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今,一些具有創新意識的新一代農民已徹底拋開了“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舊有觀念,他們在生之養之的黃土地上尋找著自己的美好夢想,挖掘著屬于自己的“金礦”。
吉林省蛟河市23歲的農民魯長俊就是其中一個已經找到了“金礦”的佼佼者,請聽他講述自己的“淘金”故事。
1998年5月,在舒蘭收購糧食的姨夫路過我家。
他敘述的收糧經歷,激起了我想出去闖蕩的念頭,當即決定跟姨夫一起在舒蘭市上營鎮從事糧食和土特產品的收售工作。
10月的一天,我們收購了一車黃豆。
在返回上營的途中,車胎突然爆了,無法行走。
當時黑燈瞎火、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姨夫急得直轉磨磨,我毫不猶豫地說:“姨夫,你們等著,我去叫修理工。
”說完,我脫下大衣,撒腿就跑。
當我跑到修車鋪時,渾身的衣服已全被汗水浸透了。
我和修車師傅打車飛快地回到了停車處。
當車修好后,姨夫看我渾身是汗的樣子,不由夸我說:“長俊真是好樣的!能吃苦,將來肯定有出息!” 12 月下旬,姨夫給了我1萬元的工資。
17歲的我可是頭一次見到這么多錢啊!我這才知道原來收售糧食比種糧食的收入要高幾十倍、幾百倍呢!從那以后,我下定了要干這一行的決心。
(本文為中國百姓創業網原創文章)我一邊做生意一邊學習考察,兩年內我幾乎跑了大半個中國,為自己將來的“單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2001年5月,我自立門戶,成立了“長俊糧貿公司”,開始了自己收購糧食的第一步。
萬事開頭難,當時我剛滿20歲,長得小,又沒有知名度,農民和商販都不信任我,好幾天我都沒收到糧食。
我既納悶又不服氣。
這天,我聽說龍鳳村有一農戶家里有6000多斤玉米,就開車直奔他家,張口就要收購。
那家大爺用輕蔑的眼光上下打量我一番說:“我賣,你能收得起嗎?”“大爺,你就說你的玉米多少錢賣吧?”“4毛2!”“好,我全收了!”其實那年玉米的收購價也就在0.38~0.40元左右,但我不花高價根本收不到啊!雖然當時我收的這車玉米沒有掙到錢,但是我的口碑卻借這個大爺的嘴傳出去了,說有個20歲的小伙子,講信譽,不差秤,收價還高。
后來我再到龍鳳村收糧時,老百姓都搶著賣給我。
剛開始收糧時我還有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不足,手中一共才6萬多元,所以我收了糧后根本不敢壓糧,見利就走,有時一車糧才能賺50塊錢!但我言出必果,誠實守信,很多買我糧食的客商對我非常信任,把他們的錢放在我這里,讓我大量地收糧。
我這才有了周轉資金,才能大量地收糧。
而且農民們也愿意賣給我,就連下面一些糧販子也都把糧往我這里送。
時間長了,我的公司成了農民和二道糧販們的“中轉站”了。
到2002年,我一年共收購黃豆4200噸,玉米2200噸,白瓜子130噸,各種藥材40多噸,收購總量占全鎮50%左右,其中白瓜子一項我個人就收了新站和拉法兩鎮總產量的70%還多! 從一個普通農民到一個農民經紀人,身份的轉變很容易,而觀念的轉變卻絕非易事。
比如說對市場行情的認識,就經歷過一番波折,有一次還因為沒有掌握好行情賠了7萬元。
從那以后,我加強了信息的搜集與積累。
我一方面從加強管理入手,聘請糧食質檢員,嚴把收糧質量關;另一方面,我建立了糧食購銷價格信息網,隨時掌握糧食市場行情的變化,并根據信息來決策。
從此,我的糧食收購事業開始如魚得水。
下一篇:盤點農村創業的優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農村創業賺錢好點子大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