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互聯網時代是產品為王的時代,是完美主義者有著系統系優勢的時代,只有非常強的完美主義的人,才能把產品打磨得那么出色。
產品出色,整個公司就贏了。
王興和他的團隊打造了美團。
2013年初,王興在年會上說:2015年我們認為美團應該實現全年1000億的目標。
2015年10月8日,美團和大眾點評聯合發布聲明,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
2016年1月19日,美團與大眾點評共同成立的新公司完成首次融資,融資額超33億美元,融資后新公司估值超過180億美元。
不但創下中國互聯網行業私募融資單筆金額的最高紀錄,同時也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大的O2O領域融資。
王興說:“互聯網改變一切,沒有被互聯網改變的行業都會被互聯網改變。
”李志剛《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這本書講的就是,一位信仰“科技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是如何一步步地成長為企業家的。
天下網商從這本書中摘選了在美團的最開始三年,王興及其團隊的創業經歷和理念,與各位分享。
美團之前N次的試錯,始終的團隊在王興的創業故事里,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他如何精準地踩到了每一次互聯網創新浪潮。
出生于1979年的王興,很早就創業了,2004年他就開始和同學一塊兒創業,2005年推出了校內網;2007年,他又創辦了飯否網——這是中國最早的類似Twitter的網站;2010年,他又創辦了美團網。
校內網、飯否網在王興的創業路上都留下了遺憾,沒有獲得圓滿的結局。
這些失敗正引領著王興走上通往成功的道路——校內網之前的近10個項目都失敗了,因為方向不對。
校內網,團隊沒問題,方向沒問題,就是缺錢。
飯否網,不缺錢,團隊也可以,產品不錯,時機也好,不懂政治。
海內網,不缺錢,方向沒問題,團隊也沒問題,政治上也沒問題,但產品不行。
美團網,不缺錢,方向沒問題,團隊沒問題,產品也好。
所以,美團網做起來了。
從校內網到美團網,王興早期的創業伙伴們都在,現在都是美團網的骨干力量。
2014年3月1日,我問王興:“你們能在美團網重聚的原因是什么?”王興說了四個字:契約精神。
其實對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來說,他的合伙人的選擇范圍并不大,通常就是同學或者同事。
在團隊的擴張過程中,這種純粹的個人關系建起的紐帶會逐漸淡化,維系團隊的紐帶逐漸演化成明確的游戲規則,以及共同的理念、價值觀和夢想。
合伙人碰到分歧時該怎么解決,就是確立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依據,大家“愿賭服輸”。
什么事情誰決定,歸根結底由CEO決定,這就是游戲規則,大家得認。
團購靠什么賺錢?2009年,王興準備做美團網,他在公司內部闡述了“四縱三橫”理論:在這個“四縱三橫”理論的基礎上,他繼續闡述團購的盈利模式:互聯網經營模式,第一階段是門戶網站,盈利模式是展示廣告,目標客戶是能夠投放昂貴廣告的大企業。
第二階段是搜索引擎,服務中小型企業,只要你有幾萬塊錢就能買關鍵詞,做廣告,一下子將投放門檻降低了很多,精準度也高了很多。
第三階段就是團購,通過交易來對消費者進行更精準的推廣,服務的商家都是本地的小型企業。
這構成了金字塔,塔基是團購服務的商家,塔尖是門戶服務的商家,中間是搜索引擎服務的商家。
團購的盈利模式就是減少商家的廣告投入,把這部分讓利出來,讓消費者占到一部分便宜,團購網站也可以一部分利潤。
這是賺錢的根本方式。
團 購是一個典型的雙向市場,一邊商家,一邊消費者,團購網站自己不提供服務,提供服務的是商家,消費者也不是買美團網的東西,買的是商家的東西。
雙向市場的 重要特征就是,一邊越多,另一邊就越好用,消費者越多,商家的營銷效果就越好,商家越多,消費者的選擇就越多。
相應地,一邊越少,另一邊就越不好。
雙向市 場的產品,超過某個閾值之后,就進入正循環;消費者多,導致商家多,商家越多,消費者就越多。
實物團購or服務團購王 興對美團網的定位是“本地生活服務商”。
本地生活服務是指我們慣常線下消費的KTV、影院、餐飲、美發等。
這些領域的團購單子毛利低,因為競爭關系價格也 提不上去,做起來吃力不討好。
2011年是實物團購發展迅猛的一年,像化妝品、服裝的團購,毛利高,很多團購網站將精力放在了實物團購上,一度將服務業晾 在了一邊。
實物團購的話,選品、價格、物流等都一定要明確的體驗優勢,如果沒有,肯定打不過淘寶,淘寶有非常大的流量,你做的事情它也能做,因為用戶的交易行為都是一樣的。
如果要和聚劃算差異化競爭,那肯定就得自建物流,保障好的用戶體驗。
在競爭對手更偏好實物團購的時候,美團網一直堅守服務類團購為交易主流,實物團購基本控制在總交易額的10%以下。
王興覺得倉儲、配送環節是美團網做不了的,不是美團網的價值所在,干脆不做。
保有實物團購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培養種子用戶,在美團網還沒有開站的地方,也有用戶知道美團網。
美團網沒法為他們提供本地服務,干脆就提供實物團購,讓他們體驗美團網的服務。
等到美團網在當地開站,這些人就是第一批種子用戶。
美團的價值排序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團網的價值觀被描述成“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員工第三,股東第四,王興第五”。
美 團網的老師,團購鼻祖Groupon認為商家第一、消費者第二,在商家身上獲取價值,毛利率高達40%。
美團網則認為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在消費者身上 獲取價值,毛利低,必須依靠大量消費者購買才能維持這個模式。
高毛利的Groupon可以雇傭麥肯錫、投行的人,開出很高的工資,以粗放式管理快速增長; 但是低毛利的美團網必須精確化管理。
談到Groupon和美團網的差異,王興說:“Groupon花錢太大手大腳了。
在高速成長的時候,你 在質量、成本、速度中三選一,要舍棄一個。
Groupon舍棄了成本,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之后要砍掉一些成本就很難。
我們自己也沒有什么妙方,就 是認清團購是長期追求低成本高效率。
”繼“四縱三橫”“金字塔”理論之后,2012年王興提出團購的“三高三低”理論,他對團購的理解更深入了一步,說:“回到價值排序,客戶第一,客戶分為消費者和商戶兩端,兩端都很重要,都要服務好,如果兩者有沖突的話,選擇把消費者排在第一位,如果沒有消費者,商戶是不會用我們的。
首先,消費者要什么東西?永遠要低價格、高品質的。
其次,如何做到低價格、高品質?這對運營有什么要求?要高效率、低成本,只有做到這個,你才能夠讓利。
我們給消費者的價格肯定是商家給我們的價格加上我們的運營成本,能低成本運營的話,就不用加價很多,低成本有利于達到前面說的低價格。
如何提高效率,不能光靠大家加班,那是有限度的,還得需要IT系統技術提升管理效率,需要高科技。
但是高科技不一定是高毛利,蘋果是典型的高科技、高毛利,不過還有其他典型,亞馬遜是高科技、低毛利。
這就需要大規模了,如果低毛利的事規模小,就沒有商業價值,如果它有巨大規模,哪怕低毛利,也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亞馬遜證明了這件事。
”未消費過期退款和包銷,做還是不做美團網的未消費過期退款這個舉措出來的時候,影響大,因為很多人靠這個賺錢。
消費者在團購網站上購買了服務產品,但沒有在期限內去店里消費,這筆錢就沉積下來,在團購用戶愈來愈多的時候,積沙成塔,也是一筆可觀的金錢,很多團購網站將這筆錢當作網站的利潤。
團 購實際是嚴重的同質化競爭,你有的商家我也有,團購價格也差不多,真正造成差異的地方,都是細小些微的地方。
過期未消費包退政策,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沒發 現問題,體現不明,一旦有了問題,要退款,差距就非常明顯。
美團網第一個退出這個政策,執行得也非常徹底,用戶體驗很好。
包銷是當時團購網 站常用的戰術。
包銷是要預先支付給商家一筆錢。
假設某家影院談合作,要求包銷一萬張票,誰愿意就讓誰來做這個團購單子。
一張票20元,這就要預先支付20 萬元給影院。
如果一萬張票都賣掉了,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如果只賣掉了5000張,那意味著團購網站會有10萬元的虧損。
競爭激烈的時候,有些團購網站一次 包銷虧損幾十萬元。
美團網早前不同意做報銷,直到評估過風險之后才開始做。
這就要求整個系統需要算得清楚賬,需要算清楚能買出多少票的預 測;需要財務算清楚賬,如果包銷這么多的話,會不會導致現金流出現問題。
如果折算進人力成本,還需要算清楚每上一單單子到底是虧錢的還是賺錢的。
有的單 子,一上線就是虧錢的,因為有流量推廣費用、編輯費用、品控費用、客服費用、銷售人力成本等。
要追求規模,得是在成本控制的基礎上追求規模,而不是愿意付出任何成本。
如果不計成本,想要多大規模就能有多大規模,但那是沙灘上的樓閣,根基不穩。
“鼠標臉”和“水泥臉”的融合美團網作為一家重公司,線下團隊占了很大比例。
美團網的創始團隊基本是做產品經理、工程師出身,是典型的產品經理思維,通過產品直接驅動消費者。
但是,這個創始團隊對管理銷售部門、經營線下業務經驗欠缺。
做 線上產品的人是名校出身,要解決問題就坐在辦公室里思考,有一張鼠標臉;做線下銷售的,往往是大專生,在外奔波,結局問題靠嘴皮靠兩條腿,有一張水泥臉。
鼠標臉把鼠標做好,水泥臉把水泥做好,都不是難事,最難的是把鼠標臉和水泥臉放在一個屋子里,按照同樣的游戲規則,朝同一個目標進發。
能夠把兩種游戲規則 都玩得一樣好的公司很少見。
在一個企業里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捏合在一起、建立共同的游戲規則是件難事。
王興和干嘉偉之間也會發生沖突,王興 會覺得銷售團隊執行力怎么會是這么大的問題,在技術人員那里,敲一下Enter鍵就可以按照上級要求解決問題。
但在銷售團隊,你提了要求他當面說好,背后 可能是另一回事。
而且人的行為模式也不是那么容易調整的,需要管理手段。
美團內部開會,畫了一張圖,一邊是人體,一邊是芯片和機器,前者代表人性,講究激情;后者代表技術和邏輯。
怎么將二者融合在一起,這是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板斧”引爆交易額美團網是門看起來很重、很笨、需要兩條腿跑的生意。
2011年底,時任阿里巴巴B2B銷售副總的干嘉偉加入美團。
他的三板斧奠定了2012年的業績增長:在硬件上,改變組織結構;在軟件上,確立銷售管理制度;在業務上,執行“狂拜訪、狂上單”的策略。
當時,干嘉偉跑去找王興,告訴對方,團購的增長要增加有效供給,抓拜訪,抓工作量,業績就能好起來。
王興回答,那當然。
即便是本地的生活超市,也要把東西采購進來,放上貨架,然后才能吸引客人進來。
本地生活電子商務也好,淘寶商品電商也好,前提是把標的物電子化。
淘寶靠小賣家,美團網靠銷售。
美 團網原來是參考Groupon的形式,一個單子在線時間有限制,只賣7天。
在是否延長期限這一問題上,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
干嘉偉的觀點是,有確定性,讓 消費者知道什么時候上來自己想要的單子都有,好處更大。
增加有效供給能帶來業績增長,就像淘寶2003年起來的時候,靠的是增加SKU(Stock Keeping Uint,庫存量單位)。
最終統一觀點:要延期,能延多長就延多長。
一邊是更多的單子堆上來,另一邊單子盡可能不下線,美 團網在線的SKU爆發性增長,交易額也爆發性增長,2012年3月份就開始狂飆猛進。
品控、技術底子比別人好,方向明確了,增加供給,銷售團隊管理落實下 去,效率抓上來,這就拉開了差距。
到2012年底,美團網市場份額達到30%。
下一篇:三個月凈賺20萬,這位創業者留下了哪些寶貴的忠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打造出中國創業者的霍格沃茲魔法學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