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新老交替的春節長假,拋開喧囂熱鬧的煙花炮竹,事實上留出了一段時間寶貴的時間,能讓忙碌一年的我們更冷靜思考過去與未來。
過去的那一年,2016,本身就已經蘊含來年各行業的走向。
如你所知,已經有太多的熱詞成為2016年的“專屬回憶”,比如:VR、短視頻、區塊鏈、智能汽車、共享經濟這些詞在過去的一年占據了科技媒體大部分的版面。
鈦媒體曾詳細探究了VR上半年的熱與下半年的冷(詳見文章《VR新世界:一半是虛擬,一半是現實 》),也曾深入報道了Fintech領域最受關注的方向——區塊鏈的商用可能(《“淘金”區塊鏈,各路力量的突圍戰點燃 》),更是用抽絲剝繭的方式來分析被樂視以及被賈躍亭所押寶的智能汽車到底靠不靠譜。
熱情與冷靜、大膽與謹慎,就像鈦媒體團隊給很多人的奇妙印象,兩張截然不同看似矛盾卻渾然一體的雙生面。
進入雞年,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是依然在糾結過去,還是在為未來謀劃與思考。
這一年我們學會了一句首席鈦妹反復強調的引自丘吉爾的話:“如果我們還在為過去爭吵,我們將失去未來。
”同時,我們也早已不滿足于只在大方向上思考,對未來一年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出精準預見,也成為鈦媒體內容團隊每年必做的功課。
如今,對短期的未來做精準預測正在變得越來越難,尤其是當下,英國脫歐、特朗普贏得選舉、人工智能浪潮再次爆發……極速變化中的世界“黑天鵝事件”頻發,商業世界變得愈發深不可測。
憑借鈦媒體采編團隊和部分專家作者團隊一年 365 天的觀察和記錄,深入不同的行業一線的采訪和調研,憑借大量專業機構、專業人士貢獻的腦洞,確保我們擁有了作為一家專業媒體的“能力圈”。
未來一年會有哪些行業極速發生變化?今天,我們總結了2017年的大精準預測,立此為照,Mark一下,一年后也許我們能從預測的準與不準中,更好把握時代脈搏。
本文由鈦媒體記者:蔡鵬程、吳寧川、謝康玉、唐植瀟、蘇建勛、胡勇、蕭棋、李勤、彭君濤,合作完成。
預測一:微信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將超越支付寶說到移動支付,不得不提到一個小變化:微信團隊今年首次提出“春節不再參與紅包”,我們對此解讀是,前兩年的微信紅包意在培養用戶的支付習慣,而如今,當帝都的三蹦子上都貼著二維碼的時候,你不得不承認,“布局”的使命早已完成,微信支付的下一個目標是市場份額的擴大——畢竟,還有強勁的支付寶在那里。
數據更直觀的顯示了微信支付的生命力:用戶月活達到7億、50%用戶使用時長超過1個半小時。
尤其是在線下(如零售等)場景下,微信支付正在吞噬支付寶曾經的份額。
2017年開始了,微信越來越注重線下二維碼的入口,小程序為線下場景導流是最佳代表;面對面紅包(微信春節剛上線的功能)的功能亦像是線下掃碼支付習慣培養的另一手段。
我們期待一年之后的新年之際,馬化騰可以親自宣布微信支付的戰果。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蛋糕依然在做大,搶蛋糕的運動也越來越激烈。
鈦媒體基于移動支付市場的增速來判斷:微信支付(即財付通)2017年的勝面要更大。
想要查看全文及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歡迎注冊成為鈦媒體Pro版專業用戶,復制鏈接http://.tmtpost/pro,或者直接“閱讀原文”。
預測二:IBM 將收購 Twitter微軟在2016年用262億美元收購了 LinkedIn,外界反應是一片叫好。
然而后從在2015年Q4開始之后連續三個季度,凈虧損為從800萬美元一路擴大至4250萬美元以及最后的1.19億美元——LinkedIn坐擁4.33億用戶以及1億月活用戶,卻找不到有效的變現途徑。
同樣的問題正發生在Twitter身上。
在2016年的Q1到Q3,根據美國通用會計標準,Twitter凈虧損徘徊在1億美元左右。
Twitter的高層制定了計劃,要基于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爭取在2017年實現盈利。
相比之上,Twitter的月活用戶在3.1億到3.2億之間,而Facebook的月活用戶為16.5億左右,Twitter十年但已經接近用戶上限。
整個2016年,Twitter被收購的傳聞就沒有停止過。
Salesforce、谷歌、蘋果甚至迪斯尼都出現在潛在競購者名單中,但最終都一一退出了競購。
Twitter的市值曾一度達250億美元,而在2017年初,Twitter的市場為120億美元左右,跌去了一半。
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沒有買家肯于出手。
但我們相信,Twitter還有一位合適的買家,這就是IBM。
想要查看全文和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閱讀原文☝預測三:直播電商,紅人電商將火爆人口紅利消失、流量越來越貴,這是過去一年電商行業的寫照。
不過,2016年新的創新模式,已經讓我們看到一些端倪。
拼團、微商、紅人電商、社群電商、內容電商集中出現在過去兩年中,成為流量創新的代表。
電商領域新入局的創業者必然面臨著兩個殘酷的選擇:一是嘗試更難做的品類、二是選擇更復雜的商業模式,種種hard模式讓很多后來者望而卻步。
事實上,一條更理性的方式應該是——流量創新,即通過創新的方法去獲取相對便宜的流量。
這將是電商領域創業僅剩的、唯一的機會。
想要查看全文和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閱讀原文☝預測四:VR一體機將退出主流消費市場2016年下半年虛擬現實產業逐漸趨冷:一些硬件廠商默默無聞的“死去”,而內容商仍然沒能生產出爆款,我們的目光聚焦在VR硬件設備市場。
HTC Vive和Oculus Rift被認為是VR硬件鼻祖,但真正走進大眾消費的是谷歌的Cardboard。
直到Gear VR出現,給國內廠商提供了新思路,過去一年中無數從Cardboard眼鏡盒子起家的廠商借鑒Gear VR的思路做出了 VR 一體機。
但我們認為,消費者未來并不會大規模購買VR一體機。
鈦媒體的預測是基于——VR一體機產品目前的優勢是相對而言的,即便體驗最佳的VR設備 HTC Vive 最大的毛病就在于用戶需要拖著又長又重的線纜、戴舒適度并不適合移動體驗。
目前已經出現一些創新公司致力于讓HTC Vive“無線化”,這是否意味著 VR 一體機就會失去市場呢?并不是,與危機相伴而生的往往是新的機遇:一體機可能會逐漸淡出消費級市場,但它會在另一個 2B 市場愈加繁榮。
畢竟VR一體機的供應鏈與手機一致、可定制程度高,一體機完全可以只面向 B 端,做定制設備:比如教育行業,醫療行業,展示等等。
想要查看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我☝預測五:一大批免費的通用SaaS要被淘汰隨著云服務的廣泛應用,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公司,它們的 IT 系統底層架構的“云”化進程都在不斷加劇,因此,率先被放在企業云平臺中的,自然就是提供企業內部功能性服務的通用 SaaS,包括 CRM(客戶關系管理)、ERP(側重人事、財務、社保、薪酬等HR SaaS 模塊)、OA(自動化辦公)等各個環節。
云服務的廣泛應用加快了中國企業的 IT 系統底層架構的“云”化進程。
而率先被放在企業云平臺中的自然就是提供企業內部功能性服務的通用 SaaS,包括 CRM(客戶關系管理)、ERP(側重人事、財務、社保、薪酬等HR SaaS 模塊)、OA(自動化辦公)等各個環節。
復盤 2016 年的企業服務市場,通用型 SaaS 已經在紅海的紛爭中逐步分化:前有用友、金蝶這樣的老牌廠商不斷通過內部革新與外部收購完善移動化產品布局;新興互聯網環境下的 SaaS 產品賽道也逐漸涌現出銷售易、紛享銷客、51 社保、薪人薪事等各個環節的領跑者;而巨頭加入更是使戰火升級,阿里釘釘對微信的挑釁、騰訊戰略投資 Teambiton、京東金融攜手人力資源 SaaS 平臺“微知”,均表明通用型 SaaS 仍處在資本垂青的階段。
而我們認為,機會和危機并存。
2015 的 SaaS 元年與 2016 的洗牌之年后,相當一部分通用型 SaaS 在急于高歌猛進的節奏下亂了陣腳,逐漸暴露出企業內外的不少隱患。
隨著資本市場的理性回歸、云計算與 AI 的應用深入、釘釘與企業微信、小程序延續的高歌猛進,通用型 SaaS 勢必將在2017 年遭遇新一輪的洗牌。
為什么 SaaS 創業的“燒錢”模式不會持久?為什么垂直領域的 SaaS 機會更大?鈦媒體在專業版的預測全文中總結了三大原因和趨勢。
想要查看全文及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閱讀原文”☝預測六:Galgame 重興熱潮VR 硬件的出現賦予了傳統的 Galgame 無與倫比的新體驗,或者毋寧認為是,廣大玩家夢寐以求的交互沉浸體驗在今天終于借助技術的力量得以成真。
在風起云涌的2016年,盡管有回到一戰的 Battlefield 1,盡管有續寫魂學的 Dark Souls III,盡管有重回經典 FPS 風格的 DOOM,但是,讓鈦媒體記者最難忘、覺得最有意思的卻是一款2015年發行的叫 HuniePop 的三消游戲。
在 Steam 上,這款游戲的好評率高達98%,其標簽包括“裸露”、“成人”和“戀愛模擬”等元素。
對現在還熱衷于《陰陽師》的年輕玩家來說,Galgame 可能已經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稱謂。
然而,在十多年前,在 PC 以及掌機上,這卻是一個倍受人們喜愛的游戲類型。
Galgame 就是戀愛游戲,而那些包含18禁元素的 Galgame 則被大家稱作小黃油。
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主機市場的崛起和對成人游戲元素越來越多的批評,PC 平臺上的 Galgame 終于逐漸成為明日黃花。
然而,2016年關于這一類“戀愛模擬游戲”的數據很有趣:Steam 上帶有此標簽的游戲為113款,在2016年發行的則有43款。
帶有“成人”標簽的戀愛模擬游戲有35款,在2016年發行的為14款。
也就是說,過去的一年,Galgame 的發行與 Steam 的整體情況幾乎沒有差別。
不妨讓我們這么說,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消沉之后,Galgame 以及小黃油終于迎來了它的小陽春。
除了 PC 游戲平臺整體的回暖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 VR 硬件的出現賦予了傳統的 Galgame 無與倫比的新體驗,或者毋寧認為是,廣大玩家夢寐以求的交互沉浸體驗在今天終于借助技術的力量得以成真。
想要查看全文和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閱讀原文☝預測七:made in USA 的iPhone出現回流,已經成為特朗普競選成功后的一個關鍵詞。
根據特朗普的政策宣傳,他上臺后將會對中國進口加稅,按照法律規定,總統任上可以施加最多15%的進口關稅,這意味著,中國制造業的人力成本優勢受到不少削減。
特朗普還承諾會大力削減企業稅收負擔,通過雙管齊下的方式來變相降低蘋果等企業的制造成本和增加收入。
軟銀同意在美國投資50億美元和增加5萬個工作機會,已經足以讓這位候任總統大張旗鼓地宣傳此事。
對特朗普來說,所謂“成本”的一重含義就是“讓美國人獲得工作”。
12月17日,他在 Twitter 上表示未來一屆政府將遵循兩條簡單的原則:買美國貨,雇美國人(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
2016年末就有消息指出,蘋果早就已經要求鴻海與和碩評估回遷美國制造 iPhone 的可能性。
歷史的巨輪已經緩緩轉動,或許很快我們就將看到美國原產的 iPhone、iPad 乃至更多的美國公司的美國產品,歡迎見證全球化瀕死的年代。
想要查看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閱讀原文”☝預測八:區塊鏈將大規模使用于房地產業央行在 2016 年初明確了將發行數字貨幣,這一信息使得支撐其背后的技術——區塊鏈,逐漸從原先抽象空洞的概念變得越來越立體,也使得區塊鏈這一系統成為過去一年的熱詞。
而房子是最大的貨幣沉積之處,畢竟貨幣無論是紙的,亦或是數字的,最后都會獻給那個無所不在的空間。
根據 HomeInsight 統計分析,通常一個房主每隔五到七年會出售他的房產,平均每個人將在一生中搬家11.7次。
買房子畢竟是件人生大事。
可不幸的是,不論購房者、貸款者,只要與房子扯上關系,很多程序流程極其復雜。
區塊鏈技術,有望改變房地產市場的運作方式。
它能合并許多復雜的流程和房地產公司通常要處理的事例,加快交易進程、減少欺詐行為,為每一個參與者提供更透明、安全的交易。
做出這一預測,有一個關鍵人物不可忽略:比特別企業家、Bloq 的創始人 Jeff Garzik。
他是一位比特幣行業開發者,引用他在國際會議上的演講,未來,“房地產行業中四種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有效的應用會影響房地產行業:數據權益、多重簽名托管、眾籌和資產流動性。
”雖然在房地產行業上,Bloq 還未展示他們以比特幣區塊鏈為基礎的平臺所構建的應用程序,但是 Bloq 已經與一些著名的公司,包括德勒(Deloitte)、微軟和IBM展開合作,來為房地產行業提供一個通用的平臺。
想要查看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閱讀原文☝預測九:一批互聯網汽車公司將出局國內種種機會的催動下,汽車行業迎來變革的信號越來越明顯。
誕生于硅谷的特斯拉已經是造車新軍的標桿,樂視投資的法拉第未來和Lucid的量產車也已經呼之欲出。
造車的創業風氣在國內尤甚。
中國是一個擁有4000萬輛年產能、2500萬輛年銷售量的巨大市場,2014年,以上汽和阿里兩個巨頭合作造車開始,涌起一波造車大潮。
據鈦媒體統計,在這個市場中,以互聯網跨界、傳統制造業跨界以及兩者混合的三大造車派系,總共締造了近20家造車創業項目。
發展新能源甚至汽車新科技對于汽車百年工業來說已經是必然,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順利搭上這趟便車。
回答不清楚如下這幾個問題的企業,將在未來一年的產業激烈競爭中出局:1、造車到底需要多少資金?(資金儲備)2、早期的團隊建設是否成熟?3、產品規劃是否完備?4、代工還是自建工廠?自建工廠的一道超級高的門檻。
工信部在此前推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中,有十分嚴格的資質審核流程。
想要查看全部預測進入鈦媒體Pro版查看,方法同上,戳閱讀原文☝預測十:VR/AR、基因大數據將是下一個“房地產業”央行在 2016 年初明確了將發行數字貨幣,這一信息使得支撐其背后的技術——區塊鏈,逐漸從原先抽象空洞的概念變得越來越立體,也使得區塊鏈這一系統成為過去一年的熱詞。
(本趨勢預測由硅谷早期風險投資機構Amino Capital(豐元創投)管理合伙人徐霄羽提供,由鈦媒體駐硅谷記者彭君韜整理)今年早期投資趨于穩定的背景下,徐霄羽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普及和深度運用,新的移動端操作系統VR/AR(混合現實/增強現實)和能夠優化醫療體系的基因組大數據是投資人在2017年應該著重關注的領域。
具體來說:VR領域:2017年VR產業將重點從成本、技術以及體驗這三個方向完成產業升級。
同時,她建議投資者可以在今年重點關注這幾個方向。
基因大數據:更多硅谷創業公司開始收集并處理醫療和人體的數據,進而向美國制藥領域的各個端口輸出數據,包括制藥公司、保險公司和醫院。
下一篇:揭秘準大學生信息泄露打包出售3角/條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電信詐騙的“九大套路":騙子能玩出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