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發布全固態電池與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4-14
閱讀 :139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汽車4月12日報道 2024廣汽科技日上,廣汽正式推出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以及100%全固態動力電池,這兩項技術均計劃于2026年裝車搭載。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與第三代海綿硅負極片技術(新型納米硅復合負極),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m2以上的高面容量,進而實現了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相較于目前最先進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其體積能量密度和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使整車續航里程可超過1000km。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態電芯三大核心優勢,預計于2026年裝車搭載于昊鉑車型。在安全性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強致密復合電解質膜,使電池在200°C熱箱測試中不發生爆炸,刷新了高比能電池安全新高度。此外,該電池在針刺、裁切、零下78°C干冰環境、90°C高溫熱水浸泡等極端條件下測試均保持性能穩定,在穿釘、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在電芯容量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通過嘗試百余種材料方案和工藝方案,成功確立了全固態動力電池的全流程制造工藝,實現了大尺寸多層堆疊全固態電芯的制造,其容量高達30Ah,遠超當前行業最高水平(10Ah-15Ah),為車規級全固態動力電池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汽車行業新一輪科技競賽的主戰場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特別是自動駕駛成為競爭的焦點。本次科技日推出的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可應用于復雜多變全場景,與目前主流技術路線相比,它不僅不需要高精地圖,更不依賴激光雷達,而是結合視覺傳感器和行業頂尖的AI算法,像人一樣感知世界,用更簡潔的硬件系統就能實現覆蓋范圍更廣的智能駕駛。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在視覺識別上具備三大領先能力,首先,極其精準地理解復雜交通道路的能力。無論是匝道、隧道、彎道還是路口、分岔路等復雜場景,這套系統都能準確識別并理解道路的結構。其次,超強的交通信號燈識別能力。這套系統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實現了各種信號燈元素的準確識別,包括信號燈類型、各種符號和色彩、讀秒倒計時以及閃爍狀態等。再次,處理復雜多變場景的能力。這套系統感知范圍達到車前150+米、車后100米,左右50米,是業界水平的1.5倍,感知類別除了車輛、行人、騎手、小動物等常見交通因素,更包括小推車、營地帳篷等不規則障礙物。在決策和行動方面,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同樣表現出色。通過對動態交通物體的實時跟蹤、意圖識別和軌跡預測,以及數據驅動與專家規則協同的指揮大腦,憑借廣汽首創的流體式時空聯合規劃技術,這套系統能夠精準預判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作出合理、安全、高效的駕駛決策。此外,在泊車場景中,這套系統也展現出卓越的性能,最小誤差可以控制到5cm,能夠實現行業最高難度的立體車位、窄車位泊車功能。此外,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更具備持續學習進化的能力。借助自研的數據閉環和仿真系統,這套系統能夠在仿真測試中不斷迭代優化算法,實現自我完善與進化。值得注意的是,廣汽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同時布局了主流的“多傳感融合技術”和前瞻性的“無圖純視覺技術”兩大技術路線,而且廣汽兩條路線都將擺脫對高精度地圖的依賴。目前高精度地圖的覆蓋率只占全國公路里程的6%左右,也就是說基于高精地圖的自動駕駛在全國約94%的公路段無法使用,而廣汽兩條技術路線都做到“有導航就能開”。本次科技日廣汽集團還展示了多項先進技術和人性化產品,包括電磁懸掛、MBoard2.0芯智底盤以及飛行汽車等,以及為行動不便用戶群體深度定制開發的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此前,廣汽集團的首款飛行汽車GOVE在2023廣汽科技日上實現全球首飛,并于今年3月在廣州CBD上空進行飛行展示,首次完成在城市公眾復雜低空環境進行飛行驗證,為廣汽城市空中交通示范運行探索邁出了重要一步。現場展示的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獨特之處在于搭載了可分離電動福祉座椅,該座椅落地后能夠輕松與機構分離,化身為一張電動移動輪椅,續航里程達26公里,最大承重120公斤,讓科技為更多的老年消費者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