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算力成為當下稀缺資源!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2-21
閱讀 :162
財聯社2月16日訊(編輯 劉越)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加快融入千行百業,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和海量數據對算力的需求也持續攀升。根據IDC預測,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271.4EFLOPS,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52.3%,同期通用算力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為18.5%。華為《智能世界2030》報告預測,到2030年,人類將進入YB數據時代,通用算力將增長10倍、人工智能算力將增長500倍。方正證券此前研報指出,需求加速供給不足,智能算力成為當下稀缺資源。隨著今年GPT-5、Llama3與Gemini Pro等模型基座的重磅升級以及多模態技術的發展,除微軟之外的云廠商也有望開始加碼AI算力建設,全球AI算力建設進程有望持續加速。開源證券諸海濱等2023年11月15日研報指出,智能算力即人工智能算力,由GPU(圖形處理器)、ASIC(專用集成電路)、FPGA(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NPU(神經網絡處理器)等各類專用芯片承擔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的計算,在專門應用下具有性能更優、能耗更低等優點。二級市場上,算力概念股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爆發,旗下瑞云科技運營貴安新區渲染智算中心項目的絲路視覺20CM漲停,銷售算力服務器的中亦科技和AI云平臺可保證最小算力資源使用下滿足當前計算需求的佳華科技收盤漲近16%,為人工智能處理提供算力支撐的航宇微收盤漲超14%。開源證券指出,AI算力服務產業鏈包括云服務、大模型一體機、智算中心、服務器和計算芯片。浙商證券張建民2023年11月15日研報指出,建議關注AI產業鏈算力、數據、應用三件套。算力方面,交換機細分上市公司包括紫光股份、中興通訊、銳捷網絡、菲菱科思和恒為科技;光模塊細分包括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易盛和華工科技;光芯片細分包括源杰科技和光庫科技;液冷細分包括英維克、高瀾股份和網宿科技。數據方面,上市公司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垂直應用方面,上市公司包括潤建股份。財信證券何晨等1月22日研報建議關注AI算力建設產業鏈:首先,本土AI芯片建議關注海光信息、寒武紀;其次,AI服務器建議關注紫光股份、浪潮信息、神州數碼、中科曙光;此外,數據中心建議關注潤澤科技、數據港;最后,數據中心液冷建議關注英維克、曙光數創。上海證券吳婷婷2月6日研報指出,從已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AI算力開始兌現業績:海光信息23Q4業績同環比大幅增長(營收中值20.3億,同環比+55%/+52%),寒武紀23Q4營收增長強勁、虧損大幅收窄(營收中值5.5億,同比+19%),拓維信息23年預計歸母凈利0.48億-0.7億、同比扭虧(國產自主品牌服務器及PC業務的收入實現大幅增長)。2024年以來計算機指數領跌,1月跌幅超20%,目前年報業績預告收官,業績的擾動暫時結束,建議布局反彈機會。建議關注AI算力:軟通動力、神州數碼、拓維信息、海光信息、寒武紀等。此外,東方證券李庭旭等1月29日研報指出,AI算力相關公司借助北交所平臺,在各細分領域的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上取得顯著進展,如云創數據先后發布AI算力產品cVector向量計算一體機和cGPT大模型訓練一體機;并行科技以“互聯網+HPC”概念為主,搭建超算云服務平臺。
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