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騰訊不僅僅是想代理《絕地求生》而已,有可能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那就是讓這款游戲為做平臺賦能。
最近,微博、微信、貼吧、直播平臺等紛紛熱議——騰訊到底有沒有代理“吃雞”?“吃雞”指的是一款Steam上的求生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以下簡稱《絕地求生》):100名玩家在孤島上搜刮武器裝備,在求生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干掉或者耗死其他所有人,活到最后。
當玩家拿到第一名,游戲左上角會彈出一句話:“大吉大利,晚上吃雞”,這原本是英文中的一句俗語“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經過制作組的巧妙翻譯,“吃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不是第一次網傳騰訊代理Steam上的求生游戲。
4月17日,@微博搞笑排行榜 放出了一個以求生游戲《H1Z1》為背景的“彩蛋”,畫風精良,并且@騰訊TGP平臺,暗指騰訊可能代理。
10天后,騰訊發放了一份問卷,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H1Z1:King of the Kill》或同類的大逃殺游戲進入了國內(非steam平臺),您是否有意愿嘗試?”上次是騰訊主動發布信息,而這次,騰訊方面并沒有任何官方表態,但是幾乎每個玩家都從鵝廠嗅到了“吃雞”的氣息。
有網友從經濟角度分析,認為騰訊代理對中國玩家利大于弊。
《絕地求生》原本被玩家戲稱為“98元首付+30元月供”的模式。
游戲本身需要花98元買斷,但是玩家每月還要花費30元在VPN加速器上,否則就會出現延遲。
在槍戰游戲中,0.1秒的延遲都是致命的。
很多網友對騰訊的代理感到不悅。
的確,騰訊在代理運營游戲方面,有一段“黑歷史”。
NBA2K OL、FIFA OL、極品飛車、COD OL等世界級3A大作由騰訊代理引進國內后,雖然可以免費下載,但如果想有較好的游戲體驗,必須不斷花錢買最新的角色、皮膚、飾品和裝備。
在玩過原作的玩家看來,這極大地影響了游戲的公平性體驗。
而像《穿越火線》《DNF》這樣被網友認為是騰訊自家產品的游戲(其實都是代理),收費形式更是五花八門。
馬化騰也因此被玩家們做成了表情包——只要充錢,你就能變得更強。
但《絕地求生》有所不同。
從本質玩法上說,《絕地求生》是一款極為講究公平的游戲,因為每個人都是手無寸鐵降落在孤島上,這幾乎在根本上斷絕了騰訊從花錢提升裝備中獲取收益的機會。
如果騰訊真要代理,《絕地求生》很有可能成為一款“買斷制”的游戲。
當出現付費的門檻后,玩家會更加看重游戲本身的品質。
《絕地求生》的品質,已經被全球玩家充分驗證。
自從3月23日上線以來,短短4個月時間,《絕地求生》已經售出535萬份,在Steam的周銷售榜上,連續霸榜18周。
7月9日,《絕地求生》同時在線人數達到239,167人,超過了Steam的“親兒子”《CS:GO》,僅次于《Dota2》。
對《絕地求生》廠商Bluehole來說,他們應該早就看出了中國玩家對求生游戲的熱情。
在《絕地求生》535萬的銷量中,有超過80萬份是由中國玩家貢獻的,占總銷售額的15.06%。
如果與在中國擁有強大分發能力的騰訊合作,Bluehole基本可以做到“穩賺不賠”。
之前騰訊代理的同是Steam平臺的《饑荒聯機版》,同樣是一款買斷制的游戲,第一個月就賣出了超過100萬份。
而這款游戲在Steam發售15個月,中國玩家購買數量不過才80萬份。
對于騰訊來說,這八成也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但吸引這樣的頭部游戲進入,如果只是賺上一筆,那就太低估騰訊的眼光了 。
騰訊想闖出一條路,和世界第一大游戲平臺Steam掰掰手腕。
4月20日,騰訊宣布“騰訊游戲平臺TGP”升級為“WeGame”,努力打造“連接全球開發商和國內玩家”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并向全球游戲開發者發出“極光計劃”進行招募。
騰訊希望完成從獨家內容供應商到開放式數字游戲發行平臺的身份轉變。
這被視為是騰訊公開和全球最大的綜合數字游戲發行平臺Steam進行競爭的開端。
據消息,騰訊將于今年8月正式宣布WeGame的上線。
目前,騰訊游戲TGP平臺已擁有2億注冊用戶,還擁有超過3000萬日活躍玩家,是國內用戶規模最大,接入大型游戲產品最多的游戲發行平臺。
但在這個平臺上的游戲種類還沒超過20種,相比于擁有9000+游戲的Steam,顯得底氣不足。
游戲數量不夠,騰訊拿什么來競爭呢?不妨看一下Steam平臺的發家史。
15年前,Steam起始于母公司Valve的《半條命》(后來發展出影響世界游戲史的CS系列),2005年發售的《半條命2》要求所有玩家必須下載Steam平臺才能進行游戲。
同年,Steam開始聯絡不同的游戲發行商和獨立游戲開發者,簽署合約并為他們提供Steam平臺的游戲銷售服務。
對比前文所述,騰訊“努力打造連接全球開發商和國內玩家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并向全球游戲開發者發出招募”,是否有些眼熟?Steam的發展邏輯是用自有的優質產品來帶動用戶,然后不斷積累發行商和獨立游戲人的信任,從而實現滾雪球式的發展。
相比而言,擁有QQ和微信的騰訊顯然不需要為初始用戶而發愁。
騰訊缺少的是《半條命》這樣“劃時代”的游戲。
其實,騰訊手中一直有一部精品游戲——《英雄聯盟》,這也是騰訊游戲平臺的玩家基礎。
2011年,騰訊總共花費16.79億元人民幣收購《英雄聯盟》開發商Riot Games,Riot Games成為騰訊控股的首家美國公司。
但是,公司仍由原創始人及管理團隊全權負責,獨立運作,騰訊不干預游戲的制作與更新。
就是這樣的獨立運作模式,讓《英雄聯盟》成為目前PC端最火的游戲,月活最巔峰曾達到1億。
雖然《英雄聯盟》已經在人數上壓倒Steam的《Dota2》和CS系列,但畢竟,《英雄聯盟》游戲的DNA不是騰訊的。
騰訊要想自己開發這樣一款游戲,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至于玩家是否買賬,還是一個問號。
如果騰訊想像Steam一樣,成為全世界開發商和玩家集結在一起的平臺,一個理智的選擇就浮出水面——做不出精品游戲,那就先代理一個。
《絕地求生》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
7月27日,騰訊還未做出官方回應,流言依然漫天飛舞。
但《絕地求生》方面,游戲創意總監 Brendan Greene突然宣布來到上海參加ChinaJoy的活動。
在活動現場,熊貓TV正在舉辦《絕地求生》的比賽,Brendan拍下照片,興奮地說:“有200萬人在熊貓TV上看《絕地求生》的比賽耶!”
下一篇:百麗宣布退市 80歲創始人鄧耀套現百億離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第六屆中國財經峰會在京召開​ 眾生平安榮攬雙料金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