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8月1日清晨,天剛蒙蒙亮,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大爺就已在漳平市和平鎮東坑村的一家養鴿場內忙碌開了。
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鴿籠內,5000多對白羽肉鴿成對而棲。
老大爺“全副武裝”,穿白衣、戴白帽、還戴著一副白口罩。
喂食、清掃、檢查,他忙得不亦樂乎。
老大爺名叫黃財星。
3年前,他從漳平市某機關單位退休。
如今,他是這家大型養鴿場的老板。
從當初整日與文件、數據打交道的公職人員,到如今飼養著5000多對鴿子的“養鴿大王”,談及其中苦樂,老黃頗為感慨。
“剛退休的時候,我想,干了半輩子工作,是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可閑久了,總感覺渾身不是滋味,總想著找點事情干。
”聊到當初辦鴿場的原因,老黃說,“當時發現,漳平的肉鴿市場還處于空白,而且我一直對養鴿都十分感興趣,所以就想著辦個養鴿場。
” 可是,當老黃將想法和家人、朋友商量后,反對的聲音不絕于耳。
大家都勸他:“辛苦了大半輩子,現在退休了,每月還能領到不少退休金。
沒事的時候,你可以去旅游,或者種種花,何必那么辛苦?” “但是,我的妻子還是十分支持我。
她當時剛從教師崗位退下來,理解我的感受,并表示要跟我一起干。
”得到妻子的支持后,老黃便著手開辦養鴿場。
租地、購置設備、搭建廠房、購買種鴿,經過幾個月的忙碌,老黃的養鴿場在2012年底正式成立了。
養鴿場辦起來后,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經驗不足、人手不夠、銷路不暢,面對這些困難,老黃沒有退縮。
“當時先是上網搜索相關信息,后來就跑到附近縣市的鴿場去學習。
我還動員了村里的一些退休、下崗職工加入我的鴿場。
肉鴿長大,可以賣了,我就到飯店推銷,一家一家地跑。
每天天沒亮,我就起床了,一直忙到大半夜。
雖然很辛苦,但我心里特別充實。
”回想當初創業的艱辛,老黃反而覺得十分開心。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老黃的養鴿場規模越來越大,兩棟共1000多平方米的鴿房內,飼養著5000多對肉鴿。
老黃的“星星鴿場”在當地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訂單絡繹不絕,每年可出產6000多對肉鴿,年利潤達20多萬元。
“現在,我們鴿場有七八名員工,他們大多是村里的退休或下崗職工。
我們鴿場的不斷發展也向大家證明了,退休或下崗的職工通過努力,也能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
”老黃說。
下一篇:如何更好地在農村創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投資少見效快農村養殖項目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