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故事 > 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

荒山種出錢 轉退軍人創業的故事

分類: 創業故事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4-03

閱讀 :517

軍人,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軍人決戰豈止在戰場?當脫下軍裝,投身經濟建設,他們仍然保持著軍人的優秀品格,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攻堅克難、艱苦創業,帶領群眾致富。

他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

“八一”節來臨,本報特報道幾位轉業、退伍軍人創業的故事,以饗讀者。

“有了當兵的經歷,人生更出彩”本報記者 蔣劍平 戴勤7月27日,洞口縣最大的家電賣場、通程電器在省內唯一縣級加盟店—洞口帝豪店開業。

這是湖南帝豪實業集團在商場攻占的一個新高地。

“八一”建軍節臨近,當晚,帝豪實業集團董事長匡慶平邀請為商場開業幫忙的戰友和在集團工作的幾位轉業、退伍軍人一起聚會,這是匡慶平雷打不動的習慣。

匡慶平感慨地說:“退伍30年,我始終不忘自己曾是個軍人。

我堅信,有了當兵的經歷,人生更出彩。

”匡慶平,洞口商界佼佼者,省十二屆人大代表,曾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優秀企業家。

敢為人先1980年底,17歲的農家子弟匡慶平穿上了從小向往的軍裝。

1983年底,匡慶平退伍回來,被安排到當時洞口縣最吃香的單位—縣電影公司上班。

1995年7月,匡慶平辭職下海,東湊西借籌資,辦起了縣城首家上檔次的集餐飲、娛樂于一體的“帝豪娛樂城”,生意紅火。

匡慶平不滿足現狀,在洞口商場以“敢為人先、敢闖敢干”著稱,常有驚人之舉。

2000年,已小有成就的匡慶平修建了洞口縣第一家裝有電梯的賓館—“帝豪賓館”。

2009年,他又進軍房地產市場,建成了洞口首家一站式家居建材大市場—雪峰建材城。

并到隆回縣,開發了“帝豪澄灣”項目。

后來,匡慶平果斷轉型,進軍農業和旅游項目,建設優質蔬菜水果基地及工貿一體化項目、雪峰蜜橘產業觀光園等。

目前,其帝豪實業集團擁有10余個子公司和項目,資產和納稅額居洞口民營企業前列。

厚道立身軍人出身的匡慶平,以“厚道立身,誠信營商”為本。

他說:“部隊生活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做事敢為,不信邪、不服輸;做人硬扎,不搞歪門邪道。

”2004年6月高考時,縣城一下涌進好幾千師生,飯店、招待所住客爆滿。

縣五中老師抱著試試的心理來到帝豪賓館,匡慶平滿口應允,且師生食宿費用按半價收取。

2008年初發生特大冰災,雪峰山一帶公路封閉,很多乘客涌進洞口縣城,一些酒店趁機大幅漲價,但匡慶平的帝豪賓館沒漲一分錢。

匡慶平把肩負社會責任、創造社會效益作為企業重要發展目標,帝豪實業集團在洞口縣民營企業中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成立黨支部,第一個實行7小時工作制、法定節假日補助制,第一個成立工會組織,第一個建立員工醫療保險制度……近年來,公司還先后為救災賑災、扶貧幫困等公益事業捐款1000多萬元。

軍人情結盡管退伍多年,但匡慶平有著濃濃的軍人情結,對走出軍營的戰友高看一眼、厚愛一層。

企業發展了,他盡可能多錄用轉退軍人。

300多人的公司中,轉退軍人有50來人。

匡慶平還給公司轉退軍人一項特殊待遇,即“軍人津貼”,每人每月100元。

同時,匡慶平大力支持轉退軍人創業。

2008年,時任公司人事主管的退伍軍人向勇辭職到廣東東莞辦廠,資金周轉不過來時,匡慶平一次借給他20萬元。

為支持公司員工創業,匡慶平還拿出近100萬元,用于員工培訓,有的送到了北大、清華學習。

有20多人在帝豪成長起來后,去大城市和沿海地區開辟了新事業。

屢敗屢戰“鐵漢雷”本報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張海霞自主創業7年,擁有3家公司,近5年納稅超過600萬元。

別人眼里,長沙庭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宏林春風得意,其中艱辛只有自己知道。

“第一份工作是當保險業務員,這是一次脫胎換骨。

人家不管你的光榮史,只問你年紀大又沒有經驗,能干什么?”雷宏林說,他當了20多年雷達兵,2006年轉業后到廣東一家保險公司工作,被要求站在公司門口迎賓,還要上培訓課,但他顧不得臉面,如饑似渴學習。

連續5個月,他都是鉆石業務員。

一年后,雷宏林回到家鄉湖南,在長沙創辦了首家公司,叫庭安,主要做家庭安防報警系統。

他說:“過去當兵衛國,現在辦公司保家。

”可雷宏林不懂經營,東拼西湊的幾十萬元很快花光,股東紛紛撤資。

賣竹炭,搞道路監控……為了救公司,雷宏林什么都做。

好不容易,電子狗生意做得還不錯,偏偏這批產品出了問題,投訴電話洶涌而來,債主踏破門檻……重整旗鼓,雷宏林做公交車車載監控。

“設備和安裝相對簡單,我一個人做好,全公司不餓。

”整整半年,雷宏林每晚9點到第二天凌晨4點,去安裝車載系統,上午9點又出門跑業務,終于拿下長沙市場90%的份額。

雷宏林乘勝追擊,一口氣辦了好幾家公司。

高歌猛進時,劇情突然逆轉。

新合伙人掏空了庭安,搶走了市場資源,解散了其團隊。

“痛苦得想跳樓。

”站在樓頂,雷宏林絕望極了。

但自暴自棄不是中國軍人的性格。

在長沙市天心區人社局支持下,雷宏林招募人才,與國防科大合作,開發新的優質產品,重新開拓市場。

雷宏林還創辦湖南春之語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聯合貧困地區1.5萬戶農戶,訂單式收購優質生態農產品,直供城市居民。

風雨之后見彩虹。

“春之語今年4月開始營業,到年底合作農戶收入可以翻一番。

”雷宏林想擴大業務,啟動退伍軍人招募計劃,準備招募五六個投資人和五六百名業務員。

“我也當過雷達兵,我是沖著雷總來公司的。

”春之語公司員工、90后小伙楊龍說。

“團長”回村另辟戰場本報記者 陳鴻飛 通訊員 陽新他是一名正團職軍官,在轉業時卻選擇了自主創業;10年艱苦創業,小有成就時,他卻毅然回到家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掏出自己一生積蓄,改善村里基礎設施,帶領村民致富。

他,就是衡南縣相市鄉虎塘村支書倪永健。

7月26日,記者慕名來到虎塘村,一到村口,迎面碰到村民楊華英,她熱情邀請記者去她家看看。

楊華英家住兩層小洋房,寬敞、舒適,鄉村公路直通到家。

更開心的是,去年家里通了自來水。

“村民能喝上自來水,都是托倪支書的福。

”楊華英感激地說。

倪永健18歲投身軍旅,在最艱苦的青藏兵站當運輸兵。

后來入黨、提干,最后從師軍械處處長崗位轉業,到青海西寧辦過物業公司等,略有積蓄。

2012年春節,倪永健回家探親,看到家鄉還較落后,決定回村工作。

倪永健回村,被選為村支書。

他先拿出28萬元,在村里修水庫、建水塔,讓村民都用上了自來水。

隨后,又用自己的積蓄,為村里建村部、籃球場,硬化村道,更換變壓器……改善基礎設施,只是倪永健改造家鄉的第一步,如何讓鄉親們共同致富,是他考慮的主要問題。

他結合自己在西藏、青海的經歷,看中藏香豬的養殖潛力,投資180萬元,在村里建起現代化養殖場。

“目前在上海、青島等地,藏香豬俏銷,低的可賣到70余元一公斤,在高端酒店可賣到100元左右一公斤。

”倪永健喜滋滋地說。

山腳下搞養殖,山上則發展種植業。

倪永健看中油茶掛果時間長、經濟效益好的特點,將虎塘村100多畝荒山種上油茶樹,還種了一些冬棗樹,目前種植規模還在逐步擴大。

“我花了400多萬元,基本上花光了自己的積蓄。

”倪永健說,下一步種油茶林、綠化荒山,將采取抵押貸款方式進行。

從“團長”到村支書,職務變了,“戰場”變了,但倪永健為國為民奉獻的情懷始終如一。

他盤算,還要在村里建敬老院、小學、超市,讓村民生活更美好。

 坦克兵“高山跑豬”60元1公斤,蠻俏李禮壹 楊軍 羅中華“你這周能給我們發點豬肉過來嗎?”7月29日,記者來到桃江縣松木塘鎮八一農場,在農場董事長王志強的微信中,看到的盡是好友向他要貨的信息。

今年32歲的王志強曾是沈陽軍區一名坦克兵。

他每天用微信,直播他在海拔700米的山上,趕著豬在山上奔跑、覓食、嬉戲的過程,原生態喂養的“高山跑豬”惹人喜愛。

“我的豬肉賣60元一公斤,但別人就是要。

”王志強說,別人養的豬5個多月就出欄,而他養的豬養9個月才出欄。

客戶80%是微信好友,大部分在廣東。

他還用絞股藍喂土雞,雞蛋2元錢一個,要貨也需預訂。

“高山跑豬”和土雞,只是王志強的副業,其主業是開發3500畝荒山,他為此已投入100多萬元。

2003年退伍后,王志強在廣州一家物流企業謀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8000元一個月,上下班都有車接送。

”但王志強說,“打工賺錢是一時的事,干自己的事業才是一輩子的事。

”在父親支持下,2009年,他放棄高薪返回家鄉,承包荒山開辦了八一農場。

創業艱難。

修路、墾荒、挑擔,日曬雨淋,可種下的林木短期內難出效益,于是王志強發揮山林優勢,養殖“高山跑豬”和土雞。

由于不懂技術,第一年他虧了30萬元。

但他沒有退縮,咬牙挺了過來。

4年多拼搏和付出終于有了收獲。

目前,八一農場除養豬、養雞外,已栽種油茶、杉木、樟樹等樹木14萬株,扮綠荒山1000余畝。

“就算每株杉木20年后賣100元,平均下來,12萬株杉樹一年就可收入60萬元。

”王志強對前景信心滿滿。

帶富鄉親,一直是王志強的夢想。

他聯合當地村民,組建了桃江上半山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鄉親們走共同致富之路。

去年,他被評為省“新農村建設杰出人物”。

三十七年富民路本報記者 尹超 通訊員 易善任 黎治國7月28日,沐浴在艷陽里的桑植縣澧源鎮燕窩村,美麗如畫。

一大早,記者前往該村,去聽一堂特別的“產業培訓課”。

“鄒書記到黃嶺埡講油茶課,快走!”村民們有說有笑地往山上小跑,記者一路跟隨。

“油茶6至7月生長快,要注意打藥和施肥……”燕窩村黃嶺埡油茶基地里,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年男子一邊講解,一邊做施肥、剪枝示范,近100名村民將他圍在中間,認真聽課。

講課的老人,是村里71歲的全國優秀退伍軍人、省勞模鄒敬善。

為向“八一”建軍節獻禮,他特地辦了這次油茶種植技術培訓。

“他是全村致富帶頭人。

”村支書鄒啟恒介紹,鄒敬善1971年退伍,1978年起擔任村支書到今年5月。

近37年來,在他帶領下,燕窩村成了張家界市生態農業小康示范村。

上世紀90年代初,鄒敬善走市場、學技術、跑資金,花了整整一年,最后看準椪柑產業。

他以“公司+農戶”的方式,帶動全村種植椪柑1400畝。

椪柑進入盛產期后,村民人均年收入上萬元,燕窩村成了富裕村。

周邊鄉鎮跟風種椪柑,鄒敬善看到了“危機”。

從2005年起,他自掏腰包,帶領村民到瀏陽等地考察,發現油茶產業大有可為。

2011年,鄒敬善將自家9畝椪柑樹挖掉,種上油茶。

對于村里的貧困戶,從種苗到技術到管理,他無償幫扶。

他還定期對村民進行油茶種植技術培訓,手把手教。

目前,全村已發展油茶1020畝,成立了燕窩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

“跟著鄒老干,沒錯。

”村里退伍軍人陳功信拉著記者去看他的油茶園,“10畝油茶,明年純收入將達4萬余元。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只要能動,就要把村里產業做大做強,讓村民過上幸福日子。

”鄒敬善堅定地說。

照著古書做黑茶 “一斤八十枚”本報記者 賀威 通訊員 鄒益斌7月底,高溫炙烤下,新化縣經濟開發區產業園內,一群亭臺樓閣式的廠房已完成主體施工,工人們正在做內部裝修。

大門口一個碩大石雕茶餅格外醒目,上有“渠江薄片”4個大字。

這里,就是退伍軍人高德益白手起家創辦的渠江薄片茶葉有限公司。

新化有上千年種茶傳統。

渠江薄片,史上也早有記載。

五代十國時毛錫文所著《茶譜》記載:“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鐵,芳香異常,烹之無滓也。

”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1969年入伍的高德益,1974年參加過保衛海疆的戰斗、榮立三等功,1979年退役回到新化茶場當會計。

2005年,他決定自己創業,邀請幾個同道人,包下海拔1000多米的新化天子山一個200畝的茶場,生產自己的品牌茶。

在翻閱大量資料后,高德益嘗試做黑茶。

如何創新?“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這才是突破口。

”高德益說,“傳統黑茶餅,個大不方便攜帶,泡茶時掰碎也麻煩,老祖宗說‘一斤八十枚’,那我何不做成小茶餅,一次泡一個?”高德益在天子山包下茶場后,堅持生產有機茶,手把手教4個茶工料理茶場,除草全由人工完成。

去年大旱,高德益想出了高培土的方法,既減少水分蒸發,又保持肥力。

一個月滴雨未落,茶場卻沒死一棵茶樹。

在新化圳上鎮和西河鎮,高德益還有兩處共1000畝簽約供茶的茶場。

他免費提供茶樹苗和技術,茶場吸納兩位殘疾人和一批留守婦女就業,每畝每年可獲利1萬多元。

高德益告訴記者,打仗立功,退伍創業,爭的就是一口硬氣。

過硬的品質,讓“渠江薄片”摘得第五屆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

今年,高德益的公司實現銷售收入有望突破2000萬元。

04-03

下一篇:二次創業月賺2萬靠的是技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子資助千元創業:25年后對方擲千萬為其開酒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av三级|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av日韩av无码|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