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算是英國真正的名校?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4-10
閱讀 :155
單純的用QS排名來定義英國的學校是否是名校其實是欠缺的,只能說QS只是符合中國留學生回國為就業行情的一個指導榜單,但對很多其實無所謂就業的學生來說,這個榜單就無關痛癢了。衡量英國大學是否是真正的名校,其實指標上要看的是更深遠的一些東西。我個人以為尤其要看下面兩個關鍵指標。一、是限制某一地區集中生源的。好的學校它的格局必須是培養全球精英人才的,學校求的是上。不會存在所謂的創收問題。學校的格局就是讓畢業生在全球具備流通性。所以強校一定是具備戰略眼光的。就那些搞創收的,一個班基本都是中國學生的那種學校,有一個算一個,都算不得真正的英國名校。所以格拉和南安以及利茲這種幾乎就被內涵了。頂尖的英國名校,像LSE、IC這類的,甚至KCL和Edinburgh這種的,其實都會卡控中國學生比例,或者說會限制一些主流生源的攝入。然后保證國際學生多樣性。而且即使不差學生申請,該有的市面上的推廣也一定是到位的。因為學校要做的不只是生源上的不缺,還要保障后續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可持續性的流通。而這種知名度,不只是靠校友去打的,學校自身也得做足了功夫。二、師資和優質的教學質量!其實教育本身就是人影響人的一件事,所以好的學校,師資的確很重要。你老師是業內比較頂尖水準的,是行業里面比較有業務水平的。才會被學校引進和聘請。好的英國大學里面,不是只求他們本土一地的教師。而是招募世界級的講師持續擴充他們的教學質量。在英國,如果你想成為一門課程的講師,你得自己開發一套課程體系,然后有足夠人數的學生去報你的課。你才能獲得學校受聘的資格。否則這門課就不成立。所以成為講師,你本身就需要給學生提供不同角度的價值才行。否則學生不買賬,學校更不買賬。好的學校,基本都是各種去挖其他學校墻角的,像當年萊斯特的傳媒盛極一時,但基本都被其他學校給挖干凈了。現在就很尷尬。還有qmul的法律不是很強嗎?好些被kcl以及ucl給挖走了。就好的學校,有些專業暫時不強是可以理解的。但未來一定是強的,畢竟口碑在那邊。小鋤頭揮得最勤快。三、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是頂的!學校就像一個流水線工廠,學生就是里面的產品。你的產品要在市面上有足夠的認可和流通程度才行。頂級的英國名校一定是世界級流通的,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在各自領域找到高薪的工作。比如LSE的商科,不只在倫敦的金融城有一席之地,在國內的中字頭券商,一樣是頭部target school。去澳洲就業也一樣,這種學校,在全球都是硬通貨。畢業生的學歷和美金一樣,有些比本土的貨幣更被認可。再有就是畢業生的起薪,一般平均下來,就是要更高一點,尤其是5年后的畢業生起薪。學校一般都有做對應的統計。很多學生追求名校的意義估計也是沖著這些去的。畢竟說再多也無用,搞錢是第一位的。四、國際合作多!英國的頂級名校還有個特質,就是國際合作多,就和一流的學校都有合作。比如ucl就和澳洲的學校有學術合作,有些專業你可以先在倫敦待兩個term,第三個term你跑到澳洲再來五個月。lse也有和美國的項目,英國一年,美國一年。和國內的復旦大學也有類似的合作項目。除了這種頂級學術資源交換項目,好的學校一般也會有很多線下的項目資源對接。就你在讀期間,就有機會接觸到這些項目。然后人家提前鎖定你。畢業后你都不用找工作,直接就被人提前預訂了。你繼續做研究即可。工簽身份也自動給你搞定了。總了個結:至于其他的學術影響力和成果這塊,我覺得這種反而是標配。基本每個榜單都會有,都有要求。但這種東西說實話,對于我們國際學生來說,倒不是最實惠的。對于大多國際學生來說,一是追求學校的廠牌,即學校的聲譽度,而這個聲譽度就是學校自己維護出來的在市面上的流通能力。需要持續砸真金白銀去維護的。二是追求人家的師資以及對應的合作項目,畢竟你去學東西,還是跟人學,師資好不好,強不強,有沒有干貨是真真的。當然,如果畢業后,能吃到學校本身的項目紅利就更好。三是追求畢業后,自己的起薪和升值空間,這種東西不要說是靠自己努力就有的。名校的學生有自己的圈。你不進名校,你連努力的地都沒有。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