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想要在餐飲行業的一股股洗牌浪潮中生存,你必須學會“服務”兩字。
蘇哲的火鍋店火了:一開業每天的客流量超過500人。
蘇哲的火鍋店黃了:11天后,火鍋店歇業,虧損50多萬。
蘇哲掉入了餐飲開店的大坑:為了拉客戶,他使用了一個“瘋狂創意”:120元吃一個月火鍋,一些大爺大媽早上8點就來排隊吃火鍋。
甚至把卡送給親朋好友一起吃。
復盤蘇哲的血淚歷史,可見創業的艱辛。
“給人打工太辛苦了,不如自己做點小買賣,自己當個小老板輕松又自在。
”問過很多人為什么想創業,他們給我的回答都是這樣的。
但自己創業真的那么容易嗎?真正走上創業的人卻給了我這樣的答案。
創業并沒那么容易,它其實是比打工辛苦的。
賺錢的是少部分!心理壓力方面的煎熬,身體上的勞累都是必須要承擔的,不過所謂付出的多,回報也是相應的,關鍵是你有沒有解決各方面壓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到了,錢也就來了!抗不住,也就倒了!餐飲行業市場需求大,創業門檻低。
不少人認為餐飲業成功復制難度小,要想提高服務,就向海底撈學習;要想吸引客流就學習性價比爆棚的外婆家;想要以明星產品爆單,就學習因“魚頭泡餅”一炮而紅的旺順閣。
但真的向這些餐飲大牌學習了,就會和他們取得同樣的成功嗎?想要真正經營好一家餐飲店,你要注意以下幾點:1. 廚房控制后廚涉及到整個餐廳的成本控制和菜品質量,它是一個餐飲品牌的命脈所在。
餐飲業水深,如果你控制不了廚房,趁早打消做餐飲的念頭。
餐飲行業就像一個巨大的藏寶之地,遍地黃金,但卻也周身漏洞。
后廚就是一個餐飲店漏洞最多的地方。
廚房的漏洞在哪里?舉個例子,原本可以做10盤菜量的材料,因為有跑冒滴露的現象,導致最后只能炒制9盤。
還有甚者,材料窟窿大了,直接報損,老板心知肚明,卻也只能干瞪眼、白著急。
本應炒制出10盤的材料最終只炒制了9盤,那么店內的收入就會減少10%。
有很多品牌他們會進行廚房量化管理,主材輔料都要求具體重量,食材份量保持一致,另外根據自己剩余的食材再次開發新的菜品,再次利用,也可以杜絕浪費,比如,廚房需要邊油,熬完油之后油渣,用來做油渣炒白菜等。
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后廚原材料的浪費。
2. 供應商擇優有道是:買的沒有賣的精。
食材供應商在原料的把控上,專業度肯定比餐飲老板更高。
如果你擁有一批優秀的供應商,那么你會實現價格、質量、數量上的三位一體。
選擇一些大品牌創業,企業給予的支持也相對會更多更穩定。
記憶年代老火鍋的品牌方告訴我:“開餐飲店,食材是根基。
品牌對食材把關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對質量要求高,與我們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都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不會以次充好來敷衍我們公司,畢竟供應商也不想失去我們這種大客戶。
”3. 人員儲備餐飲業是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人員配備必不可少。
但就目前而言,餐飲店的規模一般都不是很大,為了減少開支,餐館往往都會按照最低數量來配置員工。
這樣,無論是前廳還是后廚,一旦出現員工流失,馬上就會吃緊。
若是更換廚師長,那就更像一場大型手術了。
配菜師、打荷、重新定位菜品、試菜等等困難讓你應接不暇。
4. 不可打價格戰據數據顯示:餐飲行業百強企業的凈利潤不到營業額的5%,做的優秀的,可達到營業額的15%,再高就不存在了。
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計算:(1)餐飲業凈利潤率一般為8-10%。
(2)餐飲業“食材成本”為20%-30%(因此,我們抓平均食材成本為25%),餐飲營業稅為 5.65%,即:毛利率=營業額(100%)-食材成本(25%)-營業稅(5.65%)=69.35%;(3)“人事成本”考慮合理排班及人員配備,一般占營業額的18%,即=20萬*18%=36000 元/月。
(4)“水電成本”,一般占營業額的5%(5)“攤銷成本”,裝修及設備投入費用按5年攤銷,=100萬/60個月=16666.7元/月,即占營業額的8%;(6)“租賃成本”,一般占營業額的25%以內,占比太高的話,營運壓力很大(7)“其他成本”,例如廣告宣傳等各項費用,占營業額的5%;(8)那么綜合以上,凈利潤=毛利率69.35%-人事成本18%-水電成本5%-租賃成本25%-攤銷成本8%-其他成本5%=8.35%;餐飲行業的利潤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高,根據上面的數據來看,即使是一家優秀的餐企,在價格上打個85折也就沒利潤了。
更何況,85折對于消費者而言,并不是吸引顧客來消費的動力。
5. 不可口味常變,糊弄消費者口味變更對于餐館來說是大忌,將好產品變成壞產品在餐飲店時有發生,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荒唐,你肯定會問怎么會有搬起招牌砸自己腳的老板呢?但這樣的例子確實不在少數,我曾常與朋友推薦某某餐館的新疆菜特別正宗,肉串塊頭很大,肉質鮮美,尤其是他家的羊腰子,都是一整塊一切為二,肉滋滋發出聲響,熱油順著飽滿的肉的紋路慢慢滑下。
還有什么能比一個吃貨能在這里大快朵頤的品嘗烤肉要快樂呢?但是到后來再去的時候,味道已經大不如從前。
簽子上零零星星的掛著幾塊肉,羊腰子也由一整塊變成一個個丁狀。
不僅量少,口感也全無。
可能是為了提高利潤,也可能是原來的廚師走了,所以導致了菜品口感的改變。
但麥當勞、肯德基都可以保證全球統一味道,而我們的餐館甚至無法保證一年都是同一口感,那么這樣的餐飲店能長久地存活下去嗎?在之前采訪過的品牌中,蝦米東西龍蝦飯的加盟商王先生曾經告訴我:“我之所以加盟這個品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擁有自己的中央廚房,菜量、口味每份是固定的,蝦米東西龍蝦飯以龍蝦飯這種快餐為主,都是易標準量化的東西,蝦的數量、菜的重量都有嚴格的規定。
蝦米東西龍蝦飯和傳統飯店有點區別,所以這種食材漏洞的現象并不多、口味也不會說變就變。
”中央廚房避免了為加盟商規避掉了很多中間環節,原材料、供應商、口感等問題都不會使得加盟商感到困擾。
但人員配備上,王先生也感到很困擾,因為成本限制導致雇工不太好招。
吃貨的錢你以為那么好掙?餐飲業有這樣一句名言:餐飲思維決定餐飲事業的成敗。
就像《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的一句話:“你看到的世界其實就是你自己的樣子。
”餐飲人的餐飲思維就決定了他們店面的格局。
有文化有情懷的人開的店,內涵往往體現在兩方面 ,裝修上有自己的主題風格,文化服務上有自己的品牌特色。
但有的人開店僅僅只是為了賺取生活所需的那一點點銀子,就不要妄想和他們提什么顧客至上的理念了。
現在不少街頭小店,都是先收錢后上飯,這讓許多顧客很不習慣,店家解釋說自己是快餐,就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所以先收錢后上菜。
可他們真的有那樣的資格和能力與麥當勞這種快餐相媲美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再或者前廳上菜人員漫不經心的用一只手端著盛有飯菜的盤子,另一只手里攥著某某牌子的香煙,吐著煙圈,吊兒郎當的往顧客餐桌上送餐。
在我看來,國內大部分的餐飲小店是不懂得服務的。
餐飲業屬于第三產業,他們干得是服務業卻不知服務為何物,這是中國餐店的主要盲區。
不懂得取悅消費者的餐飲店必然會走向滅亡。
菜品質量保證的同時,也要販賣自己的服務。
餐飲店要想謀求更好的發展,要從學會尊重消費者開始。
下一篇:這家店靠一碗拉面年銷75億,還要排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神奇的無人便利店,一店多功能,一個月能賺大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