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移動互聯網創業到底有多悲催?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互聯網跟移動互聯網的差別。
PC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是通過入口級產品獲取用戶,把控網絡流量,最后通過流量變現來獲取盈利;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極致的產品和服務來獲取用戶,把用戶變成自己的“粉絲”,然后通過跨界整合資源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最終提高用戶的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戶平均收入)。
商務模式的不同決定著產品形態的差異,道理很簡單,絕大多數的產品最終要產生價值才能生存,到目前為止,純情懷不商業化的產品機會都是小眾產品,這類產品可以任性,這里不詳細說了。
商務模式說完了,說說載體特性(普及性抄襲,熟悉者請忽略):1、相對封閉的網絡體系移動互聯網的網絡不是自由開放的平臺,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網絡體系。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從第一天就是有管控能力,用戶也知道它是有管控能力,用戶使用的態度非常不同。
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互聯網上,用戶收到垃圾郵件,用戶也不滿意,但是用戶知道互聯網是自由開放的,沒有管控,所以用戶除了刪除,只能隱忍。
移動互聯網上,用戶收到垃圾短信,用戶是需要運營商進行管理。
2、龐大的自下而上的用戶群互聯網時代的用戶群是從上而下,最早的用戶群是有知識的人、有錢人,年齡也相對較大。
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群是一個很不同的用戶群,最早使用移動互聯網,有非常高傳染性和粘著度的是三低人群,低學歷、低年齡、低收入。
這個人群正是因為手機學習門檻較低,價格也較低,也有通信工具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于手機有非常大的依賴感。
對于很多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工來說,他們需要交流、溝通、幫助,他們需要愛,需要正常的性生活。
把他們和世界聯系起來的唯一工具就是手機。
智能手機讓他們擁有了了解世界的更多機會。
因此,他們是最有粘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
3、廣域的泛在網在社會生活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個雙向交流的網絡存在,從前不可想象,同時也創造了巨大機會。
即使是互聯網的時代,隨時隨地、如影隨形這件事是不可能想象的,廣域的泛在網就讓隨時隨地、如影隨形成為可能。
這也讓大量需要即時的業務和通訊成為可能。
今天幾乎每一個新聞事件都可能被馬上發到微博上,每一個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傳播,這就是廣域泛在網的作用。
4、高便攜性與強制性除了睡眠時間,移動設備一般都以遠高于PC的使用時間伴隨在其主人身邊。
這個特點決定了,使用移動設備上網,可以帶來PC上網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即溝通與資訊的獲取遠比PC設備方便。
我們被強制攜帶了手機,我們被強制接收信息。
今天手機遠不是一個通信工具,它已經從通信工具,轉變為我們社會關系的全部。
手機帶著我們的體溫,已經成為我們身體一個器官,成為我們身體的組成部分。
每時每刻必須攜帶的手機,我們依賴它,同時我也對它越來越敏感,也越來越挑剔。
互聯網時代我們能容忍屏幕上的廣告,屏幕大,對于我們的干擾度低,我們不開電腦,廣告并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智能手機的時代,我們被強制攜帶了手機,只要鈴聲一響,我們必須要看手機,提醒度很高,強制力也很強。
如果大量的廣告通過智能手機傳輸,用戶會不勝其煩。
5、永遠在線及占用用戶碎片時間智能手機已經做到了可以24小時在線。
以前的服務,除了電話和短信可以做到永遠在線,沒有一個互聯網的服務可以做到永遠在線。
永遠不關電腦,這件事不可能做到。
永遠不關手機,這已經成為一種可能。
通信的即時,互聯網再好的即時工具不能做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永遠在線正在悄悄改變這一格局,QQ再強,它不能讓用戶關了電腦還能接收到信息。
微信卻是收到就可以提醒。
傳統的信息傳播是一點對多點的傳播。
電視時代,使用的時間非常集中,黃金時間、普通時間、垃圾時間,用戶時間成為電視爭奪的最核心的資源。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隨地隨地攜帶著智能手機,也可以隨地隨地使用。
曾經早晨第一件事情是打開電視機,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甚至坐在馬桶上,吃飯時間也有很多人在使用智能手機坐公交、地鐵隨處可以看到用智能手機在發微博、用微信交流、玩游戲、看電子書。
甚至學生在課堂上,家庭主婦在洗碗時都會用手機看視頻。
而凌晨2點在微博里不難找到失眠的人。
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時間呈現出碎片化的傾向。
差不多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看到用戶在使用。
把用戶的閑暇時間都占滿了。
6、病毒性信息傳播曾經信息的傳播是一點到多點,二次傳播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所以很容易進行輿論控制。
互聯網時代信息已經是病毒性的傳播,即從一點傳播,很快進行多點發散。
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是被強制攜帶,信息是被強制提醒,網絡是泛在的網絡,手機是永遠在線的。
信息更容易像病毒一樣高速度、廣泛的、大范圍的傳播。
因為信息的傳播,很多是依據社會關系,比如自己的好友,自己的同事、同學、朋友,電話號碼簿中的成員,很大程度上,受眾更相信信息的可靠性。
7、安全性更加復雜在互聯網時代,電腦還是一個科研和辦公的工具,它和個人生活緊密相聯的程度遠沒有智能手機高。
智能手機已經是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它又是隨時隨地被攜帶著,是永遠在線的,更容易暴露人們的隱私,也更容易成為一個安全的隱患。
智能手機可以輕易地泄露用戶的電話號碼和朋友電話號碼,可以方便地泄露短信信息,可以泄露存在手機中圖片和視頻。
這些很容易構成安全的威脅。
更為復雜的是,智能手機的GPS形成的定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對用戶進行實時跟蹤,這其中的信息全面而復雜。
而智能手機中正在形成的電子支付能力,遠程支付的密碼泄露,近場支付安全隱患,使智能手機不但是一個方便的工具,它也正在成為手雷,給社會生活的安全帶來巨大的問題。
移動設備用戶的隱私性遠高于PC端用戶的要求。
不需要考慮通訊運營商與設備商在技術上如何實現它,高隱私性決定了移動互聯網終端應用的特點——數據共享時即保障認證客戶的有效性,也要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這就不同于互聯網公開透明開放的特點。
互聯網下,PC端系統的用戶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
而移動通訊用戶上網顯然是不需要自己設備上的信息給他人知道甚至共享。
8、身份識別系統和電腦相比,手機更有私密性,也和個人的身份切切相關。
智能手機中電話號碼就是一種身份識別,若廣泛采用實名制,它也可能成為一個信用體系的一部分,在很多銀行和支付系統中,手機的識別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識別標志。
這意味了智能手機時代的信息傳播可以更精準,更有指向性。
同時也具有更高的騷擾,更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
9、定位系統隨時移動的智能手機,GPS/北斗等的衛星定位,以及通過基站進行定位,第一次讓手機具有了隨時隨地的定位功用,這些功能使信息可以攜帶位置信息。
無論是微博、微信這樣的應用,還是手機拍攝的照片,都攜帶了位置信息。
這些位置信息使傳播的信息更加精準,同時也產生了眾多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務。
有些人不喜歡定位,則會取消這個功能。
10、業務管理與計費平臺和傳統的互聯網相比,移動互聯網一直是一個云管端整合的平臺,它具有業務的管理與計費能力,這些能力的整合,可以讓移動互聯網的業務從傳播更多走向服務,成為一個服務體系。
計費無論是對于媒體還是服務,都是一個復雜的大問題,傳統的互聯網發展中,就是因為無法形成計費體系,一開始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告。
這也造成了很多互聯網公司很長時間找不到商業模式。
移動互聯網因為實現了身份識別,可以永遠在線,同時無論是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的技術已經成熟。
業務管理和計費已經不再是大問題。
11、智能感應的平臺移動互聯網的基本終端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不僅具有計算、存儲、通信能力,同時智能手機具有越來越強大的智能感應能力,這些智能感應讓移動互聯網不僅聯網,而且可以感知世界,形成新的業務。
尤其這里需要強調在移動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終端的作用。
傳統的互聯網是用PC去上網,PC雖然功能強大,但是它的移動能力差,注定決定了不需要隨時攜帶,也不可能把眾多的智能感應器內置其中,形成業務與應用。
但是移動互聯網的終端以智能手機為核心,這樣一個智能手機,它不再是科學研究和辦公的工具,而是生活助理,所以它的定位完全不同于傳統的PC。
12、應用輕便除了長篇大論,休閑溝通外,能夠用語音通話的就用語音通話解決。
移動設備通訊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動設備方便、快捷的特點。
而延續這一特點及設備制造的特點,移動通訊用戶不會接受在移動設備上采取復雜的類似PC輸入端的操作——用戶的手指情愿用“指手劃腳”式的肢體語言去控制設備,也不愿意在巴掌方寸大小的設備上去輸入26個英文字母長時間去溝通,或者打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
好了商務模式與載體特征說完了之后,我們來看看產品。
現在移動端的產品主要是APP/Web,以APP舉例,看完下圖就明白移動互聯創業有多悲催了(這還是全球的,國內低頻次APP使用困境更甚):可以看出來,主要有兩個瓶頸決定著移動產品的走向:一是分發,二是使用。
聊分發之前,不得不吐槽一下現在移動APP創業者的生涯:有個想法——>找融資——>做個原型——>找融資——>開始有人用了!——>找融資——>燒錢買用戶——>找融資——>燒錢買用戶——>找融資——>燒錢買用戶——>找融資——>燒錢買用戶——>上市!!!!——>燒錢買用戶。
……(說的太好了自己竟然無力反駁……)看完這個就知道為啥分發是瓶頸了,即使你已經非常NB了,只要還有人跟你差不多NB,那不好意思,請繼續燒錢買用戶。
從滴滴快的大戰開始,到現在遍地直接用戶補貼,這些互聯網產品已經由花錢到分發渠道買用戶到直接給用戶錢的地步了!這簡直到了喪心病狂令人發指的地步!但是,請不要停。
這不微信微博支付寶要發過年紅包了嘛,都記得去拿點。
扯得有點遠,移動互聯時代未來產品特征出來了,光好用還遠遠不夠,用你還得給錢!再聊聊使用瓶頸,舉個栗子:如果你是一個正常取向無不良嗜好的好青年,社交軟件用微信就夠了吧,基本功能要啥都有,搖一搖與附近的人可以基本滿足你看美女的小心思了吧。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陌陌還能上市?按照互聯網的玩法,微信用戶六七億幾乎人人都有,為啥還要裝陌陌?盡管做為純潔好青年從來沒在陌陌上約到妹子,但是1.8億的用戶號稱6千萬日活的數據還是讓它上了市。
看起來就看妹子來說陌陌貌似也夠了,那么問題來了,有個APP就俘獲了我的眼球,因為里面全是各種拉拉妹子。
不啰嗦了,你們知道我要說啥:移動互聯時代未來產品特征二出來了,平臺有平臺的優勢,垂直有垂直的生存空間!但是,這一切都可能是個屁,我很看好微軟的HoloLens,未來可能手機真的不存在了,那意味著新的商業模式與新的載體又會催生出一批新的移動互聯產品,產品只是工具,承載的是全人類的智慧。
如果上升的哲學層面,我不知道這讓人們越來越便利,讓人們的欲望越來越被輕易釋放的產品與服務,帶來的是不是毀滅。
下一篇:南北互聯網創業者的差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裝備是成功的關鍵!互聯網創業必備工具盤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