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的第四年,諦聽科技這個原本矢志于構建私有云的軟件公司,卻跑去賣起了路由器,看上去好像已經偏離了他們曾經所設想的航道。
從軟件公司到售賣硬件,諦聽科技是戰略轉型還是“曲線救國”?當鹽科技編輯見到成都諦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諦聽科技)創始人李程的時候,他正不停地在公司辦公室間穿梭,似乎在分別告之團隊成員注意事項。
“新品要發布了,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很忙。
”這是他后來的解釋。
李程反復提到的新品名叫如意云路由,實際上只是李程“云”夢想中的一環,他想要得到的比這要多得多。
盡管很多人都認為云計算只是大公司的盤中餐,小公司要玩,也只能被玩死,但李程卻并不信邪。
云存儲,是李程辭職出來創業的原因和項目。
“很多數據顯示,用戶將數據同步到PC 的愿望,比同步到公有云要強。
而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讓用戶直接把家里的PC、硬盤等變成他的私有云,這片‘云’你自己能掌控,安全!”李程認為,市場的需求和數據都在證明他做的是一件對的事。
現在,創業已經四年了,李程是如何帶領他的團隊在云存儲這塊市場占領一席之地?又是什么原因讓他走向了智能路由器這個領域?諦聽科技真的是從軟件公司轉型到了硬件公司嗎?小云艱辛創業路"小云"是諦聽科技的核心項目,即鏈接手機和電腦的云計算軟件,而小云則是這款軟件的名字,也是李程出來創業的項目。
李程辭職出來創業是在2011年,當時李程在一家做芯片的外企公司。
因為老板是外國人,對國內市場的環境了解不夠深,導致多次否決了李程的立項建議。
而這些建議在后來被證實是有市場的。
長期以往,李程便辭職出來自己創業,他一直非常看好云存儲,出來便投身云存儲了。
2012年末,李程正式成立諦聽科技開始一心研發小云。
對云存儲市場的肯定讓李程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有信心。
他認為,這塊市場是剛需。
“現在市場上,有幾十億的手機,幾十億的PC,手機和PC之間有一個傳送需求,這是一個存儲市場,而這個市場是一個剛需。
”這是某次大會上李程的原話。
李程認為,小云幫助企業或者個人解決數據傳輸的問題,這個問題之前一直都靠數據線,或者網盤。
小云便是在簡化人們的生活,在互聯網上時代,讓人們的生活過的更有效率更方便就是剛需。
李程口中的效率體現在,用戶可以通過小云將手機里的文件傳送到電腦硬盤上,即使手機丟失文件也在電腦上有備份。
需要文件的時候也可以使用手機遠程在線提取,或者把文件分享給指定好友。
看上去似乎真的解決了人們用數據線傳送文件的麻煩。
一個自己看好的低成本的剛需創業項目,也許才是李程出來創業的真正原因。
效果也確實如李程所預料的那樣好。
2012年6月,小云的第一個版本發布。
在發布僅兩個月后,小云的用戶數突破了10萬規模。
李程坦言,起初小云僅有一個功能,即文件傳輸功能,將文件從手機傳到電腦上保存。
“但用戶越來越多之后,我們就想做更多的功能了。
”第一版本的試水,讓李程看到了這個市場的潛力,隨后的版本中又開發了更多的功能。
小云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并沒有遮住李程最初想要創業的目的,只是讓李程走的越來越吃力。
“我們給小云的定位是一款私有云存儲,讓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在自己的電腦硬盤上而不是第三方服務器上。
”但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加,小云迭代升級。
還未在小去上找到盈利模式的李程有了不小的壓力:“對小云的投入,像是一個無底洞,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到頭。
”盈利模式的探索李程最初把小云的用戶鎖定為國外的高端商務群體。
李程解釋這是因為這群人對安全尤其敏感:“他們不相信第三方平臺,更愿意相信自己的PC。
”還有李程不愿說的原因就是,國外用戶的付費習慣早已形成,不需要再進行市場教育,諦聽就能很快變現。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李程更加青睞國外。
因為在李程看來,所有盈利模式的探索都是以用戶的付費習慣為主,在這一點上國外明顯優于國內。
“我們和全球領先的三家NAS硬件商在合作,把我們的軟件內置到他們的硬件里。
最開始會免費試用一段時間,試用過后用戶想再用就需要收費了。
”這是除了付費下載之外的另一條盈利之路的探索。
而國內小云至今還沒有想好成熟的盈利模式。
國外的微薄收入并不足以支撐小云的研發成本,但公司總要活下去。
李程開始接一些企業云存儲的方案,幫大型公司做云存儲方案策劃,包括成都銀行在內的幾家金融機構。
“在這塊公司每年有100萬以上的收入。
”這筆資金對做云存儲的公司來說是杯水車薪,但對諦聽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此前諦聽拿了兩輪融資,共計300萬人民幣。
這300萬元讓李程節約又節約的用了4年:“我們真的是一分錢掰成兩分用。
”現在李程在于投資人接觸中,準備引入第三輪融資,這一次李程要做的就是內置小云的智能路由器。
李程告訴鹽科技,他想要用家家必備的路由器將小云帶進千家萬戶。
路由器能否成就小云?今年8月,諦聽科技一枚重彈落在各大科技論壇。
“智能路由器—如意云,8000臺5小時售罄。
”這是李程的新項目,也是小云的新渠道。
“小云一直不賺錢是因為市場還沒有成熟,它還沒有成為剛需,雖然未來一定是剛需。
目前我們需要一個成熟的產品來盈利,也需要接受了市場考驗的產品把小云帶進千家萬戶。
”如果要滿足,又賺錢又能內置小云還是家家戶戶需要的產品,這三個要求,似乎就真的只有路由器可以選了,那么諦聽出路由器也就不難理解了。
李程向鹽科技介紹,在目前智能路由器這塊市場上如意云的賣點就在于‘賣想象力’,而不是推小云。
“用戶花普通路由器的錢買到如意云,就相當于買了未來無數還沒被研出來的好玩又充滿想象的軟件,用戶因為想像力而購買,獲得想象力的成本很低。
” 前期通過智能路由器的里好玩的軟件將用戶留在智能路由器上,再慢慢的讓用戶接觸到小云,最后將小云變成用戶的剛需。
這是李程對于如意云搭載小云的計劃。
被問到如果用戶不買賬他該如何時,李程認為這完全不是問題:“路由器是一款經過市場檢驗的產品,而智能路由器走在路由器的前面,就算不為了小云也可以為了其他軟件來購買它。
”李程說,中國每年要賣出500萬臺路由器,他們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即使售賣路由器,李程也不把諦聽歸類到硬件公司的行列中。
“我們不是硬件公司,我們能做的就是用軟件把用戶留下來。
”李程說,諦聽沒有工廠,沒有工人,沒有生產線,不制造機器,即使他們售賣路由器,他們也是一個軟件公司。
但他們卻又不是一般的軟件公司,他們還需要硬件公司粉絲文化,這是李程研究小米得出來的。
“小米1的時候,我一看,靠!這種手機誰會去買啊?反正我不會。
但是小米1的銷量就是非常高,這讓我很驚訝。
”李程非常認同雷軍說的,硬件公司需要鐵桿粉絲,一個鐵桿粉絲的力量可以影響100個人。
“這種影響是很可怕的。
”在李程看來,及時了解市場需求,對手情況對創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有時在國外相關網站上,李程經常能看到半夜,甚至凌晨。
“很多公司倒閉的原因不是市場不好,是公司發展方向有問題和團隊領導人的眼光太局限了,而這些都是靠經驗和閱歷堆積起來的。
”這也是李程不鼓勵年輕人創業的原因。
說到未來發展,李程向鹽科技表示,前期還是注力于路由器的推廣銷售,畢竟小云的市場還要培養,而路由器是最快的一條路。
也歡迎對IT和路由器了解的營銷好手加入諦聽,“我們現在CTO,CMO,COO都是空白的,我們需要更有資歷更有背景更強的人能夠迅速融入到我們團隊來。
”
下一篇:從設計師到創業者:一個設計師的創業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麥肯錫給創業者的啟示:從一根吊襪帶開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