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阿里巴巴前CEO衛哲在一個演講里說到了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各行業的機會: “相對快消品”有大機會、能出巨頭:冰箱、洗衣機是絕對耐用消費品,低頻,耐用,價格高,經濟不好,消費者不會輕易買。
不吃不喝不用要死人的,叫絕對快銷品,高頻低價,過去30年基本格局已定,已有大玩家,不好做。
相對耐用品,我們的衣服、包包、鞋子,不如電視機那么耐用,相對高頻,相對客單價較高,用戶高度謹慎,受經濟影響也會有所下降。
要高度重視的是相對快銷,它是消費品,但是不吃不用不死人,比如說零食。
在這個領域有很多還沒有品牌的細分行業,中國人吃鴨脖子吃出了三家上市公司,周黑鴨,絕味,煌上煌。
經濟不好,吃個鴨脖子還吃的起,消費者使用的頻率也是非常高的; 還有化妝品,醬油等調味品等,都屬于相對快銷。
相對快銷里面沒有特別大的巨頭,我們用幾千萬人民幣最多幾千萬美金就能夠在你的行業中打造出一個巨頭來。
” 以上是衛哲的的觀點和分析。
這段時間,好幾位老板問到了關于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開店做生意如何選擇項目的問題。
我的看法如下: 1,開店做小生意,不用過于理會大的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的是做大生意的,特別是靠資本養著的項目,很容易找不到錢繼續維持,資金斷裂就死了,反而開店做生意這種接地氣的創業更容易存活。
新聞里,每年都是“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但是每年各地都有很多人氣爆棚的店出現,如果老想著“大的經濟”,“自己的小生活小命運”就沒法改變了。
創業的人都是善于在不好的形勢下發現機會,找到需求,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人云亦云,杞人憂天,機會就會一直與自己擦肩而過。
如果你想等到經濟好的時候在開始,你會發現幾乎沒有這一天。
現在很多自媒體都是為了博眼球,瞎起哄,只有觀點,沒有依據。
看經濟看宏觀,我只看任澤平的公眾號,有數據,有推理,有觀點,客觀公正理性,他的判斷是中國經濟正在鳳凰涅槃,穩重向好,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而且他說:中國消費空間巨大,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孕育大量投資機會:從住行向服務消費升級,買健康快樂和不油膩的品質美好生活。
2,開店選項目,盡量做客單價相對低而消費頻次高的項目,如衛哲所說,“經濟再不好,吃個鴨脖還是吃得起的”。
也就是衛哲說的快消品,比如大部分的中低端餐飲項目,小吃項目,甜品飲品項目,嬰幼兒消費品,教育等等。
這些生意無論什么經濟環境都少不了。
3,老板更要多學習和多實踐,人跟人最大的區別不僅僅在于認知水平的高低,更大的區別在于能否行動起來。
我們身邊大多數人都是很能說,很能想,但就是不敢做,不想做。
一個東西能想出來和說出來,到做出來,中間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
如果能開始行動起來,你就超越大多數人了。
特別是在別人不敢動,不愿動的時候,堅持做少部分人,而不做大多數者。
我之前一起讀書的同學,一起上班的同事,蠻多都想過開店創業,但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盤點了一下,95%還是在每天打卡上班,生活也基本沒啥變化,穩定得一塌糊涂。
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應盡量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經驗、興趣、特長能掛得上鉤的項目。
二、要看準所選項目或產品的市場前景。
所發展項目要有直觀的利潤。
有些產品需求很大,但成本高、利潤低,忙活一陣只賺個吆喝的大有人在。
三、要從實際出發,不貪大求全。
當你瞄準某個項目時最好適量介入,以較少的投資來了解認識市場,等到自認為有把握時,再大量投入,放手一搏。
不要嫌投入太少而利潤小。
“船小好調頭”,即使出現失誤,也有挽回的機會。
四、要盡量選擇潛力較大的項目來發展。
選擇項目不要人云亦云,盡挑一些目前最流行最賺錢的行業,沒有經過任何評估,就一頭栽入。
要知道,這些行業往往市場已飽和,就算還有一點空間,利潤也不如早期大。
五、要周密考察和科學取舍。
對獲取的信息要善分析,沒有經過實地考察和對現有用戶經營情況進行了解的,千萬不要輕易投資。
重考察,一要看信息發布者的公司實力和信譽,最好向當地工商管理等部門了解情況;二要看項目成熟度,有無設備,服務情況如何,能不能馬上生產上市等;三要看目前此項目的實際實施者在全國有多少,經營情況如何等。
六、要做到三個“萬萬不可”。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萬萬不可先交錢后辦事,不要把自己的辛苦錢,僅憑一紙合同或協議,就輕易付給對方;萬萬不可輕信對方的許諾,在簽訂合同時就應留一手,以防止對方有意違約給自己帶來損失;萬萬不可求富心切,專門挑選看上去輕而易舉就賺大錢的項目去干,越具有誘惑力的項目,往往風險也越大。
小本創業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因為小本創業也有很多的技巧值得我們學習。
一、創業項目以“新”制勝。
小本創業資金不多,實力不強,要想在傳統領域與大企業競爭肯定會死得很慘,因此,創新就是小本創業者要做的很重要的一步,通過新產品新東西來進入市場并取得發展。
二、分大企業一杯羹。
很多初創的會由于一直生活在“巨人”的陰影下,而難以得到長足的發展,甚至會因為互相撞車而自取滅亡。
只有以巧取勝,憑借自身的優勢,取長補短,依附大企業成長,充分利用大型企業的資源發展自己。
三、學會做“老二”。
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緊緊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準機會再沖刺第一。
四、做小池塘中的大魚。
小企業千萬不要想著做大池塘里的小魚,一定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魚,因為一些大的企業看不上這些小池塘,不愿意跟你競爭,而這正可以成為讓你成功獲取創業“開門紅”的巨大空間。
五、撒豆成兵小買賣做出大收成。
《封神演義》寫聞仲與姜尚大戰岐山,由于商朝得到申公豹一幫道友相助,西周漸漸不支。
關鍵時刻,姜尚得到燃燈古佛相助,撒豆成兵,反敗為勝。
這一概念如今被許多企業運用自如。
但在很多小企業的思維方式中,撒豆成兵是需要資金堆砌的,因此往往不敢企及。
創業這回事,一定是趁早,越早越好
下一篇:零成本、白手起家的創業小項目一直都有 就是費腦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8年適合大家做的七個小成本創業項目分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