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互聯網行業開始將00后流量排上日程的時候,美篇抓住了中老年用戶的需求,活得有滋有味。
圖文創作是個有利可圖的細分市場嗎?看起來不像。
圖文創作沒有指數級的流量,又非剛需,能夠挖出來的盈利泉眼實在太小。
網易的LOFTER靠銷售明信片和框畫探索盈利路徑,韓寒的ONE用廣告吃著流量這碗飯,簡書做的是出版。
成立了13年的豆瓣,走出了編劇鮑晶晶、自媒體人桃桃林林、模特南笙等不少傳奇人物,自己卻還走在盈利的路上,看不清終點。
圖文創作的另一條路文藝青年的錢,實在太難掙了。
但圖文創作的需求,并非這群人獨有。
有家公司,抓住了文藝青年以外的人群。
美篇的核心用戶是30-60歲的中老年人,成立僅2年時間,注冊用戶就超過5 400萬人,月獨立訪客1.5億人次。
去年9月末,美篇小程序上線,40天突破1 000萬用戶,在第三方小程序榜單中躋身前十,與摩拜單車、美團外賣等巨頭并肩。
去年底,美篇拿到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的4 300萬元A+輪融資。
美篇是如何找到中老年群體的需求的?為何選擇圖文創作平臺切入?美篇的創始人兼CEO湯祺曾經在華為研發部門工作8年多,工作的第5年就有了自主創業的想法。
創業的動力來自父親的一個難題。
湯祺的父親60歲,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在一次出游后拍攝了很多張照片。
他希望將照片發出去,但受限于微信9張圖,又不想刷屏,左右為難下找到了他這個懂技術的兒子。
湯祺在應用市場試用了幾款照片分享、圖文創作的App,但操作繁瑣,對中老年人極不友好。
他決定自己給父親寫一個App。
幾天之后,一個可以拖入許多張圖片,并且插文的demo誕生,父親試用之后表示滿意。
湯祺將這款demo放到華為的內部論壇,做了一次小小的推廣,一周收獲了幾百個種子用戶。
“這幾百個種子用戶我就沒管了,后來居然自己增長起來,越來越多。
幾個月的時間發展到7 000多個用戶。
”這個demo的自傳播屬性讓湯祺頗為興奮,他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嘗試的創業項目。
2015年中,他在南京找到兩位合伙人,三個人在工作之余開始了App的完善和迭代。
湯祺回憶,三個人工作都很忙,每天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他們迭代軟件的時間,周末在咖啡館加班也是常態,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半年。
辛苦是有回報的。
第二年1月,尚未成立公司的美篇,已經有了50多萬的用戶,這樣的成績讓美篇拿到了16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三位合伙人決定辭職創業。
湯祺透露,在美篇前期的用戶積累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美篇盡量保持簡潔的系統和UI,不對用戶做出選擇。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大的用戶逐漸積累下來,年輕的用戶大多流失了。
結合用戶屬性,不難發現原因:1.用文字和圖片表達情感,交流互動,更符合中老年用戶的習慣,中老年用戶也有這樣的需求。
2.美篇的創作需要圖片素材和插文,門檻比朋友圈要高,時間投入也比朋友圈更多。
這就篩選出來一些對時間不敏感的用戶,中老年人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年輕人的時間更碎片化。
3.吸引年輕人的App太多,美篇的外觀和交互都不夠酷,這種打開頻次低的App越來越難以留在年輕人的手機上了。
4.美篇天然積累了一批中老年用戶后,內容形成了圈層,把年輕人區隔開來。
中老年用戶沒有你想象中這么無聊,除了拍荷花、廣場舞和幫兒女物色相親對象,他們的生活還有更多精彩的事情。
有垂釣愛好者在水庫邊蹲守十幾個小時,釣上一條十幾斤的大魚;50歲大媽的自制辣醬一年賣出上百萬元的銷售額;61歲的陳冠明騎著三輪車環游世界,總行程17萬多公里。
他們的精彩生活也需要表達和展示。
在互聯網行業開始將00后流量排上日程的時候,美篇搭建起了工具,抓住了這些用戶需求,變成了一個“中老年App”。
踏破用戶門檻中老年用戶的傳播能力超出了美篇團隊的想象。
2016年,還很少有人注意到,中老年人、中低收入者、學生,這些“非主流人群”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最后的紅利。
全國上億的廣場舞愛好者觸網,催生了數十個廣場舞App。
借著這股紅利,這一年剛開始,美篇的用戶數就達到了千萬級。
對中老年用戶來說,App的下載、安裝、登錄,終究是一道門檻。
不管UI如何迭代,操作如何簡化,美篇留存用戶的效率都不夠理想。
美篇要覆蓋更多的受眾人群,就要拉一把那些邁不過門檻的用戶。
2017年初,微信小程序亮相。
過去的一年里,小程序發布了100多項功能,開放了50個入口。
7月,騰訊大幅提升了小程序開發者的權限,增加了小程序搜索、后臺運維中心等組件。
美篇的高管團隊認為,即用即走的小程序,將美篇本已簡單的用戶門檻,又降低了一大截,這剛好能解決注冊的難題。
為了趕上“十一黃金周”的流量紅利,核心開發團隊的7個人被“封閉”在公司附近的酒店里不得回家,只能在每天傍晚下樓散步半小時,其他一切時間都用來開發小程序。
終于,趕在9月底,美篇小程序上線了。
發布僅1個月,美篇就沖到了阿拉丁小程序榜單的第5位。
截至目前,美篇的小程序用戶已接近2 700萬人,總用戶數超過5 400萬。
湯祺認為,小程序的特性非常適合美篇。
小程序的門檻低,易用性強,而且不需要注冊,對中老年用戶非常友好。
美篇的月度覆蓋用戶可以達到1.5億人,點開文章的這1.5億人,只需要用手指點一下,就可以打開美篇的小程序,直接進行圖文編輯。
在接入小程序這種形式后,美篇新用戶的轉化率提高了5倍。
在App時代,用戶最終下載并且激活成為用戶的轉化率只有10%左右,但在長按就能識別進入的小程序體系里,轉化率提升到了50%。
美篇推小程序的邏輯和其他企業不同,先讓用戶看到成型的文章,再讓用戶看到小程序的入口,在瀏覽文章的過程中,不僅讓用戶產生好奇,而且無形中完成了用戶教育。
相比只分享一個小程序入口,這樣的用戶邏輯更通順。
用流量賺錢從墨跡天氣、美圖,到Wi-Fi萬能鑰匙,爆款工具類App的變現是個避不開的話題。
美篇的內容和主流App的畫風全然不同—有人發帖“新人報道,請多關照”;有用戶把群友聚會的照片傳了上來;有用戶借著月全食吟詩一首;還有用戶撰文祝福兒子步入而立之年。
中老年用戶的需求、喜好,還沒有人能全盤掌握,強如阿里也要高薪招聘廣場舞KOL。
無法批量地進行流量變現,美篇選擇局部的流量效應:廣告業務和打賞功能。
每個用戶都可以對文章作者進行打賞,美篇在其中抽取一定利潤。
湯祺介紹,美篇的用戶多半是由口碑接力產生,這意味著用戶連接建立在熟人關系上,這是美篇推出打賞功能的邏輯—一兩塊錢的打賞不多,但能加強用戶的黏性,鼓勵用戶繼續創作,同時還能幫美篇實現一部分盈利。
依靠這兩項業務,美篇在2016年實現少量盈利。
這兩項業務不夠支撐美篇的擴張。
2017年初,真格基金找到湯祺,“聊了十幾分鐘就拍板了”。
真格的A輪投資后,一次用戶反饋讓美篇找到了新的盈利途徑。
一位用戶聯系美篇的客服,詢問如何將美篇的頁面保存下來,并進行彩印。
網頁打印會在翻頁時將照片隔斷,用戶體驗不佳。
湯祺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塊有潛力的市場。
不久之后,美篇推出了個性化的彩印業務,用戶選擇自己的作品一鍵下單并付款,系統進行自動排版,打印好的實體相冊很快就會寄到用戶手中。
一本幾十頁的相冊打印出來并不便宜。
美篇打印業務的標準價是128元,如果頁數多,還會額外增加費用。
由于彩印的高成本,這項業務的毛利率并不高。
但打印業務的消費場景非常廣泛:一些攝影愛好者每次出游都會把游記分享在美篇上,打印出來就是一本游記。
很多組織者會把社團活動和同學聚會的照片制作成美篇并打印出來,分發給每一位參加者,對中老年用戶來說,這樣的實體相冊有很高的紀念價值。
目前,打印業務占到美篇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有著35.5%的復購率,并且仍在快速增長。
如何讓更多的用戶產生互動和關聯?這是美篇持續盈利的必由之路。
美篇的選擇是建立社區。
基于地理位置,基于攝影、旅游等話題,基于粉絲數很多的KOL,用戶可以創建并加入不同的圈子。
圈子由圈主管理,既可以發想法,也可以發文章和圖片。
談到社區,湯祺表示,社區化是工具類App天然的進化方向,而美篇基于內容和熟人關系,更有社區化的潛質。
美篇的社區化,主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增加用戶黏性和打開次數。
一個單一的工具類App,用戶的打開次數和使用時長都有限,社區化能增加可閱讀的內容,有利于用戶的留存。
第二,基于熟人關系的社區有助于美篇的盈利探索。
有了社區,用戶之間的連接更緊密,打印和打賞的消費場景會更加廣泛,也有助于探索電商等其他增值服務。
第三,消化長尾文章。
一些作者的文章質量相對較低,或者不在乎文章質量,如果長期無人閱讀,勢必影響作者的創作積極性。
基于地理位置和用戶關系的推送,有利于消化這些長尾文章,讓這些文章也產生信息價值。
美篇要打造一個圖文并茂的中老年社區。
2017年,美篇的營收從500萬元增長至2 000多萬元,增長率超過300%。
用戶是一個永恒的商業話題。
有人說消費升級的時代,必須抓住95后、00后用戶;有的企業信奉“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也有針對中青年男性的產品,以高品質支撐高毛利。
而遠離了主流消費人群的美篇,一樣活得有滋有味。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找到用戶不意味著企業的成功。
能摸到用戶痛點,理解用戶邏輯,給用戶創造價值的企業,才能贏得用戶。
下一篇:負債1400萬,拒絕外資50億收購,他帶著中國奶牛走進了華爾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0歲大賺18億后激流勇退,3年后才發覺痛失3萬億的江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