科技」也是在這里誕生的。
迅游網絡成立于 2008 年,旗下產品迅游加速器是目前較為穩定,使用用戶較多的知名游戲加速器之一,支持《英雄聯盟》、《逆水寒》、《天涯明月刀》等超過 13000 款游戲,解決玩家網絡中經常出現的卡機、掉線、登錄困難、延遲過高等問題。
2015 年,迅游在 A 股創業板掛牌。
IT 桔子數據顯示,迅游此前已經獲得了 4 輪融資,拿到過奇虎 360、達晨創投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引入大公司,曲線救「國」與熱火朝天的游戲創業相比,其他領域的互聯網創業能拿得出手的公司卻略顯尷尬。
在依靠自我培養和扶持,卻很難出結果情況下,成都市政府與其他二三線城市一樣采取了「引入大公司」,曲線救國的策略。
除早起的騰訊之外,之后成都還吸引了阿里巴巴、華為、新浪、京東等知名互聯網企業在此建立業務中心。
成都最近幾年最知名的對明星公司的引進動作莫過于去年 6 億砸向羅永浩對錘子科技——2017 年 8 月,錘子科技拿到了成都市政府 6 億元的投資,對于當時處于「危機」中的錘子科技來說,這筆資金無異于「救命錢」。
同時錘子還擔負著為成都地區解決人員就業等「指責」——到現在 時隔一年,錘子科技共解決成都當地就業人員總量 208 人,最近又重新「整合」和減少了不少人員。
2018 年 11 月 6 日,錘子在成都舉辦了一場與手機沒關系的發布會,一個加濕器、一個旅行箱和一個智能音箱。
在成為「成都野望數碼」之后,錘子共推出一個至今沒有交付的 TNT 工作站,三款手機堅果 PRO 2S、堅果 R1 和堅果 3。
如某媒體發出的疑問「不知道成都政府是否滿意他們的成績。
」不知道成都市政府對于引進一線城市的明星公司,是否還有更多信心和耐心?
下一篇:要想創業成功,千萬不能在這十個方面走彎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的那些坎兒之對賭協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