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掛著“董事長”頭銜的人如今不計其數,各類“校長”也大有人在。
惟獨謝可滔的“校董”頭銜,讓人覺著新鮮。
謝可滔是廣東白云學院、廣州白云技師學院和廣州白云工商高級技工學校的董事長,但人們總是習慣地稱他“校董”。
“他不是個普通的投資人,而是個職業教育家。
”這是學校行政總監劉劍鋒不愿意稱謝可滔為董事長的理由。
一個迷茫青年的選擇 自小跟著家族辦工廠、做生意的謝可滔,24歲時就擁有了2000萬元的存款。
1989年,整個珠三角開始建起一片片的工廠,到處都是機會,處處都是生意。
這一切卻讓剛剛二十出頭的謝可滔感到迷茫和不安。
顯然,謝可滔對掙錢已經失去了興趣。
他變賣了自己的工廠,結束了手頭所有的生意,打算出國去玩。
等待簽證的那些日子,迷茫而又無所事事的他開始思考:現在就掙夠了錢,下半輩子就這么在吃喝玩樂中度過了嗎? 謝可滔早在辦工廠時就盯上了一個商機:每招來一撥兒農民工,工廠就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場地和人力去培訓。
“誰能解放這些遍布珠三角的工廠,誰就能得到巨大的利益回報。
” 就在等簽證的日子里,這件事兒在謝可滔的腦海里縈繞不斷:中國今后會有更多的工廠,但是,誰來為這些工廠培養熟練的技術工人呢? 職業教育——謝可滔在圖書館里找出了答案 謝可滔決定放棄出國,而是辦起了自己的第一個學校———廣州白云應用技術學校。
租了一處廢舊的部隊營房,從周圍的學校和工廠挖了七八個教師,并到附近的工廠挨個兒散發宣傳單。
一開始,學校只有摩托車修理、服裝設備維修以及美容美發幾個專業。
“第一期培訓班,老師比學生還要多。
”謝可滔回憶起當初的情景,忍不住一笑。
然而,到了年底,學生已經達到近千人。
在謝可滔如今擁有的3所學校里,學生數已經超過1.6萬人。
從第一所學校開辦至今,恰恰是16年。
“平均每年以1000人的數字遞增。
”謝可滔說,為了保證質量,他現在不得不控制招生規模。
從當初的2000萬元,到如今擁有幾億元資產,變化著的不僅僅是賬面上的數字,而是謝可滔的人生選擇。
他不再是當年那個迷茫青年,不再是只會盯著商機的生意人,而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教育家。
市場需要的就是我們培養的 稱謝可滔為職業教育家的,還有公辦職業教育學校的“明星校長”吳偉成。
這位老校長,曾將所領導的廣州冶金工業技校打造成廣州公辦職業技術學校的“明星”。
當年全國職業教育大滑坡的時候,一公一私兩位校長遙相鼓勵,惺惺相惜。
“最困難的那些日子,一些公辦職業學校一個個倒閉了。
但白云學校不但挺過來了,而且規模越做越大。
”吳偉成認為謝可滔真正找到了職業教育的規律,“如果他是個單純的生意人,肯定做不到今天”。
謝可滔承認,在職業教育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也碰到了不少誘惑。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邊是職業教育不景氣,另一邊,各類貴族小學、中學,各類民辦大學蜂擁而起。
但謝可滔沒有動遙他認為,中國的振興不是靠每個人都成為受過大學教育的精英人才,而是要靠更多的技能人才。
內行人都知道,做職業教育投入大見效慢,不但要自己買地建校舍,還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購進最先進的實驗、實習設備。
這些設備,動輒幾萬元甚至上百萬元。
僅此一項,學校每年的支出就有1000多萬元。
“我們搞的是職業技能教育,而不是學歷教育。
”謝可滔總是提醒教職員工。
他對教學質量的評判標準是:市場需要的就是我們培養的。
因此,每過兩年,謝可滔都會組織全體教師,對國家的許多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修編,或者干脆編寫自己的教材。
下一篇:武漢下崗女工創業種菜成身價3億老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年輕人要做“小強” 25歲女孩成百萬富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