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戲的娃,到底該怎么救?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3-22
閱讀 :148
最近半年多,我一直被孩子沉迷游戲所困擾,親子關系從好于一般水平下沉到了谷底。以前孩子五年級時我也曾侃侃而談過游戲,總覺得人的意志可以戰勝很多東西,但其實這一點可能不太適合中二少年。玩游戲除了耗費寶貴時間以外,還會帶來很多負面的東西,比如由于心里時刻惦記著游戲而無心學習和作業,比如因為沉迷游戲對于家長的勸阻產生強烈的逆反情緒并遷移到別處,等等。游戲對于自控力不強的未成年人來說,危害確實不亞于毒品。吸毒的人會六親不認,如果不早點干預,沉迷游戲也可能會這樣。我娃現在雖然游戲控制住了,但也全非當初的樣子了。我決定從現在開始采取放棄療法,就是徹底放下、不管不問,他如果自己能夠挺過去,在學習上度過自己的難關,那就是好事一件。如果不能,那就是人生的一大教訓,自己以后要付出更大代價來彌補。人生是由經歷構成的,教訓讓人成長,這個過程早晚都要有,與其如此,那就順著他的意志去走吧。本周家長會,也是一位被游戲“耽誤”了的孩子。這是一位西城競賽娃,智商高能力強,然而從初二開始每天打游戲5小時甚至更多,失去了初二下直升的機會,但是上岸了海淀的其他學校。娃媽理性自持,在孩子教育方面也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心理學,試圖能夠用愛與自由把孩子拉回來,很佩服娃媽的柔韌和堅強。最近聽到的一個好消息是另一個抑郁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成績上升了七八十名,讓媽媽重新升騰起了爭取校額指標的期望。孩子改善的原因就是爹媽放棄干預,孩子想怎樣隨她去。在每周一次心理醫生的聊天中釋放自己的孩子,逐漸能夠認真聽課了。就是能夠認真聽課這一點,就能提升一大截成績。所以我勸那個媽媽還是別對校額執著了,別太想升學的事情,順其自然,鞏固成果,孩子會更好的。故事讓人感動,但也唏噓。中國家庭里,媽媽們的身影太偉岸了。我們的家長會分享也不應該全是正面、“成功”、一帆風順的例子,也可以是呈現痛苦和掙扎的過程。在痛苦和掙扎中,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的每一次分享都是智慧的提煉總結和升華,背后都是每個媽媽(說起來,我們分享的竟然全是媽媽)在工作家庭的重負之下,付出很多很多的自我,堅持托舉(不是買兩套房才算托舉)的故事。本周日3月24日家長會,歡迎大家來聽~~只有“教訓“沒有”經驗“的分享活動內容:1、幼小初各階段的狀況2、教訓一籮筐3、談不上經驗的“經驗”4、自由問答主講人:Lily 銀行工作,西城男娃媽,愛與自由的信奉和實踐者主持人:高老師 初中生家長,“愛叨叨的高老師”主筆,時代教育風尚的踐行者和觀察者。參與對象:低幼、小學、初中家長活動時間:3月24日也就是本周日晚上19:00-21:00活動形式:騰訊會議APP活動費用:小學/初中/家庭規則實踐群會員均可參與本次活動,會員費均為299元/年。拒絕白嫖,拒絕任何形式的道德綁架,請杠精離遠點。活動報名:交費、進群聯系微信號cuoshiwuai,報名截止時間為3月24日也就是本周日晚上18:00。以上。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望謹記,拱手!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