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對于任何創業企業來說,哪怕你切入的市場再細小,哪怕你瞄準的用戶再細分,在起盤之初就要設計好企業“第二增長曲線”。
做生意關注的是過去,按照過去的經驗和別人過去成功的經驗去復制;做企業關注的的是當下,當下活得如何更好;做平臺過去的是未來,一次性盡量多的考慮清楚未來你要去想哪里?然后再從最小的單元切入去一步步實現這個夢想。
就像馬云創立阿里巴巴,一開始就提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雖然中間數次可能會倒下,但一開始時候的夢想是直到今天成為巨無霸的基石。
阿里巴巴如何生長第二曲線的呢?提前布局!馬云一次性注冊了阿里巴巴、阿里媽媽、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還包括阿里叔叔、阿里姑姑、阿里舅舅、阿里爸爸、阿里嬸嬸……對了,還有阿里寶寶,簡直是成了一家親。
后來的淘寶、支付寶、阿里云……看似無關的業務,卻為阿里今天的大生態構建了完整的閉環。
企業為什么要做第二曲線布局呢?柯達、諾基亞的倒下被形容為:巨人倒下,身體都是暖的。
柯達作為第一個研發出數碼技術的公司,為了保有業務而放棄了數碼市場,導致最終倒下。
諾基亞拿到蘋果第一代手機時候,研發人員竟然向地上摔了一下,發現屏幕碎裂了,然后說這個東西沒有市場。
畢竟這家最初做木材生意的芬蘭公司的手機以經久耐用著稱。
任何一個業務體系都會遇到紅海甚至血海,都有走向巔峰的那一天,然后向任何方向努力都是下坡路。
第二增長曲線是從企業第一曲線之下生長出來的,是隨著市場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不斷延伸出來新的業務體系。
太多傳統企業為什么被互聯網降維打擊,并且沒有還手之力,就是因為沒有提前布局自己的線上業務,甚至移動互聯網時代來了,動作依舊緩慢。
企業該如何布局第二曲線呢?第二曲線不光企業需要擁有,人同樣需要有。
比如對于職業生涯來說,達到某一個高峰值之后,就會處于瓶頸的狀態,并不能帶來第二增長的可能,如果想要第二增長,就需要尋找破局點。
生涯的破局點就是多重能力的集合和融合,同時也是能力的矩陣式成長,也叫系統性的成長。
過去單點式的成長可以讓你在一個領域上擁有更多豐富的經驗,同時創造更多價值,也會讓你賺取更多的薪水。
但是一旦環境變化,時代變化,技術進步,年齡增長,過去擁有的經驗將會被新的方法所取代的時候,你還沒有第二增長曲線,就會被職場淘汰。
每個人都要有橫向跨界的能力,企業同樣要有這個能力。
傳統工業時代是把人當成機器,一個蘿卜一個坑,在縱向能力上不斷生長和升職。
企業同樣是如此,最終占據這個市場的一定位置成為領導者。
但是企業想基業長青就需要破局,拋棄現有的業務體系之我是誰?企業如人必須擁有跨界的能力和思維,從一個領域跨界到另一個領域,然后不斷跨界最終形成一個生態系統,組成一個矩陣式的多面體。
單點突破開始形成企業的尖刀,第二曲線不是盲目的復制別人的成功經驗,更不是盲目的創新一個完全失控的領域,是要做出一個尖刀的產品出來去顛覆這個市場。
比如小米公司的跨界就玩的最爽,每進入一個領域都是通過一款顛覆性的爆品來完成的。
平衡車、電視機、電飯煲、充電寶等等,利用生態能力和供應鏈整合能力,直接重新定義了一個領域甚至一個行業。
但是進入的時候都是從一個單點進行突破。
多元化布局是企業第二增長曲線的有力武器,同時也是互聯網時代個體突破的核心。
PAPI醬錄制過的視頻也不是一個領域,比如生活類、搞笑類、職場類等等都有,多元化發展自己的賽道,讓自己始終保持在這個時代的最前沿。
只有你不斷突破自己,構建自己多元化的能力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下一篇:年輕人創業成功秘笈:要做“打不死的蟑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年輕人創業的三點建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