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幾天,我的一個朋友正在糾結。
實際上引他糾結的問題正是他的創業。
創業究竟對還是不對 這個朋友不太一樣,四十多歲,在北京打拼過多年,有著自己的經歷、資源和優勢。
記得08年他的部門從單位剝離出來的時候,他還有一批追隨者,那時候很快就組建了自己的團隊。
他的優勢很明顯。
首先是非常熟悉媒體圈,尤其是在XX日報、XX報等等主流媒體圈工作了多年,很多圈子里的人彼此都很熟。
他的專業是新聞,尤其工作中以擅長搞活動組織、策劃聞名。
與企業家、企業之間關系保持良好。
尤其是老婆是北京公務員,沒有一般人那么多創業的后顧之憂。
而且,當年被人指點投資房地產,掙得了3~4套房子。
想做什么,啟動資金是充足的。
于是,朋友開了廣告公司。
但是水轉風移,這幾年隨著自己的操勞,朋友發現市場不好混。
自己的公司缺乏核心競爭力,在社會、同行大轉型時期,自己公司沒有及時反應,更無從做出部署,嘗試走在前面。
在媒體無論內容還是技術,隨著互聯網越走越遠的日子里,事實是,他的創業逐漸淪入末落,原先在日報平臺時期長期積累的優質客戶也跟隨市場一步步遠去……以至于很長時間,自己僅僅在大批劣質客戶之間,糾纏不清。
慢慢地,興致、雄心淡去,更可悲的是朋友發現,他常常筋疲力盡,而且脾氣日益暴躁,意志逐漸消沉…… 也許背離的東西,總是會回到他的正途的。
自己創業究竟對還是不對,這是朋友從創業至此,痛苦卻又不得不面對滿腹狐疑的問題。
他一直在暗示自己,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咬牙…… 與自己糾結 實際上,朋友始終不敢面對的問題核心,是他一直在與自己的心糾結。
與心糾結,外在迫于市場的壓力,內在是源于團隊的壓力。
細細的從各方面分析。
朋友很有才,80年代的某國家重點大學新聞系畢業,又在社科院讀完了研究生,拿到了學位。
十幾年的工作,經驗自不必說。
而且朋友很豪爽,交際廣,人緣非常好。
江湖傳說的那種,常常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
他知道無論做什么,自己左右不了大環境,只能在大環境下謀生存。
于是,他糾結的就是如何體面地成功,如何少走彎路,如何不折本還能擴大。
如何在這種環境中,符合自己的個性,發揮出自己的特長,贏得大家的尊敬。
所以他常常在團隊、市場、客戶、盈利、發展之間徘徊,在每一個詞都可以引起的巨大漩渦里小心翼翼地生存著。
盡管他常常清醒地知道自己很渺小,但是也常常滿懷希望,有時候還很高調。
就像他一邊喝酒,一邊卻在與心糾結。
這些也可能源自朋友根深蒂固的一些弱點。
他已經四十多了,該經歷的也大都經歷過了。
最主要是現在的精力不似從前,也不能太吃苦了,恒心不夠、做事注意力難以持久、對成功的渴望強烈卻并不達到年青人創業時,那種瘋狂的境界。
解開創業的結 創業者體味了太多滋味的人生,他們盡全力,他們太不想為人生上交一份蒼白的答卷。
他們想做點事。
其實,更多的企業家,又何嘗不是,站在一定的社會高點,絕大多數心本善良,都想做事。
因為人生的意義,他們發現就在于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并非只有看透了流水的人,才會明白人生如風。
實際上,如果說朋友的結,其實他創業的最大的癥結,就是他本人。
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這些,才能突破障礙。
他必須放下種種負擔,回到他創業的初衷上來。
他必須明確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明白究竟需要什么,然后才能去發現和實現這些東西。
創業人生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追求。
掙錢盈利是最現實的目的,但是事業才是真正的目的,和創業永恒的意義所在。
其實歷經了許多的繁華復雜之后,追求幸福,心靈往往只是需要一份最簡簡單單的坦蕩。
創業也一樣,如果太沉重、不開心,就先放下來,找準真正讓自己動心充滿干勁的事情,這樣才能集中精力,才會發現問題,才會在最真誠的付出中成長,然后……你不必追求成功,因為絕大多數成功永遠跟隨在真正快樂的后面。
所以解開創業的結,真正需要的,首先就是善待自己。
下一篇:創業企業的12種常見死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揭開海口地攤經濟面紗:夫妻練攤月入超6000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