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故事 > 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

當了18年的混混后,他辦了一家日銷5億的企業

分類: 創業故事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6-29

閱讀 :478

章燎原喜歡喝酒,他有句模仿趙四的話:世上沒有什么事兒是一瓶酒不能解決的。

如果有,那就兩瓶。

“與其花錢研究公司治理,不如請公司團隊吃飯喝酒。

”  頂著“喝酒論”的章燎原有一股子草莽氣息。

其他互聯網企業家在高等學府深造時,他正在街頭和人打架;前者們攻城拔寨時,他正開著摩的小心翼翼躲避著城管的視線。

  他“混”了18年,一度一事無成,口袋身無分文。

摩的被城管查扣時,他委屈得直哭。

  如是到了2012年,章燎原創立了一家互聯網企業,1年做成了行業第一。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里,他們一天的銷售額是5.08億。

  一事無成的混混  章燎原和員工們喝酒、無話不談,他覺得這樣的企業管理核心,源頭是其父母“粗放的無為而治”式的培育方法。

  1976年,章燎原出生于安徽省績溪縣農村的一個“顯赫”家庭。

章父在安徽宣城市煤炭部門工作,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這一鐵飯碗足以保一家人衣食無憂。

  借著父親的官威,章燎原過得很風光,直到他轉學到了鎮上。

安徽一村一種方言,在鎮上,章燎原聽不懂別人講話,沒有朋友,倍感孤獨。

因為自卑,他愈發尊嚴,不允許任何人欺負自己。

他開始抽煙打架,通過混混的身份找回了風光,理所當然的,其成績一落千丈。

  那個年代還沒有《古惑仔》,混混們的“未來規劃”沒有綱領性指導。

打完架的章燎原經常迷茫,他開始思考未來能做什么:因為前頭賒賬、追打別人,回頭遭催賬、被人追著打的痞子生涯,實際并不風光。

  讀技校期間,章燎原找做生意的表哥玩,表哥買了五瓶3元一瓶的礦泉水讓他洗手,旁邊一位40多歲的中年人等著撿礦泉水瓶。

  章燎原的手開始哆嗦,內心突感刺痛。

他下決心做生意,做表哥這樣的人,不能變成撿礦泉水瓶的。

  回到學校,章燎原開始認真讀書。

那個年代,推銷員大多家底殷實,章燎原便開始看有關營銷的書。

他的文化水平很低,有些內容對他而言是“有字天書”,章燎原強忍著看完。

  這些知識起初并沒能派上用場。

決定嘗試賺錢時,章燎原揣著幾十塊和同學南下東莞打工,這點錢都花在了火車上,下車時口袋一干二凈。

  在一家表廠里,他做了三個月的電工。

在這種地方,他這樣的年輕勞動力唯一的價值就是被榨干所有價值。

做完了電工活,章燎原收到了主管的各種其他指令,刷油、砌墻,忙得一天只能吃一頓飯。

  他接觸了很多和他一樣的人。

來自全國各地的南下務工人員,每個月拿1000塊,自己留50花一個月,其他寄回村里的老家,還活得很開心。

  章燎原過得并不開心,在這樣的對比里,他得出的結論不是知足常樂、心態決定人生等心靈雞湯,而是“僅靠埋頭苦干,你可能一輩子出不了頭”。

  餓肚子的日子里,章燎原學會了很多。

他曾在一家夜總會里端盤子,遭遇各式各樣的眼光。

委屈的時候,他會躲在廁所里哭,有顧客罵他,他氣不過想揍對方找回風光,最終忍了下來。

章燎原漸漸想明白了一件事,選擇做一份工作,就不要抱怨,實在不行可以不干,為了生存,你得學會謙卑。

  混了兩年,一事無成,好在家里還有點關系。

章燎原被父母拽回家,安排進了安徽最大國企之一的海螺集團。

  時間變得寬裕,章燎原開始有目的的鉆研兩件事情,一是嘗試和人“正常”打交道,二是看書。

他看心理學、成功學的書,覺得沒意思,轉而看世界名著,這類書他也多半看不下去,強迫自己看完后,到底記住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章燎原也不清楚。

  總結而言,在海螺的日子里,他還是在混。

  他在這家國企混了3年,相對舒服的日子讓章燎原“找回”了曾經的自己,他在外面喝酒,偶爾打架,然后自我反省一番。

  3年后,章燎原終于意識到,在海螺集團,因為文憑有限,自己不可能出頭,于是離開。

  帶著“尋找、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辭職,他一頭撞上了人生最艱難的日子。

他開過小飯館、跑過摩的,多數時候身無分文,連煙都得女朋友掏錢買。

從起初的雄心,到為了生活無奈堅持,再到麻木、茫然。

  “從未感受過成功的喜悅,,我懷疑自己是天生的倒霉蛋。

”章燎原如是說。

跑摩的時,他被城管抓過好幾次,扣過車、罰過錢,最后一次被抓時,他哭了起來,覺得委屈得不行:滿大街跑摩的的,為什么你們總是盯著我?  放棄摩的事業,章燎原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看似混了多年社會,但掌握的本領并不多,對于創業還沒有一個有把握的方向。

于是,他決定重拾技校時的“夢想”,成為一名銷售員。

  回憶起這段混的歲月,章燎原說:世上沒有什么叫“戰略失敗”,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輸在決心上,方向只能是一個,可達到目的方法可以很多。

章燎原當時的方向就是賺錢、賺大錢,他遇過挫折、受過委屈,但并不認為自己徹底失敗,他將苦難歸結為“試錯”。

  “100億?”“可以”  章燎原應聘成了一家塑膠企業的銷售員,第一次成了白領,有了自己的工位,工位前放著電腦和電話。

他突然理解了《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到了城市里,聽著火車鳴叫的時候,是一種享受”的心情。

  那是2002年,互聯網企業如雨后春筍,章燎原第一次“觸網”。

老板希望將塑膠通過互聯網賣到海外,章燎原不懂英文,他用中文寫好郵件,找人翻譯成英文。

接著打開在線翻譯軟件,一家家找英文網站,看到網站內容和塑膠買賣相關,他就給人發郵件,前后發了幾百封。

  一個月后,有越洋電話打到公司里談生意,之后電話越來越多,價格也很“愉快”,章燎原發覺電商是個不錯的買賣。

  幾個月后,銷售漸漸入門的章燎原選擇跳槽。

他所在的寧國市盛產山核桃,當地一家名叫詹氏食品的公司專門賣這個,年營收四五百萬,章燎原成了詹氏的營銷員。

  他在詹氏干了9年,從營銷員一直做到總經理,離開的時候,公司的年營收已經超過一億。

期間章燎原琢磨:自己之所以很長時間內一事無成,核心是沒有專注于一個產業,沒有選好切入點,跟對老板。

  在詹氏,章燎原第一次體會到了成功的感覺。

他被外派到蕪湖開專賣店,擔任總經理,月薪700元,手底下有一名員工。

  章燎原負責搬貨、送貨,負責“管理”,負責和商超談判,他依舊是個微不足道的人物,但章燎原喜歡這種有產品,又能掌控方向的感覺。

  他騎著自行車帶著女朋友在蕪湖轉悠,指著世紀聯華說:以后我們的貨都會擺進去,女朋友翻了個白眼。

后來,章燎原自己創了企業,在3年里將其估值做到了世紀聯華(香港上市企業)市值的4倍。

  成了蕪湖“經理”,章燎原一日千里。

他學習談進場費,學稅務,學工商注冊,學管理……2年后,詹氏蕪湖區業務增長率第一,29歲的章燎原升職成了營銷總監,倍感揚眉吐氣,走路都虎虎生風。

  此后,詹氏逐漸成了安徽最具知名度的堅果品牌,章燎原也成了總經理,但他的野心不減,想做一個全國性的品牌。

  按部就班鋪線下、建團隊、搞倉儲,照傳統方式做成一個布局全國的品牌,對于詹氏而言不是短時間可以觸及的目標。

但是章燎原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B2C的崛起幫助一眾后進品牌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2010年底,章燎原在詹氏內部創立了殼殼果,通過網絡賣山核桃。

創立的第一年,殼殼果的銷售額突破2000萬。

章燎原認為這是公司快速做大的唯一機會,殼殼果能在3年內實現詹氏18年沒有做到的成績——營收超越2億。

他建議公司加大投資力度,進行資源傾斜。

  但在公司內部會議上,其他人覺得章燎原走火入魔、滿嘴跑火車:電商是虛擬的,沒有實體店靠譜,瞎跑容易扯著蛋。

  異建者并非一葉障目,實際上當時的電商雖然火爆,但是大量傳統商超物品業內,對于互聯網并不看好。

因為網上沒辦法做品牌,沒辦法靠店鋪裝潢取勝,沒有商超關系做背書……企業成功的、依賴的傳統招數大多失效。

因為這些原因,想靠網絡做大的先行者并非沒有,但折戟沉沙是常見歸宿。

  老板也偏向于穩守線下,章燎原很著急。

他覺得快消品在網絡建立品牌的時間很短,最多兩三年就會失去機會,現在不做,以后就沒機會了,“即便有機會,也肯定不是通過我們這種方法來實現”。

  殼殼果在堅果業做到了電商前三,章燎原卻有點手足無措。

好在他已經不再是曾經的那個“倒霉蛋”,十字路口上,有人主動給他指明了方向。

  2011年底,IDG資本合伙人李豐找到章燎原,為此專程跑了趟寧國市。

李豐覺得章燎原雖然身處小地方,但是視野很大氣,而且對電商有獨到想法。

他告訴章燎原:你出來干,我投你錢。

之后的A輪融資里,IDG向章燎原投了150萬美金。

  “章李會談”后,章燎原決定辭職,拿出全部家當(100萬)創業,周圍人紛紛勸阻:你一年好幾十萬收入,有房有車,混了這么多年才有這成就,這是要胡搞什么呢?還有長輩以36歲不宜“大動”的傳統玄學來教育章燎原,但這些勸阻統統失效。

  2012年初,章燎原離開殼殼果,創立三只松鼠。

直到今天,在他眼里,殼殼果的感情程度依舊比三只松鼠還重,因為那是他的“大兒子”。

走的時候,章燎原沒有帶走一個部下,一方面他自認前途未卜,另一方面他覺得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

  2012年3月,IDG的第一筆錢到賬,章燎原和李豐在蕪湖的一間民房里吃了頓回鍋肉、喝了頓酒。

酒足飯飽,李豐問:“三只松鼠能做到100個億嗎?”章燎原看了眼手中的杯子,一飲而盡:可以。

  “我會給你們發汽車”  三只松鼠的創始團隊一共5人,他們自我評價稱“團隊只是比垃圾好那么一點點”。

  或許聰明人都善于類似的自我調侃。

比如菲爾-奈特將Nike的5人創始團隊稱為雜碎會議(buttfaces meeting),稱其是一個殘疾人、一個底層勞工、一個酒鬼、一個野人和一個瘦竹竿(菲爾-奈特本人)的結合體。

(點擊閱讀:一個賽道loser跑出一個Nike王朝的逆襲秘籍:找到志業,Just do it !)  章燎原們在蕪湖租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民居做辦公室兼宿舍,房租一千多元。

5人各司其職,章燎原專門安排一個人管微博,找大V轉發,與粉絲互動。

  三只松鼠正式上線前,李豐又來了一趟蕪湖,6人一起吃飯,喝了很多酒。

“我很久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我很久沒看到的東西,草根、青春、理想、感情……現在回想起來仍然十分感動。

”李豐說。

  這個團隊確實很草根很青春。

他們給各自起了名號,在公司里都這么叫:鼠大瘋、鼠小瘋、鼠阿M……章燎原叫章三瘋,總之聽上去都不是很正常。

  因為人少,管理上沒什么講究。

聚會的時候一幫年輕人又唱又跳,遇到問題時也會吵得不可開交。

章燎原批評人不留情面,常說別人是“二貨”或是“完全沒有邏輯思維”,下屬也會和他吵,“反正就1000元的工資,大不了不干了”。

  嘴上嚷嚷著辭職,卻鮮有人離開三只松鼠。

創業團隊里,“轉賬賬號能連續三次復制黏貼都出錯”的鼠阿M從客服做起,成了精干的部門主管。

和章燎原吵得最多的鼠大瘋,如今專職生產部門,管理上千號人。

  爭吵和進步間,2012年6月,三只松鼠正式上線,第一單客戶是一位姓黃的先生。

鼠阿M激動得大叫,全辦公室的人都跑來圍觀。

章燎原親手打包,鼠阿M寫了一封信隨堅果寄給了對方。

  做成了一單生意,小團隊去大排檔喝啤酒慶祝了一番,但旁邊有一群工人大聲吵鬧,影響了眾人的興致。

章燎原環視了一眼說:我們會去海螺酒店開年會,我會給你們發汽車。

  海螺酒店是蕪湖最有名的酒店之一,在鼠阿M眼里,它和“白宮一樣高級”。

不過大排檔席間,眾人對于這樣的豪言并無過多憧憬抑或質疑。

“覺得這個人(章燎原)可信賴,但講的這些是真是假我們也不知道。

”鼠阿M說,“回頭想想,這樣的信任也有年輕無知的原因在里面。

”  2013年,章燎原給創始團隊發了車,每人20萬額度,油錢公司出。

鼠阿M選了一輛別克,春節時開回了寧國市港口鎮灰山村的老家。

回村那天,父母請了所有親戚來吃飯,車一過來開始放鞭炮,一路炸了幾百米。

母親一直對鼠阿M念叨:女兒你好棒。

  傳統邏輯的改變與成功  三只松鼠用1年時間做成了堅果類的電商第一品牌。

章燎原在此期間思考的各式戰略,是三只松鼠持續飛奔的根基。

  互聯網品牌,其成功法則的條目實際比傳統企業更難總結。

在某些行業里,老牌企業的成功邏輯有不少相似之處,而互聯網企業,尤其是迅速爆紅的品牌,則必有諸多創新之處。

但不論方法如何,有兩點始終繞不過,一是“快速建立口碑”,二是“成本與服務間的性價比”。

  天使投資人、美圖秀秀創始人蔡文勝曾說:互聯網未來屬于那些傳統產業里懂互聯網的人,而不是懂互聯網但不懂傳統產業的人,如果過分依賴互聯網的力量,傳統改造很難成功。

這番言論頗有見地。

(點擊閱讀:他讓4億人變美,能離得開他的女人已經不多了)  三只松鼠崛起期間,雖然互聯網式的“花活”不斷,但其所求始終與傳統堅果生意的目標一致。

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章燎原,很清楚堅果生意里,消費者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哪些過程和手段可以用來建立品牌信譽度。

  堅果是個紅海市場,三只松鼠起步時,電商領域里也不乏做得風生水起的堅果品牌。

想要紅海突圍,首先需要一款能創造藍海的拳頭產品,對堅果知根知底的章燎原,相中了碧根果。

  2012年左右,國內市場對于碧根果還比較陌生,老牌明星開心果的用戶關注度是其數倍。

但碧根果口味頗佳,價格也有競爭力,具備成為新一代堅果明星的潛質。

隨后的幾年時間里,碧根果的市場不斷擴大,把握住這輪增潮,成了三只松鼠的基礎。

  有了產品,就得找“目標群眾”。

堅果類產品的受眾大多是辦公室或是宅人一族,其需求的本質是滿足閑暇時光的口腹之欲。

  章燎原給三只松鼠的定位是做高端,賣給白領,但是在宣傳上,他沒有辦法直接傳達給白領受眾,因為那意味著很高的宣傳成本。

  章燎原想到了一個辦法:詹氏的很大一塊業務來自企事業單位的采購。

做這一業務時,章燎原首先主攻的卻是小區里的大爺和大媽,給他們提供低價格、好產品,他們買回去便到處講,不久后,便有企業慕名前來。

  到了互聯網,章燎原認為讓“圖便宜、樂于宣傳”的消費者進行傳播的方法依舊有效,而他的傳播群眾,順勢從大爺大媽轉向了學生和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

章燎原判斷:這類人群比較容易獲得滿足,也就是常言的“小確幸”,小恩小惠便會令他們開心地發微博分享。

而且這批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參與感也強,品牌重視度方面則是白紙一樣。

  遵循這一轉嫁而來的理念,三只松鼠針對年輕人用低價賺人氣,營造“大家都買三只松鼠我為什么不能買呢?”的理念。

賺足了人氣后,其價格漸漸趨于合理,在此過程中,新用戶變成了老用戶,價格不再是他們判斷的唯一標準。

  如何將新用戶變成穩定的老用戶?其中的學問更深,核心點則在于老生常談的用戶體驗。

在這條路上,傳統品牌的鏈條相對較短:一則有效的廣告能廣而告之,贏得消費者的關注,之后是比拼商超網絡,再之后則靠產品。

  互聯網品牌的體驗鏈很長:進網店觀看、客服交流、下單后的等待時間、產品體驗如何……任何一個環節的錯誤,都可能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如前所述,在這樣的鏈條里,很多傳統依賴的招數失效,因此傳統企業覺得這些環節都是麻煩。

  但章燎原卻覺得其中每個環節都是機會,充斥著聯系消費者、灌輸品牌理念的空間,并為此絞盡腦汁。

  一天,章燎原突然對團隊說:松鼠是萌寵,我們應該利用這個優勢,以寵物松鼠的口吻和顧客交流,稱他們為主人,甚至可以撒嬌。

  大伙聽了直搖頭,覺得“叫主人”又怪異又肉麻。

章燎原說:那我來第一個叫吧。

于是,這個37歲的中年大叔坐在電腦前,敲下了“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兒”。

  試驗了幾天,章燎原越發覺得這是個“天才”的想法。

淘寶購物時被喊一聲“親”稀疏平常,用戶不會記得這是哪家店,但叫主人的,一定是三只松鼠。

于是,某天半夜,章燎原在群里說:以后一律稱呼顧客為主人。

  他還發了張自己客服時的截圖,用“鼠小兒”賬號和客戶聊天時,他冒出一句“主人記得表揚一下,么么噠”。

對方說,小松鼠好乖,隨即發了一張摸頭的動圖。

  “主人”成了強制要求,包括鼠阿M在內的客服團隊,開始都不習慣這個詞,后來放開了,變成了團隊的標準用詞。

顧客們覺得稀奇,也有人不喜歡,但是叫順口了,顧客們很快便接受了。

  在溝通環節打下“松鼠”烙印,接著便是產品和服務。

新生代對于調劑類食品有很多要求,價格之上還需要愉快的體驗,壞的多、包裝丑、吃完了手臟、果殼沒處扔,都是不愉快的體驗。

在這類消費的全過程中,他們不希望任何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針對此,三只松鼠持續創新。

松鼠畫風的包裝盒、松鼠尾巴造型的開箱器、盒內附帶的擦手濕巾……在堅果行業內,章燎原可謂開創了超越用戶體驗的先河。

  他對此頗為自得:“互聯網要口碑相傳,必須要讓顧客得到喜悅和尖叫,而這一定是產品之外的。

”  在一系列改變的基礎上,三只松鼠迎來了轟轟烈烈的爆發與危機。

  走出死亡邊緣  2012年雙十一,三只松鼠的13個客服從凌晨忙到了第二天凌晨。

提示新消息的“叮咚”聲,在鼠阿M聽來一貫悅耳,但那天,這聲音卻變成了世界上最撓心的噪音。

  期間有同事打電話給運營經理:別賣了,再賣真發不出去貨,得關店了——訂單像雪花一樣積壓下來,缺貨成了可以預見的雪崩。

  一伙人在倉庫里呆了兩天,才搞清楚捅了多大的簍子。

章燎原將創業團隊叫到一起:我們面臨成立以來最大的災難,可能會死掉。

我們沒有任何選擇,只能用盡所有力量去干,就算干完了,可能還是會死掉。

  2012年雙十一之前,三只松鼠的日均訂單不過3000,當天卻沖到了10萬。

缺貨、物流慢、品質下降,都有可能擊垮其好不容易積攢下的口碑,令三只松鼠覆滅。

  逼不得已,章燎原招了200多名大學生當臨時工,他身先士卒,帶著團隊沒日沒夜干了9天,這才堵上了窟窿。

危機過后,章燎原一是后怕,二是興奮,覺得經此一役,團隊算是能打硬仗了。

  但他的興奮來得有點早。

雙十一過后,三只松鼠的日均訂單猛升一個臺階,逢年過節更是險情不斷。

  3個月后的春節,快遞再次積壓,鼠大瘋大年初三收到客戶的短信:你們做個P的生意,我的貨還沒收到呢。

  客服部門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過年期間還得遭受客戶們的譴責甚至謾罵。

為了解決眾人的不滿,章燎原向延遲收貨的顧客們賠付了80萬。

  連續的危機過后,章燎原意識到,跑得太快也可能讓企業死掉。

但是他沒法做出改變:不可能停止接單,也拿不出錢搭建完善的供應鏈與倉儲物流。

懸在頭頂上的利劍一直令章燎原喜憂參半,這一窘境直到2014年才發生根本性變化。

  是年,三只松鼠全年營收突破10億,期間還完成了C輪融資,從今日資本和IDG處拿到了1.2億元。

章燎原將2014年視為三只松鼠的地基年,手握充裕資金,他投資一億多進行了供應鏈改造,在北京、廣州、蕪湖、成都四地建倉,進口24臺自動包裝機,提升包裝效率30%以上。

  “在這之前,我們的企業一直搖搖欲墜,連地基都沒有,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線上。

”章燎原說,“但這只是百億地基計劃的起步。

”  他認為電商對供應鏈的改造才是真正的門檻:通過軟件提取數據改進產品,品質得時時改進。

而這也是互聯網品牌優于傳統品牌之處,電商讓企業與消費者直接對接,庫存更精準,品質更容易保持新鮮。

  三只松鼠的地基年,也是堅果市場全面爆發的一年。

2014年,老牌電商百草味發力,良品鋪子崛起。

列強紛爭的格局中,章燎原告訴鼠大瘋:我們現在有能力一天賣一個億。

鼠大瘋哈哈一樂覺得他在吹牛。

  這年雙十一,三只松鼠一天銷售1.09億元,賣了700萬袋堅果,120多萬個包裹,足以堆滿15個足球場,4500人在4天里發完了貨。

  “真正的對手是看不見的”  2014年之后,三只松鼠似在坦途上疾馳。

2015年,其年銷售額突破25億;剛剛過去的2016年雙十一里,這家企業的單日銷售額是5.08億。

  其中,在天貓這一平臺上,三只松鼠以4.35億的銷售額位列全品類商家第七,位列其前的,則是Nike、優衣庫、海爾等一眾鼎盛經年的品牌。

  在此之前,這一品牌的估值已經高達40億。

2015年8月20日,離開IDG、創立峰瑞資本的李豐給章燎原打了個電話:  “我出來創業了,新成立一個基金,我給你投點錢吧。

”  “可以,那你給我投一個億吧。

”  “我給你三個億。

”  9月15日,這筆資金全部到賬,三只松鼠以40億的“身價”成為領域內估值最高的電商品牌。

  在章燎原看來,三只松鼠算是有了基礎,但風險依舊不斷。

他總結了三只松鼠的幾種死法:最大的風險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風險在中國沒有人徹底的解決,我希望用互聯網信息化、數據徹底解決,但這需要過程。

另外,互聯網處處是風險,任何一種死法都可以讓你去死,媒體可以讓你死,微博可以讓你死,國家相關政策也可以讓你死,用戶投訴也可以讓你死,你沒法總結哪種死法。

“全員要關注的不是怎么去死,是如何去挖掘每一個細節的短板在哪、把短板抑制住。

”  為了抑制短板,他開始了新一輪的投資布局,包括建設生態農業平臺與專業化物流,在全國范圍內建成10個倉庫等等。

章燎原的想法,是加速產品的拓展,從線上第一做成線下第一,再到全國零食第一,再之后“實現全球食品”。

2016年7月,三只松鼠設立了松鼠海淘,專攻全球零食。

  因為這類持續投資,這家大名鼎鼎的企業,實際仍在虧損經營。

按照章燎原的說法,“想盈利隨時都可以盈利,還沒到時候”。

  這一說法和曾經的京東如出一轍,值得一提的是,三只松鼠的投資人、今日資本的徐新,正是鼎力劉強東崛起、站在他身后的最重要的女人。

(點擊閱讀:八年本錢翻百倍,成批造就草根為富豪,背后有何真相與門道)  不過,章燎原和劉強東不一樣——他和99%的互聯網掌門人都不一樣。

他離群索居,平時就待在蕪湖的松鼠總部大樓辦公室里“閉關”,甚少出關。

  其他掌門人喜歡談成功學,他喜歡談喝酒。

章燎原認為酒在團隊建設中的地位不可低估,每逢硬仗,他都要搞誓師大會,擊鼓、宣誓、喝壯行酒,還為此專門找某酒品牌定制了專屬慶功酒。

  在不可避免被問到“成功學”時,章燎原說:沒什么可談的。

因為言成功尚早,危機隨時可能出現。

  “真正的對手是看不見的,就像當初他們看不見我一樣。

”他說。

06-29

下一篇:從每天20塊生活費到融資1.7億,2年逆襲高富帥,就靠一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3|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a级毛片无码a∨性按摩|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