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贏在中國,卻敗在了自己的內心。
如果不是茅侃侃死了,如果不是王利芬蠢了,沒有人會覺得這兩個人有什么關聯,包括他們自己。
一2009年,茅侃侃在董事會上摔了電話,把自己的第一個創業項目MaJoy甩給國企大股東的那一年,知名媒體人王利芬從央視辭職創業了。
這是兩個非典型的創業者,他們不用坐在投資人的辦公室里,按照對方的審美和暗示演繹自己的PPT,他們不用花許多心思出現在媒體的視線里,他們可以節省一大筆市場推廣費用,輿論對他們的預期并非質疑,而是在等待他們將獲得怎樣的成功,或者更大的成功。
原因很簡單,他們很知名。
連知名的路徑都有些雷同——在央視,他們完成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光芒放大效應。
在央視《對話》和《經濟半小時》的連番追捧下,高中輟學創業的茅侃侃坐實了代表80后創業的江湖地位。
而王利芬,12年前那檔著名的商戰真人秀《贏在中國》節目里,她與評委馬云、柳傳志、史玉柱、俞敏洪、熊曉鴿等等大咖談笑風生,點評創業者。
我剛入行當記者的時候,帶我的編輯老師說,“只有媒體這份工作,能讓你跨越許多社會階層的限制,跟最頂級的商業智慧對話”。
我當時覺得自己賺大發了。
其實人世間的大部分恩賜,同時都是一次詛咒。
媒體人跟大佬一起談笑風生多了,直接的副作用就是,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大佬思維,是他們中間的一分子了。
2009年,王利芬離職創業,馬云、柳傳志、史玉柱成了優米網的投資人。
那時有媒體叫王利芬“中國創業教母”。
二這么壯觀的天使投資人背景,這么多資源和影響力深厚的創業者,創業七年后,估計你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太知道王利芬創業的優米網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以我在網站上溜達了半天的粗鄙心得給大家解釋一下,優米網的主要功能,是把王利芬跟大佬的對話、一些創業者的分享,切割成創業課的形式,賣給創業者。
比如放在精品單課區的第一款產品——售價49塊錢的《京東商城劉強東創業傳記》,就是把2012年王利芬對劉強東一段193分鐘的采訪,切割成了14個主題,打包賣給你。
盡管,49塊錢你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可你真的愿意付出49塊錢,再花193分鐘,觀摩一個對于電商也沒有什么深入思考的采訪者,六年前的采訪嗎?反正我聽了一個問題之后,就果斷地關掉了那段視頻。
而優米網的熱播榜上,主流內容依然是2006年那會兒,史玉柱、馬云等在《贏在中國》里的視頻剪輯。
雖然我也是個相信經典永流傳的人,只是史玉柱和馬云12年前的那些濃湯寶到底能不能算經典不太好說,況且大多數時候,商業世界里迭代的意義都遠超經典。
當然,也有比較前沿的課程,比如售價49元包年的,90后創業者孫宇晨主講的《比特幣投資一定要知道的事》,這門課在2017年6月上線,上線三個月后,孫宇晨因ICO后疑似卷款跑路,滯留海外。
三你們也看出來了,創業教母的七年創業,并沒有很成功。
她嘗試過把大佬充滿商業智慧的智慧搬到網站上,她推出過以200多萬元的價格拍賣過史玉柱3小時午餐的爆款營銷,她帶著“贏在中國”的光環邀請許多大咖來優米網錄節目,她甚至早早地就試水了知識付費。
這些嘗試的最高點,當數2013年,她跟江蘇衛視合作制作了又一檔商戰真人秀《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攢了汪小菲、姚勁波、李靜等十二位企業家,試圖把當年贏在中國的故事重新來過。
這檔節目還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2013年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欄目”。
在移動互聯網開啟瘋狂跑馬圈地的2012-2013年,身在互聯網創業的中國創業教母,跑回去做了一檔優秀的傳統電視節目。
四一個月前,在虎嗅F&M創新節上,王利芬反思過自己的創業,她說自己基本是不懂商業的,創業七年,自己把一個創業者能犯的錯誤基本都犯了,遇到問題一路靠向股東們的請教。
比如,在2012年,她跟馬云討論了一個多小時,關于優米網究竟是搞成160人的團隊還是80人的團隊。
在王利芬創業最初,吃瓜群眾們堅定看好她的原因,無非是她有辣么多資源,辣么雄厚的人脈。
如大家所愿,這些資源都充分發揮了作用。
在普通創業者們在機場聽著馬云的聲音,疲于奔命的一天輾轉兩個城市時,她可以因為80人的去留問題,占據馬云一個多小時的時光;在普通創業者們為了能有一款爆款產品一次次拍下凌晨兩點的北京時,史玉柱提供了三小時的午餐時光供她拍賣;在普通創業者要花許多時間甄別對面的合作方是不是個騙子時,她出手就是帶著姚勁波與汪小菲,跟江蘇衛視合作制作了創業真人秀。
然鵝,然并卵。
投資人張穎說,自強則萬強。
五讓神兵天降的王利芬,七年創業前路徘徊不前的,究竟是不是她不懂商業。
我覺得不是。
幾天前,沉寂良久的她在朋友圈忽然實現了一次刷屏。
因為她在微博上慶祝,自己操刀的《茅侃侃的離世,掀開了創業殘酷的一角》閱讀量突破了10w+。
當她試圖從茅侃侃的死,掀開創業的殘酷一角時,她也掀開了自己專業水平的殘酷一角。
在王利芬反思自己不懂商業時,她說“我是在用一個非常農村婦女的樸素的思維、所謂的善良價值觀和資本市場打交道,這個情商和智商算是雙雙跌到了負數吧”。
我真的難以相信,一個老媒體人,可以在公開講話中,赤裸裸地流露出這種“資本市場比農村婦女高級”的鄙視鏈。
我在這里說的無關道德評價,而是對公開表達專業性的匱乏。
當她懟朱嘯虎不是一個專業投資人時,她的主要觀點是朱嘯虎沖在第一線與競爭對手隔空喊話,顛倒了企業家和投資人的主次關系。
對比的依據是,她當年在《贏在中國》,如何把投資人從幕后推到了臺前。
她的創業,一直在《贏在中國》的環繞下轉圈子。
她想復制的,無非是當年《贏在中國》的成功。
她想搬遷的,是她多年積累的人脈,在那些談笑風生中獲得的大佬思維。
可某些雞湯滿滿的商業智慧,只能在創業之風起于青萍的2006年顯得難能可貴;某些成功,注定只能在那一年,那個巨大的、權威的流量平臺上發生。
有些奇跡看似屬于某個人,卻更屬于某種因緣際會。
曾經的自己給現在的自己畫了一個邊界,積淀的資源圈禁了今天的可能性,贏在中國,卻敗在了自己的內心。
王利芬老師沒有想明白的的并非商業,而是她自己當年是為何成功的。
在商業的路上奔波了這么多年,她不懂的其實是離開了那個平臺后,在更廣闊的世界里,如何做內容。
有人說你是創業教母,也許你只是創業的酵母。
六2006年,作為80后創業代表,茅侃侃在央視名揚天下時,他的Majoy“真人數字游戲”產品其實還未上線。
但這并不妨礙他接到了大量訂單。
采訪和訂單一樣,蜂擁而至,有一段時間茅侃侃忽然不知道,接受采訪和管理公司哪個更重要。
2006年歲末,千呼萬喚的Majoy產品試營上線時,公司內部關于定價問題進行了20多次的會議討論,茅侃侃堅持高定價策略,他說“我的責任就是做決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們都按照我的決定來。
再貴的東西都能賣得出去,你們營銷和市場部門的責任就是研究怎么賣怎么實現效益,而不是來和我討論決定本身的對錯”。
在這樣的無法討論下,大批員工選擇離職。
2007-2008年,價格低廉的真人CS迅速占領市場,Majoy連年虧損。
正是在此時,過度焦慮的茅侃侃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腦海里浮現的全是各種“玩完”的可能。
一個無法平衡接受采訪與運營公司的創業天才,一個并不懂商業的創業教母。
諸神的黃昏之后,必然是悲劇的誕生。
創業這件事,絢爛與殘忍之處,都在于要一個人持續點燃自己,消耗掉的絕不僅僅是體力和時間,當你的身體與名望打造給你的那副模具不相匹配,你又拼命想進入那副模具時,創業甚至會磨損靈魂。
靈魂一旦磨損,生命的事故無法避免。
有人少年得志,負氣前行,把執著當作堅忍,死而后已;有人意氣飛揚,帶著資源,卻在消磨后沉淪,人設崩塌。
2009年,茅侃侃在董事會上摔了電話,把自己的第一個創業項目MaJoy甩給國企大股東的那一年,知名媒體人王利芬從央視辭職創業了。
那一年的正月十五,央視大褲衩的配樓著了火,那是春節里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最后一天,當時的北京已經連續106天沒有過降水,干冷的空氣中,哪怕一個火星,落在了央視的樓上,都能火光竄天。
天干物燥,喜氣洋洋里都是危機四伏。
今天回看,這大樓,簡直就是根創業的圖騰柱。
下一篇:雷軍的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么而奮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吳曉波:關于2018年的八大趨勢預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