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生產車間 3月19日,本報報道了愛心企業四川祥和茂制衣有限公司將工廠建到貧困村,采用“電商+基地+扶貧”模式,讓村民實現就近打工,掙錢顧家兩不誤,貧困村集體實現持續增收的正能量故事。
今日,本報聚焦四川祥和茂制衣有限公司,為大家揭秘其CEO張夢的創業之路和他開創的商業傳奇。
作為一名返鄉“創客”,張夢的創業經歷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充滿夢幻和傳奇。
從最初連布料都看不懂的服裝行業門外漢,再到跨行業創辦制衣公司,28歲的張夢在短短四年多時間里,實現了從草根“創客”到千萬級互聯網服飾定制公司CEO的完美逆襲。
從最初75平方米的出租房,集吃、住、辦公一體,到如今6家分公司,3000平方米集辦公室、展廳于一體的生產廠房,張夢正一點一點地將心中的理想藍圖變成現實。
實現個人理想后的張夢沒有忘記回饋家鄉,他積極踐行十愛,主動肩負起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建設扶貧工廠惠澤村民。
他也因此榮獲“2016年川商扶貧優秀個人”“2017年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創客”傳奇 創業4年開了6家分公司 3月14日,內江經開區孵化園。
下班時間已到,四川祥和茂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和茂)的廠房里,仍然傳出機器轟鳴的聲音。
工人們坐在縫紉機前,忙著把一塊塊零散的布料拼接成一件件成衣。
而他們的總經理張夢則在離廠房不遠的辦公室里忙碌著,電話一個連一個地接個不停。
這是祥和茂在內江的總部,集制衣廠、陳列室、線下服裝體驗館和辦公室于一體,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
自2013年開始創業以來,張夢在短短4年多時間里,實現了從草根“創客”到千萬級互聯網服飾定制公司CEO的完美逆襲,為自己的創業之路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1990年出生的張夢,是內江經開區人,此前曾在成都打工多年,賣過飼料,也做過房地產銷售。
在房地產行業工作多年,長年西裝革履的職業生涯,使他對服裝定制行業產生了濃厚興趣。
2013年,他辭去高薪工作,懷揣著5萬元積蓄,在成都租了間門面,組建起一個十多人的小團隊,開始做起了服裝定制生意。
那時,張夢沒有工廠,店里的業務主要是接單,然后再拿到工廠加工,賺取差價。
當時,張夢完全沒有任何服裝行業經驗,連基本的布料常識都沒有。
在成都摸爬滾打一年,除了增長見識,張夢基本沒賺到錢。
2014年4月,在內江大力鼓勵全民創業以及打造“四川電商第二城”的浪潮中,張夢回到內江,創辦四川祥和茂制衣有限公司,通過淘寶網和公司網站,出售定制服飾,包括企業工裝、制服、團體文化衫和個人私服定制等。
此后,張夢帶著自己的“夢之隊”,從一間75平方米的套二出租房里開始起步,在短短4年時間里,讓公司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銷售額節節攀升。
現在,除了內江,祥和茂在成都、綿陽、自貢、西昌及重慶等地均建立了分公司,擁有服裝設計師、形象設計師、制版師等專業人員160余名,專業從事服裝設計、生產、銷售及高級形象設計。
2017年,公司銷售額達4000萬元。
踐行十愛 負起一個企業家應盡的社會責任 時針已悄然劃過下午6點,但是女工張蘭英仍然坐在縫紉機前“奮戰”。
44歲的張蘭英家住東興區漢安大道漢安天地小區。
過去很多年,她和丈夫遠走他鄉打工,兒子一個人留守內江,一家人一年到頭很少團聚。
回到家鄉就近找個合適的工作,曾是張蘭英多年的夙愿。
在祥和茂的工廠里,張蘭英實現了這個樸素的心愿,“雖然內江的工資水平比不了外面的大城市,但是離家近,一家人可以在一起,這就是最好的。
” 作為內江本土唯一一家上規模的服裝制造企業,祥和茂正式成立兩年多時間以來,共解決人員就業2000余人。
一批像張蘭英這樣的務工族放棄外出,留在家鄉就業。
而這,正是張夢返鄉創業的初衷之一。
張夢告訴記者,他回內江創業這幾年,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與市委、市政府和內江各級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是分不開的。
“我現在的辦公室、廠房,都是經開區孵化園免費提供的。
”張夢說,優厚的政策條件,大大減輕了公司的資金壓力,讓他如虎添翼。
如今,已經從“創客”晉身企業家的張夢沒有忘記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
建“扶貧工廠“,就是他積極踐行十愛、回饋社會的一個縮影。
張夢說,除了增加本地居民就業機會,未來他希望自己的“電商+基地+扶貧”工廠能夠得到大力推廣,讓更多的貧困戶受益。
轉型升級 他要打造西南首個智能服裝制造工廠 “思路決定出路,天道酬勤。
”這是一路走來,張夢總結的創業心得。
現在,他仍然用這句話激勵自己,不斷居安思危,為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尋找更好的路徑。
張夢告訴記者,過去多年以來,公司主要是通過自己的網絡平臺銷售產品。
這種模式的弊端是,公司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經營網絡平臺的品牌知名度和人氣。
這顯然拼不過現有的淘寶、京東等人氣網絡平臺。
目前,公司正在轉變思路,即減少對自建網絡平臺的投入,主要依托與大型知名網絡平臺合作,走先接單后生產的經營模式。
此外,一張更大的藍圖已在張夢腦海中形成雛形:投資3000萬元,建設一個總用地面積達20畝的智能服裝制造工廠。
“客戶站在那里,機器自動掃描,身高、體重、三圍這些數據自動錄入,傳輸到數據系統,智能設備終端自動設計出合身的服裝,再轉入實體生產,實現高端智能化私人定制。
”張夢說,通過先進的智能設備,將大大提升服裝設計效率和科技含量,特別是在學生訂制校服等方面將大有作為。
據介紹,目前該項目用地、資金等都已準備就緒,預計最快下個月就可以動工,年底就將建成。
“項目落成后,將是西南地區首個智能服裝制造工廠,祥和茂將因此掀起一場服裝制造領域新的技術變革。
”對未來,張夢躊躇滿志:“我的目標是一年銷售2個億,5年突破10億!”
下一篇:從“網癮少年”到90后CEO 他是如何做到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洗頭工到管理千人,90后創始人講述創業之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